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有水千江月

2020-06-15 06:56程金来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堂实录文化底蕴优秀教师

程金来

我一直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只需要学校培养,还需要自我培养,这是我的观点。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关键在于内心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渴望。作家三毛说:“远方有多远?请你,请你告诉我,到天涯海角算不算远?问一问你的心,只要它答应,没有地方是到不了的远方”。任何时候,真正的改变都源于内心的改变。基础、年龄、时间、空间、研究都不是问题。唯一可能成为问题的是,你的内心有没有成长的渴望,有没有比心灵更广阔的世界,有没有比渴望更伟大的力量。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多读书。读书会使我们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厚,要知道文化底蕴是否丰厚,不仅决定着我们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决定着我们对课程的开发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只有具备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灵动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濡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自由驰骋。读书,我们就要多读经典,经典里不仅流泻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蕴含着思想的要义。那些经过岁月的淘洗,遗留下来的流光溢彩的文字,会使我们成为精神葱茏,自带光芒的人。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倾心于科研。科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主动观看名家的课堂实录,因为名家的课堂实录,大都呈现的是高质量的课堂,有借鉴意义,通过看名家课堂实录,可以看到方法背后的观念,可以看到课堂中的艺术技巧。又如,积极参加“观课议课”活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行的每一节课都是自己的尽力展示,都有精彩之处,那些精彩之处足以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使我们顿悟,为我们借鉴。再如,从小课题入手,对于一节课中的学习目标、导语、学习方法、环节的连接等,都要下苦功去潛心研究,因为每一个小的环节,都是构成精彩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环节精彩了,整堂课也就精彩了,这就是“小事精为,大事可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穿越所有的琐碎和忙碌,专注于教学,倾心于科研,做科研型的教师,让理论和实践在山清水远的春风中相逢。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中不断地去实践,实践能产生奇迹。在学校每学期开展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们要积极执课,虚心听取同行的建议。发扬成绩,弥补不足,每一次的历练过后,必将沉淀一份厚重的财富。每当我们学到了好方法,心中有了好想法,就要主动地在课堂上试练,学一招,练一招。如果不去反复试练,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即使知道得再多也毫无意义。只有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意识,就是改进的开始。朱熹有言:“人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实践中,我们还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反思自己,有智慧的进取。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用心的实践,不放过每一次实践的机会,我们的课堂教学,定会达到如鱼得水的淡定,长袖善舞的从容。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还必须注重写作,写作是撬动我们专业成长的支点。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若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我认为写作并不一定是为了发表,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提炼自己的工作,如果不去提炼,那么日复一日地忙忙碌碌,既不能提升自己,也不能影响别人,更不能在有限生命历程中留下温暖的记忆和美好的回忆。

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使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明显的改变,我们也要温柔的坚持,走一步算一步,每一步都算数,只要坚持,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不经意间就会与鲜花撞个满怀,与掌声不期而遇。上苍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梦在繁花似锦中,千江有水千江月。

猜你喜欢
课堂实录文化底蕴优秀教师
积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优秀教师辞职终究是教育损失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三)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的成长之我见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三)
江西:优秀教师省内5A、4A级景区可免门票
合情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设计主问题,课堂更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