追梦前行

2020-06-12 11:47司德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求真中学物理名师

司德平

2013年以来,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了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并依托河南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原名师流动工作站,旨在培育百名豫派实践型教育名家,推进教育强省战略。

2020年是中原名师培育工程收官之年,笔者作为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受益者与见证者,反思个人的历练过程,就是对专业成长的一次再检阅。反思从教35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致力于践行“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的物理教学主张,形成了“基于实验、思想方法、人文物理、以研促教”的物理教育思想,追求“求真、从善、臻美”的教育愿景。

求真:基于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依赖于实验,其正确性要不断受到实验的检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指出:“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因此,实验对推动物理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方法,同时,实验能力也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因此,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应基于实验,通过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再现、还原物理过程,从物理学视角提出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与解释,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和反思,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模型、内化概念与规律、培育学科思想方法、提升科学思维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责任。

求真:思想方法

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是学科教学的三大要素,其中,思想方法是学科教学的灵魂与精髓。中学物理是以实验和概念为基石、以规律为框架、以方法为纽带的自然科学。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关注物理学科本质,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它们相互促进,形成不同水平等级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思想方法则是“科学思维”的内核。

从善:人文物理

中学物理教学不仅要关注物理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更要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达到“求真、从善、臻美”的境界。让学生不仅“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而且要感悟内化、提炼思想、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启迪智慧、陶冶品德,进而“轉识成智”、积智成德。同时,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科学和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健全的人格。

臻美:以研促教

基于“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结合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特点,中小学教研应努力回归教研的“本真”,尽力降低研究重心,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取向,做适合自己需要的小课题研究。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因此,为了追寻与反思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笔者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觉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基于小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促进有效教学反思,通过影子教师的案例学习、对照反思和辐射引领,实现教研一体化,探讨、创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育模式。

真、善、美是物理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即物理教育第一要“求真”,达到科学境界;第二要“从善”,体现人文境界;第三要“臻美”,追求卓越,具有艺术境界。

推广交流教学成果,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2013年以来,我在《物理教师》等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3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G36目录索引库收录;主持省级教育科研课题8项,其中,荣获首届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网络博览会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我还在2018年和2019年中原名师送教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活动中,分别作示范课;在2015年河南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15年河南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二等奖;2016年,分别荣获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许昌学院等高校组织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推广交流研究成果50多次。2017年以来,作为中原名师,我和李明、刘新选组建了中原名师高中物理工作室联盟。通过集中研修、课题研究、影子教师、研课磨课、总结提升等环节,联盟每年培育15名省级名师、30名省级骨干教师。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求真中学物理名师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张锦绣
阎生德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