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

2020-06-20 10:09
中国公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加剂碎石碾压

(张石高速公路张家口管理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一、引言

近年来,半刚性基层是道路建设过程中首选的基层形式,以水泥稳定碎石为代表的半刚性基层,具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刚度较高的优点。但随着道路使用时长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路面容易出现收缩裂缝、不均匀沉降、推移等问题。本文依托公路工程施工实例,对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的因素、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制定了拌和生产、摊铺过程与合理施工的方案,以保证工程质量。

二、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的因素

(一)水泥掺量

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性及抗弯拉强度都会显著提升。据测算,当水泥掺量控制在7.5%~11.5%以内,可以大幅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及抗弯拉强度。

(二)压实度的影响

基层强度与压实度成正比,而压实度则受含水量的影响。颗粒密实的排列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性能,而压实度过低,将导致路面出现裂缝问题,因此需要保证混合料的配合比、含水率、压实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道路路用性能。

(三)外加剂

水泥稳定碎石添加的外加剂主要有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SBR胶乳、橡胶粉及膨胀剂,这些外加剂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具有一定影响。其中,聚酯纤维可以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刚度,并且能增强其抗裂性能;聚丙烯纤维可以提升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抗变形能力,减少材料的温缩裂缝;膨胀剂可以有效增加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密实度,提高其强度性能,减少收缩变形;SBR胶乳掺量越大,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越好,该外加剂与水泥稳定碎石紧密包裹,可以显著提升结构弹性和塑形能力。

(四)含水量

含水量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抗压强度、干缩应变等有一定的影响,含水量过高,将导致应变过大,含水量过低,将会影响水泥的水化水解作用,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变形。

三、工程实践

(一)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全长56.36km,路基宽度为28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为100km,路线设计为南北走向,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由于该路线预计重载车辆较多,为保证路基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设计年限内结构稳定,该工程拟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前的安排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妥善准备施工设备及材料,以保证施工进度,同时检测施工时所用的器械,出现问题及时检修,并雇佣充足的劳动力。

2.确保下承层满足要求

现场工作人员需要检测原始的下承层弯沉、压实度,确保满足规范要求,并比照检测结果,对出现局部软弱、龟裂和坑槽的路面进行修补。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处理路基出现变形的位置,保证路面整体结构强度。

3.施工放样

根据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在间隔10m~15m间或者曲线5m、直线10m的位置定出中桩。挂线的位置要与基层厚度保持一致,中桩上部挂线时要保证高度最低,并适当调整纵坡线形以满足基层设计厚度。中线标高完成后,还需要控制边桩高度,采用半幅的形式对公路施工进行放样,以确保交通正常运行,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向中线位置移动,可以将预制块放置中桩线下方。

(三)混合料拌和

设立不同粒级的混合料及厂拌机械堆放验收制度,并合理控制混合料与水和水泥的比例,完善细集料覆盖工作。混合料成型时间过长,将会出现混合料水分流失、细集料结合不均匀等问题,降低水泥的凝固性和稳定性,导致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水泥初凝现象,因此,混合料出场成型过程一般不超过2h。

(四)运输与摊铺过程控制

拌和后的混合料要尽早运输到施工现场,混合料运输车厢应尽量保持湿润,在长距离运送过程中,可以采取覆盖措施,以减少水分流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最低气温不宜低于5℃,最高气温不宜超过35℃,摊铺宽度一般控制在6m,摊铺速度尽量控制在1.5m/min,当出现局部离析现象时,应尽快采取人工拌和与换填的方式修复。

(五)压实度变异控制

压实工作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之一,可有效减少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的气体,使集料之间形成密实的排列方式。碾压方式与碾压工艺的合理结合,也能达到更好的压实效果。在该施工现场采取不同方式的碾压试验,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碾压方式组合表

根据上表所示的碾压方式对同一基层进行碾压,压实度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碾压方式组合下压实度检测

由表2得知,采取不同的碾压方式,最终压实度变异系数也不相同,碾压方案2变异系数最小,碾压方案1变异系数最大,其中方案2为最佳方案,基层压实度更稳定。

整形完毕后,采用18t~20t三轮压路车碾压,碾压过程中,压实机后侧车轮超出压实路段交界位置,重叠1/2的车轮宽度,压实机后轮压完路面全宽,记为1次。碾压次数控制在6~8次以内最佳,前两次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以内,后几次碾压速度控制在2.0~2.5km/h以内。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依托公路工程施工实例,采取合适的施工工艺,通过检测不同碾压方式产生的碾压度变异系数,得出最佳方案,可有效提升路面强度和路用性能,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外加剂碎石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碎石神掌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弱膨胀土筑路碾压试验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