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VS“五官”

2020-06-15 06:38刘卓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5期
关键词:三观社团美育

刘卓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的获取变得更为便捷,传统的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心智仍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待形成的小学生群体而言,正确的审美引导显得格外重要,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智育和德育。目前,社会上出现“毕业季——整容季”“要么瘦,要么死”、颜值至上——“网红脸”三种现象,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之重大。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基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上的健康审美观呢?我认为要以“五美培育”(传统美、艺术美、自然美、健康美、人格美)为突破口,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美育”方面作了如下的探索。

一、传承传统文化,夯实美育根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美学体系。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其风姿之多采,其生命力之旺盛。我们只需从中撷取几样,也能受益匪浅。

1.诵读,悟诗词之美

提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诗词歌赋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是古诗词的韵律美。古诗词讲究随律押韵,可以配乐吟诵,有独特的音律美;二是古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用语考究,用词典雅,寥寥数语,便蕰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境。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乡之情立现;三是古诗词的情感美。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赤城之心,跃然纸上。我们在校园文化的布置方面,也充分营造古诗词学习的氛围,设立了古诗长廊,移步换景,诗意盎然;结合语文学科的读书活动,开展了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活动。

2.观展,悟文物之美

文物是一个国家文明的精华,不论从历史意义、文化意义,还是对提高人的审美修养方面,都有不可低估的力量。文物无论是中国的古典建筑,还是书画、器物,无不透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或庄重典雅,或对称和谐,或华丽,或朴素,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对他们来说,是提高他们审美的好方法。而且,当地的博物馆通常对学生和市民免费开放的,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

3.节日,传民俗之美

节日,是一个国家活化的文化,反映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和风土人情,传递着人世间最具烟火气息的文化魅力。在传统节日中,也隐含着一种人伦道德,如长幼有序、礼仪秩序之美。

二、重视艺术教育,增强艺术审美

这里的艺术教育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广义上的艺术教育,包括一切可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和艺术修养的艺术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展览馆,观看艺术表演等;一个是狭义的艺术教育,以美术、音乐两门艺术课程为抓手的藝术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基本的艺术技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了保障这两门课程的落实,我们应该按要求配备充足的专业老师,保证开足课时,除了第一课堂之外,还大力开展了以艺术课程相关的其他第二社团课程,比如剪纸、书法、编织、手工、器乐等,让第二课堂社团课成为第一课堂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三、开展实践活动,感受自然之美

大自然本身是一位出色的美育大师,它对人的身心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组织学生到生态园参观考察,可以让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到农业基地参观,学生可以观察到一年四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感悟自然节气与农作物的息息相关,知道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光荣的,同时也对自然有了敬畏之心;到植物园参观,了解不同种类的植被,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都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棵草,都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有了这些实践体验,学生的视野就会变得开阔,心态也会变得更为平和与自然。

四、加强体育锻炼,培育健康美体

体育作为人的教育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增强人的体质,让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促进人的健美。在学生体育方面,我认为主要抓好两条主线:一条是体育课堂教学,另一条是课余体育锻炼。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按国家规定设置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课余体育锻炼,包括大课间活动以及各类体育活动社团课程,如田径,棋类、球类、射击等,也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社团课程,我们侧重让学生树立一种“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锻炼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几节体育课或社团课就可以达成的。

五、重视德育教育,培育人格之美

美育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概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不断演变中,不同的文化也造就了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但有一些是共通的,即真和善。“美是人所特具的真与善本质力量的感情显现”,虽然美育和德育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也有密切的相关。我们在培养学生正确审美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人格美”的引导和培育。简单而言,就是人的品格、品德的美,是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针对小学生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我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教育显得尤其迫切。首先,我们寻找身边的榜样,设立了“善行义举榜”,每个季度更新一次,师生均可入选。这些身边活生生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美的,是值得推崇的。针对时下学生喜欢“追星”的现象,我们也会适当引导,让他们向正能量学习,比如学习明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捐资助学等行为。

审美素养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素养和能力,也是提升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从小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无论对于学生个人,还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彩平.小学生美育初探[J].知音励志,2016(20).

猜你喜欢
三观社团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三观壁画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有用的人,都在读无用的书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美育教师
论《许三观卖血记》中血的象征意义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