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世界
——宋代瓷粉盒纹饰解读

2020-06-20 01:57罗之璇
陶瓷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宋人牡丹菊花

罗之璇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1)

1 宋代女性审美风尚

“宝奁开,菱鉴净,一掬清蟾,新妆脸旋学花添”,妙龄少女独坐妆台前,打开妆奁,净亮的菱花型铜镜中映衬出姣好的面庞,如图1所示。在宋词中有着大量女子梳妆日常的描写,《战国策》中云“女为悦己者容”,不过女性梳妆除了为了吸引心仪的异性之外,这也是能够愉悦自己且更是女性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行为表现。为了满足广大女性的梳妆需求,妆奁应运而生。奁,泛指盛装物品的容器;妆奁,指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南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村前乡出土的朱漆戗金人物花卉奁器分三层,第一层放置了一面菱花铜镜;第二层放置了木梳、竹篦、竹剔;第三层放置了小锡罐和小瓷盒。在大多数出土的奁具中都伴随着放置脂粉的小盒子,这些小盒子被统称为粉盒。随着墓葬形制的改变影响了漆器的存放,三国至隋唐时期,瓷器逐渐代替漆器,有着同样的功能与形制瓷粉盒作为主要妆饰用具被古代女性广泛使用,瓷粉盒能够用来盛装脂粉、胭脂等化妆香料,与漆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宋人心目中的美是什么样子的?在宋代的文学以及传世的绘画作品中中很难得见到浓妆艳抹的女子,由于物质文化与宋代男人审美以及理学思想等原因,宋人认为内敛的、平淡的、清秀的、优雅的才是美的。在物质生活繁荣的宋代,深闺女子们不可缺少的就是梳妆日常,李泽厚曾表示:“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古人的智慧浸透在他们的生活之中,作为古代常见的民用工艺品,从美的角度上说,瓷粉盒有着精美绝伦的装饰花纹以及优雅简练的造型;从实用的角度上说,其功能不仅仅只是盛放物品,瓷粉盒还能对盛放的物品进行分类和归纳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从精神层面上说,其代表的是古人的生活态度。现代人提倡的收纳生活以及他们在使用的收纳方法与漆奁的用途不谋而合。研究瓷粉盒背后的设计思想,有利于开发更多能够方便平常生活的产品。宋代瓷粉盒体现了漆工艺民用化的特点。日用品造型特征变化明显,一方面体现在讲究经济实用,大部分宋代女性使用瓷粉盒盛装化妆品;一方面体现在讲究美观,其胎体较薄,比例规矩匀称。其蕴含深刻的文化涵义,该文通过文物研究,感受宋人的审美风尚与生活状态,体会宋代女性优雅的生活态度与生活习性。

图1 靓妆仕女图

图2 景德镇窑仿定印花牡丹纹粉盒

2 宋代瓷粉盒

宋代瓷粉盒的装饰大抵分为:植物类、动物纹、卷云纹、弦纹。本文主要描述植物类纹饰中的牡丹纹、菊花纹以及荷花纹,从中窥探宋人的审美。

宋人爱花,《梦粱录》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宋人在春天的时候会举办热闹的“花朝节”;张邦基《墨庄漫录》说:“西京牡丹闻名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障,至梁栋柱拱,以筒储水,簪花钉挂,皆目举花”,由此可见宋人对花之爱怜。“器可载道,花可明意”,常说宋人爱花,其实也并非只有宋代如此,我国最早的插画图像出现在东汉时期的一座汉墓的墓道壁画上,墓主人与汉朝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汉宫春色》中记载张皇后也是嗜花如命,在宋之前大多数的插花活动是与宫廷密不可分的。在市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两宋时期,花,很大程度上的进入到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从《清明上河图》中就能看到集市上的卖花小贩,手持花枝的女子等;许多有刻画女子闺房的宋画中可以看出,宋代女性的房间中妆台之上会有插花或花瓶的踪影。不仅仅是女性爱花,男子们也喜花,男子簪花于发成为配当时的风尚。宋代是个开创的时代,在装饰领域开创了画花装饰,以花为主题的装饰纹样也逐渐增多。

3 宋代瓷粉盒装饰之植物花纹

3.1 雍容华贵之牡丹花纹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说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有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由此可见牡丹在当时的盛名程度。浙江省慈溪市出土一件北宋时期的青釉刻花牡丹纹粉盒,盖稍鼓,面划牡丹纹,盒身牡丹纹;江苏无锡市郊北宋墓一件青瓷粉盒,盖面微鼓,盖边沿出绘弯月形及同心圆,中间绘牡丹纹,花瓣微凸,线条流畅简练;南宋时期景德镇窑仿定印花牡丹纹粉盒,盖面饰牡丹纹(图2)。浙江省三门县亭旁出土一件北宋时期的瓷粉盒,盖略圆弧,盖部边缘饰一道凹线纹,正中饰双凤衔牡丹,纹饰新颖且极富灵气;宋代出土与窖藏绘制有牡丹花纹的瓷粉盒在这就不一一赘述,从中窥得牡丹花纹作为一种主要的装饰题材在宋代被运用的炉火纯青。

3.2 不与俗流之菊花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风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宋人除了喜牡丹,也爱菊花,从大量的宋代描写菊花的词句中能看出。宋代以程朱理学作为国学,淡泊名利,讲求存天理,灭人欲。这对宋人的审美有一定的影响,菊花又被称为“花中隐士”,不与世争,有着绚烂的颜色与梅花一般傲然的骨气。浙江省海宁县东山宋墓出土两件瓷粉盒,盖面饰有缠枝菊花及飞舞小蜂,画面和谐生动;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一件刻花粉盒,盖面饰小朵菊花,显得生意盎然十分清新;浙江省松阳县水南乡桥头村上黄出土一件瓷粉盒,内刻缠枝菊花纹,打开盒盖即可见,设计巧妙,勾勒出菊花的娇艳。

3.3 清净高洁之荷花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世人喜荷。且荷花常与宗教连用,这更加彰显其优美与圣洁。宋人对荷花也有特殊的情感,文人雅士期望自身能如同荷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家中花瓶中插于荷花实属平常之事,不少宋词描写并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湖州笔架山宋代窑址发掘出一件北宋时期的磁州窑白釉褐彩水草纹粉盒,盖面釉下用褐色釉饰莲花纹及茨菰纹,整体朴素大方;浦村出土一件北宋时期的青瓷粉盒,现藏于上虞市文物管理所。其盖面刻划莲瓣花纹,并饰一道弦纹,与瓷粉盒淡青色的釉色相得益彰。

4 结语

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审美,审美的转变与所属朝代的思想与风俗风尚有着紧密的关系。北宋中叶,儒、佛、道教相互渗透,新学、理学与蜀学学派初步形成,加上前朝的影响,北宋时期宋人的审美还未完全形成宋代给后世的印象。南宋时期,确立了理学的统治地位,此时对宋人最具影响的思想当属程朱理学了,理学的兴起,将古礼中的“三从”、“四德”大力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等学说进一步的改变宋人的审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宋代工艺美术“典雅平易”的时代特点。对比盛唐时代的开放与艳丽,宋代的美是藏而不露的,是收敛的美。这一点能从各个方面窥探可见,宋代的瓷粉盒,造型简练,釉色清雅,有着宋代独特的美。除了从出土与窖藏的瓷粉盒能看出宋代女性的梳妆生活之外,两宋时期的墓室壁画中绘以女性梳妆的墓葬大部分分布在河南一带,且根据考古证明,大多数墓葬都为夫妇合葬墓。白沙宋墓西南壁画就描绘了妇女梳洗时的情景,从墓画中能看到一位着红衣的妇人正在对着眼前的镜台整理发饰,在她周围有四位侍女,身后三位侍女双手端着盛有头饰的盘子,站立在镜台旁的侍女手中拿着多层妆奁,妆奁中盛放有粉盒;槐西村宋墓中的壁画也有描绘女子梳妆的篇章,只见两位女子对着同一面镜架,一位在整理发簪,另一位在整理衣着;平陌宋墓中的梳妆图稍微有些模糊,但能从大致轮廓中看出是一名女子侧坐着对镜梳妆,镜中倒影出女子的容貌;还有许多墓室壁画中有着有关女性梳妆的细节。从这些墓画的画面中能够发现梳妆对宋代女性的重要性,古人事死如事生,墓葬中的诸多事物从某种程度中都透露着墓主人些许信息,可以说能够被带入墓葬中陪葬的物件更是对墓主人十分重要,而被绘制在墓室壁画上的内容也能反映出墓主人的生平。其中瓷粉盒作为宋代女性梳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装点着宋代女性的生活。

猜你喜欢
宋人牡丹菊花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菊花赞
“三不够”牡丹节
再现宋人的服饰与饮食 从《清平乐》一窥宋朝之美
赏牡丹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南国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