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

2020-06-19 08:05胡黛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实践策略初中数学

胡黛青

【内容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数学是一门主要的教学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初中数学的教学也不仅仅停留在传授数学知识上,还引入了德育教学,让学生在思想还未成熟的阶段,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初中数学中,就成了每位初中数学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浅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德育教学 实践策略

引言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可以很大程度的体现该国家的文化素养,因此,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体现在素质教育上。以往学校多注重学生升学率,教学内容主要是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品德教育。最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学科数学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一、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青少年这个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正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此时要结合他们的发育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与现代科学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刻不容缓,这也是响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校升学率,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家长为了孩子考好学校,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占用了孩子课外时间;而学生从小在“以考好大学为目标”的熏陶下,很多都以学习为主,抑制了自己的天性,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这些现象都说明传统的教学过于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品德教育。而对于一个人而言,应该先成人,再成才,这才不会本末倒置。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保证其全面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明确德育目标

在2017年下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初中学段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了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融合德育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以达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

以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为例,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探索空间和过程,在教师讲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将德育教学目标和知识技能教学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数学活动尽可能为学生留出探索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意识。

2.挖掘德育资源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很多教师认为它的教学案例缺少人文特征,可用的德育教育资源太少。其实不然,在教材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后面都附有练习题,很多练习题都是以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为背景,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教学的素材,只不过需要教师的细心挖掘。每当遇到以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等为背景的练习题时,教师可以渗透一些背景历史,以此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次方程的古今表示及解法”,鼓励学生课余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最早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探究是在《九章算术》中,比外国早出现了一千七百多年。这样的活动开展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数学成就和发展,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我们还可以利用数学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例如在七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一章中,第124例2取材于城市空气质量问题,第131页数学活动1取材于城市园林绿化问题,在这类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注重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的有力方式,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以此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上教师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要给与他们独立的思考空间,恰到好处的和德育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可全员参与的课下作业,例如《几何初步》中的制作模型、画五角星等。这类活动操作性很强,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可完成。教师展示学生作品时,先讓学生发言讲解自己的制作过程,相当于成果反馈,此法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教师适当鼓励、点评后,也有利于他的自信心培养。所以,以课后实践作业的方式反馈学习成果,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是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目标的好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的地方,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的同时,用心采用各种方法将德育内容融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初中生的身心发育还未成熟,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需要更强的责任感和耐心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素质。希望每位初中数学教师都能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喻球. 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11):119-120.

[2]彭宏辉. 试探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教育导刊, 2010(12):64-66.

[3]吕玉刚.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J]. 人民教育, 2017(18):44-47.

(作者单位:惠州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实践策略初中数学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