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治疗老年复发性肝门胆管癌1例报告

2020-06-20 00:55思,宝,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安罗替尼安罗肝门

程 思, 陈 宝, 徐 聂

1 彭州市中医医院 肿瘤科, 成都 611930;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a. 影像科; b. 肿瘤二科, 成都 610000

安罗替尼(anlotinib)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相关动物试验[1]发现,安罗替尼能够抑制肿瘤生长,降低肿瘤内血管密度。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2]公布了安罗替尼三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总生存期显著延长(9.6个月vs 6.3个月),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多项临床Ⅱ、Ⅲ期研究[3-5]显示,安罗替尼对标准治疗失败后的肺癌、软组织肉瘤、滑膜肉瘤、甲状腺髓样癌、食管鳞癌等多种实体瘤治疗具有获益,且不良反应小,靶点明确,安全性较好。鉴于安罗替尼显示出了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尝试使用安罗替尼治疗本例肝门胆管癌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18年6月2日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上腹部增强MRI示:肝门汇管区结节占位,考虑胆管源性肿瘤性病变,左、右肝管及胆囊管起始部受侵;肝门区、门腔间隙腹部淋巴结增大。2018年6月14日行胆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胆囊颈管及邻近胆管中度分化腺癌,诊断为肝门胆管癌Ⅳ型(Bismuth-Corlette分型)。术后未行抗肿瘤治疗。2019年6月11日复查腹部增强CT示:肝门结构不清,肝门区见一大小6 cm×4 cm的肿块,与结肠、胰腺、肝分界不清。患者无黄疸、腹痛等不适,查肿瘤标志物CA19-9 275.4 U/ml。因年龄大,无法再次行手术切除,于2019年6月19日予以第1周期吉西他滨1.8 g (第1、8天,单药化疗),因出现Ⅲ度血小板减少,停用第8天化疗,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未再继续化疗。于2019年7月5日给予安罗替尼12 mg/d,口服,期间反复出现Ⅱ度血小板下降,给予升血小板治疗后恢复正常,调整安罗替尼剂量为10 mg/d,口服4个周期。2019年8月评价腹部CT为病情稳定(SD)。2019年10月28日复查腹部CT示:肝门区肿块大小约5.5 cm×3.8 cm,较前略缩小(图1)。整体评价为病情稳定(SD),KPS评分为90分,CA19-9水平下降至50 U/ml。遂继续口服安罗替尼,期间无腹泻、皮疹、手足综合征、高胆固醇血症、肝肾功能损伤等其他副反应。2019年11月8日患者出现呕血20 ml,伴黑便,故停用安罗替尼,给予止血等处理后出血停止。后复查胃镜提示胃黏膜糜烂。目前患者仍存活,偶诉上腹部疼痛,KPS评分70分。

2 讨论

肝门胆管癌又称Klatskin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病理类型为腺癌,多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极易侵犯肝门动静脉,区域淋巴结,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难度大。其病因可能与胆管结石、病毒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有关。近10年来全球肝门胆管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可能与诊断水平提高有关。目前,最主要的可能根治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6],但因肿块常与周围组织黏连,根治性切除率不到50%,大部分患者术后很快出现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术后辅助治疗以放化疗为主,但以吉西他滨为首的化疗药物效果差,仅有部分患者能够从放疗中获益[7-8],生存时间仍较短。另一方面,靶向药物治疗胆管癌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9],索拉非尼、厄洛替尼等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杨斌等[10]前期发现,安罗替尼能够抑制胆管细胞癌细胞系HCCC-9810的存活、转移与侵袭,其抑制程度强于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这一结果为胆管癌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报道了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Ⅱ期ALTER0802研究中期情况,共纳入43例患者,发现未接受治疗肝癌患者的12周无进展生存率为80.8%,中位总生存期为10.8个月,安罗替尼表现出了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毒性。Zhang等[11]报道了1例66岁的肝癌患者,既往接受过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和射频治疗失败后,给予安罗替尼口服,取得了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综上可见,安罗替尼在治疗肝胆细胞癌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

目前,尚未见关于安罗替尼治疗肝门胆管癌的报道。本例患者高龄、复发后肿块与结肠、胰腺、肝脏关系密切,无法再行切除,尝试给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但骨髓功能差,无法耐受化疗。遂给予口服安罗替尼靶向治疗,治疗前后肝门区肿块略缩小,评价为SD,但CA19-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提示安罗替尼对肝门胆管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本例患者获得了近6个月的肿瘤局部控制。治疗期间患者副反应整体可耐受,生活质量较高,出现Ⅱ度血小板减少,经过积极处理后能够及时恢复,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ALTER0303研究[4]证实,安罗替尼与安慰剂相比,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高血压(67.35%)和疲劳(51.02%),其次有关出血的并发症为咯血(19.73%)、血尿(13.95%),安罗替尼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本例患者后期出现消化道出血,用药终止,考虑原因为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治疗期间出现急性胃黏膜损伤导致出血,出血停止后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糜烂从而被证实。停药后目前患者KPS评分70分,肿瘤仍得到持续控制,未见进展。

本例患者为复发性肝门胆管癌,临床上使用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晚期或复发性肝门胆管癌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安罗替尼安罗肝门
HOXA10基因敲低对非小细胞肺癌安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
安罗替尼联合放射治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
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进展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安罗替尼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肝癌后假性进展1例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