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的三个环节

2020-06-12 11:47张欣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环节素养

张欣

一、研究探讨环节

所谓研究,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所谓探讨,是商量、讨论之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學生研究探讨的时间太少,唯恐学生学不会而滔滔不绝地讲,唯恐学生不会做题而抓紧时间练,很少拿出整块时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所以,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养成了懒于研究、不会探讨的习惯,等着施教者去灌输。

西峡县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研究探讨这一教学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的“设疑自探”提出问题,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主探究;“解疑合探”安排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生生间、师生间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和探讨;“质疑再探”是进一步研究探讨,使教学向纵深拓展,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运用夯实了基础。由此可见,研究探讨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

二、悟彻省思环节

悟彻,即完全领会。省思,“省”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思”是思考和思路,这里的意思是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理出思路,对自己要解决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清晰理解。

对悟彻省思这个教学环节,我们不能蜻蜓点水,要考虑学生悟彻省思的效果。悟彻省思的目的是对学习遇到的问题追本溯源,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所以,让学生养成悟彻省思的习惯是教师的重要工作。首先,教师要弄明白什么是悟彻省思;其次,掌握悟彻省思的程序和规律;最后,把这一环节和其他环节相互融合,使之相互给力。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分数这一结果,而没有分析这一结果如何得来。如果一个是通过机械重复、题海战术得来的,一个是悟彻省思得来的,同样的分数,能力素养却不一样。这是施教者要认真分析并作出选择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如少讲一点,拿出一定的时间,设计、安排并实施“悟彻省思”这样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能力提升环节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能力提升”有一种狭隘认识,即片面追求应试分数,很少顾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们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元目标具化为“培植三生内涵,健全人格体系,生成三自能力,构建能力板块,形成核心素养,享受幸福人生”的特色目标体系。它涵盖德智体美劳诸要素,细化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使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既能看得见,又能摸得着。

我们的教学过程终极目的是培养能力,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中能科学、恰当地分配吗?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是教学的全过程,少了哪个阶段也不行。但传授什么知识、开发什么智力、培养什么能力,应该依据校本课程体系中各课程标准,开展“四基”(智力、情感、计划和方法)教学、“三维”训练,形成学生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环节素养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