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佳县红枣裂果的田间试验

2020-06-17 01:16申世永张永强张春妮郭彩云申峰峰吕如军马盼
防护林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佳县生长素裂果

申世永,张永强,张春妮,郭彩云,申峰峰,吕如军,马盼

(1.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榆林 719000;2.佳县林木种苗工作站,陕西 榆林 719200)

红枣(Z.jujubaWill var.inermisRehd.),又名大枣、枣子,鼠李科枣属,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陕西省榆林市有3 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目前全市枣树面积达11.33万hm2,其中挂果面积9万hm2。近些年降雨增加,秋季连阴雨是红枣生长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是造成红枣裂果的最主要原因,佳县1998—2007年,10年平均因裂果减产33%[1]。花期、幼果生长期和脆熟采收期的降雨是影响陕北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子,花期和脆熟采收期过量降雨,常造成授粉不良和裂果烂果而影响产量和质量[2]。汪星研究认为红枣裂果一般与降雨时间 、果实的 12 h吸水率和枣果成熟度有关,而降雨和红枣成熟期同时出现是红枣裂果主要原因;裂果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关系不明显,但与枣果实的硬度呈负相关[3]。卢艳清研究表明,枣果实组织水势不是影响裂果的主要因子,果实半红期可溶性糖含量与裂果指数之间差异不显著;裂果指数与维生素C含量之间呈负相关[4]。杨俊强等分析裂果与正常果皮中的矿质元素时发现,正常果皮中的 B 和 C a 含量显著高于裂果果皮; B 的富集能促进钙的吸收[5]。目前市场上的各种防裂剂,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成本较高,在生产上没有得到大量推广。为此我们开展生长激素抗裂试验,以期探索红枣低成本抗裂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佳县城关镇屈家庄村,地理坐标38°03′1.7″ N、110°29′20.8″ E。海拔835 m,距黄河水平距离160 m,垂直距离60 m,土壤类型为黄绵土。以佳县油枣为试验品种,选树龄20~30 a,树势、大小相近的健康枣树为试材,平均地径18 cm。试验树施肥、病虫害防治良好。

1.2 试验设计

试验试剂为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苄氨基嘌呤2%的可溶液剂,农药登记证号PD20120527。共9个处理加1个对照,每一处理15株树,共150株枣树。每一处理15株树喷水或喷药剂均为10 kg,且每一处理只喷1次。以不喷任何药剂和水为对照,见表1。

1.3 裂果率调查

10月9日—10日,逐株随机采摘200颗红枣,统计裂果颗数。单株裂果率=裂果颗数/200×100%,每一处理、对照的15个裂果率均值为该处理、对照的裂果率。

1.4 含糖量及总酸的检测

委托陕西太阳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检测,含糖量及总酸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分别是GB/T5009.8-2016、GB/T12456-2008。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 8月8日,裂果率随着苄氨基嘌呤浓度增大而上升。其中,喷水处理的裂果率为3.65%,较对照降低2.98%;喷苄氨基嘌呤的两个处理,裂果率均高于对照。8月22日,裂果率随着苄氨基嘌呤浓度的增大而下降,但均高于对照。9月5日,裂果率随着苄氨基嘌呤浓度增大先降后升,但均低于对照,其中,浓度为50 mgkg-1时裂果率低于对照0.86%。由此表明:8月8日喷水效果最好,9月5日喷施50 mgkg-1的苄氨基嘌呤效果较好。

表1 红枣抗裂试验设计及结果统计表

由表1还可看出:喷水时,裂果率随时间推移先升后降。其中,8月8日喷水的裂果率为3.65%,比对照降低2.98百分点;8月22日喷水的裂果率为13.12百分点,比对照提高6.49百分点;9月5日喷水的裂果率为6.25%,比对照降低0.38百分点。喷施50 mgkg-1苄氨基嘌呤时,裂果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喷施100 mgkg-1苄氨基嘌呤时,裂果率也是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由此表明:采用苄氨基嘌呤时,裂果率随着施药时间延迟而降低。

3 结论与讨论

李捷等研究表明枣裂果指数与 A B A 呈正相关[6]。作物从种胚的形成、种子萌发、营养体生长、开花结实到植株衰老、死亡,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不同的植物激素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同一激素往往又具有多种生理作用,作物同一生理过程一般受多种植物激素调控。植物激素之间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又相互对抗,它们共同协调和控制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增殖,而生长素则促进增殖的子细胞继续增大。脱落酸强烈抑制作物生长,并使衰老过程加速,但这些作用又会被细胞分裂素所解除。生长素浓度适宜时,促进作物生长,同时开始诱导乙烯形成。当生长素的浓度超过最适浓度时,乙烯含量增加,而当乙烯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超过了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时,就会出现抑制生长的现象[7]。

目前在枣裂果研究中激素对红枣裂果调控机理还不清楚,本试验试剂苄氨基嘌呤属于细胞分裂素,采用苄氨基嘌呤时,表现出裂果率随施药时间延迟而降低的规律,可能是随着时间延迟解除脱落酸的作用越大,从而减缓衰老的过程,从而降低了裂果率。

猜你喜欢
佳县生长素裂果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揭示黄瓜局部生长素分布和花器官发生的调控机制
快乐佳县人
为什么向日葵能够不停地向着太阳转
揭示独脚金内酯抑制PIN依赖性的生长素转运渠化(2020.7.18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佳县找回“佳米驴”
柑橘裂果的成因与防止、减少裂果的措施(上)
樱桃裂果的防治
防止油桃裂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