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种、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2020-06-20 05:55陈朝南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6期
关键词:煤气化煤种煤质

陈朝南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086)

煤气化生产是借助于煤、气化剂通过多种反应后实现的有机物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实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与氢气等多种产物。目前,从世界范围上来看,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有很多,借助于气化处理模式,不但可以获得更为清洁的能源,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模式与能源模式结构不协调的问题。针对我国这样多煤少油的国家,采用煤气化生产技术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新型煤气化生产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更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但是其对于煤质、煤种却具有一定的技术标准要求,现就煤种、煤质对煤气化生产技术的影响特征进行分析。

1 煤种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煤种对气化生产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热值、组分以及消耗指标等具体方面。

1.1 煤种对组分、热值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煤种在煤气化过程中会对产物的热值、产率产生不小的影响。根据一般生产经验,煤阶较低时,煤气中的甲烷、二氧化碳含量相对比较高,而一氧化碳则较低,此时根据热值分别进行排位,划分为褐煤、烟煤与无烟煤。根据煤化程度来进行划分的煤种,挥发分较高时,热解煤的产率也会相应地增加,热解煤当中的甲烷含量会随之增加。在降低化学活性时,气化反应的温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向着有利于甲烷生产的方向发展,煤种对高温火焰区温度的影响如图1。

图1 煤种对高温火焰区温度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煤气产率会随着煤气化水平发生变化,挥发分较低的时候,会导致转变为焦油有机物的产品增加,此时挥发分会下降,转化为有机物的数量降低,生成的煤气量增加。如果煤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则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此时脱除二氧化碳后的煤气产率会相应地增加。

1.2 煤种对消耗指标的影响

煤种的选择也会对各种消耗指标产生影响。根据煤气化生产的化学过程特征来看,其本身属于吸热反应,随着煤质的变化,会出现固定碳含量的波动,此时相应的煤气化过程中的水蒸气、氧气需求也会相应地增加。根据这个特征来看,一些煤种反应过程中更容易放热,利于正反应的进行,通过降低氧气消耗量的方式来实现成本控制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2 煤质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2.1 粒径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一般来说,气化炉的设计往往需要与不同类型的煤质相互匹配,所以气化炉对于原煤的粒径会存在一定的要求。比如说常规移动气化炉对于粒径的要求为10~100mm,这些煤块相对更为均匀,而流化床气化炉生产过程中则要求颗粒更小的细煤,气流床应该控制在0.1mm左右。粒径越小,煤的比表面积就越高,反应介质接触面积也会相应的增加。另外,吸附与扩散的速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导致气化反应的速率增加。在粒径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气化床的床层阻力会发生变化,这不利于单炉生产能力的提升。另外,还会导致水蒸气的消耗量增加。煤的粒径较大,传热的效率会降低,此时煤的内外温差会增加,在有效的时间内不会完全气化,导致气化过程发生叠加现象,此时碳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导致产品的转化率下降。粒径分布对于产物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存在粒径分布的范围宽泛的情况,则容易出现风洞、偏析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出现会显著削弱气化强度,进而导致气流带出大量的小煤粒。

2.2 含水量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一般来说,要求煤种含水量要尽可能小,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水分加热处理过程中带走大量的热量,同时也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增加生产的成本。但是,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的煤,这些煤的热稳定性较差,加热处理后容易出现煤气携带粉尘的问题,所以一定比例的含水量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生产实践的经验来看,含水量控制在3%~5%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避免煤气携带粉尘的问题,使得煤具有良好的流动状态。

2.3 灰分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灰分对于气化生产具有阻碍作用。根据生产原理来看,灰分含量较高,会导致气化剂与原料的接触面积下降,从而出现气化速率下降的问题。排出炉外的部分与残碳量密切相关,气化效率与净煤气的产率有关。除此之外,煤种的灰分含量较高,会导致气化炉、排灰系统发生磨损与消耗,这会导致设备无法实现原先的设计寿命,提前损坏或者报废。根据研究表明,灰分当中的金属氧化物对于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也会产生影响,氧化剂的含量较高,催化的整体性能也会更为突出,其中起到主要催化作用的材料是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2.4 硫分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气化生产中,煤种绝大多数的硫都会成为硫化氢气体进入煤气中。所以,气化生产产物的硫化氢含量往往与原材料的含硫量相关联。较高的硫化氢含量会导致生产过程中污染处理的成本快速增加,同时也会存在催化剂中毒失效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管道腐蚀,带来严重的生产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含硫比例对于气化生产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2.5 灰熔点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灰熔点又称为灰烧融性,一般是指煤灰当中酸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随着灰熔点的增加,其会导致煤气化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结渣的问题,进而导致煤气整体质量下降。针对灰熔点较高的煤,采取较高气化温度来进行处理,能够提升反应的效率并控制水蒸气的消耗量。相对的,较低灰熔点的煤,则需要添加更多的水蒸气来满足生产过程的控制需求。

2.6 黏结性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黏结性主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气流分布产生影响,如果黏结性较强,那么意味着更容易出现大块结合的问题,导致分工不均匀,工况更容易出现风险。如果黏结性适中,则在满足基本生产要求的同时降低工艺设计的要求。

2.7 化学活性对气化生产的影响

化学反应活性是指煤炭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能力。根据实际的实验经验来看,褐煤的化学活性最高,无烟煤的最小。化学反应活性与气化处理温度和原材料的消耗量相关,气化反应的速度快,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平衡,也更容易满足气化强度设计要求。

2.8 机械强度与气化生产的影响

机械强度对于气化生产也会产生影响。大多数情况下,高阶煤的机械强度更高,而中等煤化水平的焦煤往往机械强度较小。机械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抗碎能力方面,是否更容易被粉碎成粉末,这也会影响煤气化生产过程中的损失量。另外,较强的机械性能可能存在导致气化炉操作异常问题,这也不利于后期设备的维修与养护。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气化生产对于煤质煤种具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较劣质的煤炭原材料无法参与生产,通过科学的技术调整,往往可以匹配不同类型的煤质与煤种原材料,在实现经济协调与统筹的基础上,促进煤气化生产的过程,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化调整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煤气化煤种煤质
现代煤化工项目煤种通则正式实施
新疆宜化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通过鉴定
煤气化飞灰用作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不同分选工段瘦精煤煤质分析与配伍性研究
多原料煤种复配成浆性研究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掺改性煤气化渣水泥新拌浆体与减水剂相容性研究
混煤掺烧安全性与经济性研究
承创新之魂 创煤化工盛业
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