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街道:将安全生产融入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2020-06-13 03:53林洁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20年1期
关键词:芙蓉街道消防

文 / 本刊记者 林洁

武陵区芙蓉街道位于常德市城区西南部,辖区面积15.5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下辖9个社区。辖区内现有危险化学品零售经营单位7家(其中油漆店3家、加油站2家、灌装液化气站1家、规模商贸企业1家)、商场市场2家、烟花爆竹零售店5家、学校幼儿园7所、规模企业2家、社会福利院1家、各类商铺门店万余家。

近年来,芙蓉街道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落实应急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夯实基层监管基础,强化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压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和“强执法防事故”专项行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全面提升街道应急管理和安全保障能力。

建机制,压实责任主体

有一种幸福叫“获得感”,它像一杆标尺,衡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衡量着发展举措的实际成效,也衡量着党委、政府的担当作为。安全,正是百姓获得感最厚重的基石。

芙蓉街道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实安全生产“四级四覆盖”,以区为指导,街道安委会把好“方向盘”;以街道为阵地,街道安监员、社区安全监管员分好“责任田”;以网格为骨架,网格员搭好网格图;以居民小组为元素,安全生产信息员填好“记录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社会管理“大数据”平台,强化信息工作,筑牢街道安全生产防火墙。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制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坚持“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建立了“街道-社区-网格-生产一线”四级网络体系;主动对照监管责任清单压实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到各个分管领导、各个安委会成员单位、各个联点社区干部、各个社区网格员,分解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厘清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对照监管清单下社区、进网格、到企业,广泛开展宣传、摸排、巡查和执法行动,层层预防、层层监管。

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全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制度,街道自2014年8月成立以来,杜绝了较大及以上事故。

抓载体,突出创建引领

以最广的社会参与筑牢安全堤坝是芙蓉街道早已形成的共识。2019年街道更是以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街道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标。街道积极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生产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宣传氛围。

一是大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依托街道特色和优势,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和社区力量参与,去年以来,累计发放应急安全宣传手册2.5万余份。注重提升安全生产文化软实力,建立“文明出行,平安回家”等志愿服务品牌,累计服务5万余人次。利用社区清风连心桥、网格微信群、企业文化交流群等平台,推送安全生产微电影,讲述微故事,有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二是全面加强网格覆盖。以街道为阵地,街道、社区安全监管员分好“责任田”,以网格为骨架,网格员绘好民情图。以居民小组、小区为单位,信息员填好“记录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织牢了安全生产防火墙。

三是建强志愿者队伍。在各社区以及大型小区和商场等23家单位分别建有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结合本单位自身情况,吸收社区干部、消防应急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等人员组成义务应急队员,有效提升了辖区内应急处突能力。

夯基础,完善监管体系

为有效防范安全生产风险,芙蓉街道着力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2019年,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街道实际,街道成立了平安建设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内设机构,核定编制3名。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作为事业站所,核定编制人4名。目前街道现有安监站长1名,安监员2名,后勤人员1名,两名执法工作人员都通过执法考试并取得执法证。

△ 为提升义务消防队队员消防应急能力,街道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街道还成立了以基干民兵为班底的应急分队,队员都是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能上岗,共计40余人。斥资25余万元,购买了微型消防车、防火服、防毒面具、搜救测量仪、危险液体检测仪等应急装备。该分队担负着街道辖区内应急处突职能,为切实提高这一队伍应急救援和处突能力,队员们接受了消防火灾救援、防汛抢险、森林灭火救援等专业知识培训。该队伍的成立,有效提升了街道本级应急综合处置能力。

此外,街道还强化阵地保障。重点抓好“一站一室一中心”阵地建设,即:安监站、阵地器材室和综治中心,提升安全监管的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除难点,消防安全人人抓

芙蓉街道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近半数小区建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近年来,芙蓉街道探索了一条政府牵头,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消防应急能力建设特色之路。

为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消防应急实战能力,2018年以来,街道下辖的9个社区和兴隆装饰城等13家重点单消防位分别建立微型消防站。落实微型消防站轮班值守制度,每个站点配有12人以上的义务消防队员,队员以社区干部、小区物业、企业员工、志愿者等人员构成。为提升队员消防应急能力,街道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通过开展实地消防演练、制定应急预案等,使其能在火灾发生后、消防车未到现场之前,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小火扑救,组织人员逃生等应急处置工作。实现火灾救援关口前移和打早、打小、打了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义务消防队伍不仅参加本单位应急救援,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还接受街道统一调配,第一时间参与救援。同时,在春节防火、清明防火、洪灾等特殊时期,还参与值守、抗洪救灾等工作,极大充实了基层应急力量。

针对辖区内部分老旧小区管理混乱,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2019年,街道财政相继投入480余万元,对印铁小区、原市粮运公司宿舍等7个无物业老旧小区进行改造,重点解决了小区乱搭乱建、线路老化、消防设施残缺等重大安全隐患。另外,为进一步加强弱势群体管护,提升特殊家庭火灾预防能力,2019年,街道为辖区内留守、残障、“五保”、棚户区等1805户特殊家庭实施安全特殊关爱行动,为他们每户家庭安装独立式烟感器,杜绝了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强执法,落实安全监管

街道安委会针对辖区内工地多、学校多、老旧小区多的特点,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加强执法力度,开展安全生产“大管控、大排查、大整治”,对重大隐患紧盯不放,一抓到底,要求负有安全生产职能的站办所都要开展联合执法,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系统治理。

2019年,街道共排查出安全事故隐患3670起,整改3655起,另外15起正在组织整改或已报上级相关部门落实。组织执法活动214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33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03份,处罚50家,处罚金额19950元。通过执法检查,倒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安全条件。

芙蓉街道自成立以来,连续三年获评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获“常德市安全生产示范乡街”“常德市2016年度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常德市无上访乡镇(街道)”“武陵区文明单位”“武陵区2018年度绩效评估红旗单位”等多项荣誉。2019年,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应急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常德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城市”为引领,在全面深化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创新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将安全生产融入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共享共赢的基地,创新创业的高地”构建安全堡垒。□

猜你喜欢
芙蓉街道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热闹的街道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街道生活
消防也幽默
我的芙蓉李树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故梦染上芙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