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相附:思维转变共成长

2020-06-21 10:40刘晓安
民主与法制 2020年42期
关键词:案源盈科律师

刘晓安

就在一转眼,时光飞逝如闪电。而记忆,总在重叠中遗忘,又被唤醒。

2020年,距离我初到盈科深圳已有6年。在此之前,我在武汉大学学习了7年,在深圳特区法院工作了22年。在这远离黔北山区家乡的35年中,我与盈科共处的时间虽然最短,但分量却颇为厚重。

在盈科,我一路小跑,从实习律师到律师、高级合伙人、股权高级合伙人、中国区董事;从盈科深圳的公司法律事务部主任到刑事法律事务中心主任、深圳律所管委会副主任。

初见 初识

时间倒回到2014年。我辞去深圳特区法院公职,试图离开既定的生活节奏,换一种工作方式,也转换一种思维角度,来从事法律行业。

通过司法考试后,我开始寻觅律所。经过多次走访和思考,便到一家中小型合伙制律所办理了入职手续。这家律所,有众多认识的朋友。只待春节过后,春暖花开,便正式入驻办公。

一次非常偶然的大型聚会,我和高立明律师在同桌相遇。高立明律师是我武大的师兄,现盈科深圳的党委书记。在他还任职于公安机关时,我们就早已熟悉。他亲切而友善地问起我的现状,我告知他自己刚辞职,准备重新出发再次闯荡。他闻之甚喜,当即向我推荐盈科律所。在他的声情并茂中,体现了盈科俨然是他律师执业以来之最爱,以至于放弃了以前亲手创建的律所和主任头衔,毫不犹豫加盟到盈科。

第二天,受高立明师兄的邀请,我来到了盈科深圳律所。当时的盈科深圳律所,在CBD中心区坐拥两层写字楼,大气敞亮。一个独有的咖啡大厅,临窗遥望莲花山,坐看雨打风吹、花开叶落。众人来来往往忙忙碌碌,一股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高师兄边走边介绍,让我目睹了李主任的大气爽朗、梁会长的才华帅气、肖师兄的热情厚重。一番参观会谈之下,我发现盈科确实符合了我对律师行业的期待:人才多、平台大、资源广。只要你够努力,它就能让你大展拳脚。

盈科文化、制度、理念也正是我所认同的,找东家就像找对象,三观不合走不到一起,即使短暂地走到一起也迟早会分手。不会有比盈科更合适的“对象”了。就这样,我当即决定加入盈科,从实习律师开始踏上律师生涯,连实习指导老师也都顺理成章地敲定了——高立明师兄。以后的日子,见证了这个迅速的决定,是多么的愉快与正确!

积累 成长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多了一些自由,也多了很多的不适应。

就职业而言,不适应来自两点:一是要焦虑没案源以及如何开拓案源,二是要调整中立裁判思维到诉讼思维的转变。

盈科深圳帮我逐渐克服了这两点。做律师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联系通讯录和微信圈中的朋友们,各种花式打招呼,告诉他们我的职业变化和律师业务。那时我还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周花固定时间去拜访一些朋友、保持沟通。凭借之前的经验和积极的自我宣传,慢慢的有一些朋友会介绍或咨询案件了。

要想专业和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仅凭以前的经验和经历是远远不够的。2016年11月3日,我在盈科深圳律所3楼大会议室做了第一场公开讲座,主题为《刑事辩护之道——前刑事法官的有效辩护心得》,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同行,紧张得汗流浃背,连笑容都那么不自然。随后陆续参与、主持、主讲多次律所、深圳律协的活动,硬是把口才锻炼了出来!

案源的拓展,尤其是刑事案件案源的拓展,重要一环便是来自同行的信任与合作。盈科平台对各年龄段、各专业的律师都有所助力。在盈科大平台和多元发展之下,除了我对个人专业性的营造宣传外,也为自己添加了不少标签头衔,有了这些头衔加持,无形之中也促使我的执业道路走得更快、更远。

同时,身边也有太多优秀的盈科人催着人奋进。除了业务外,同时还具有擅长写书的,擅长谈案的,擅长演讲的,甚至还有擅长唱歌跳舞打太极、横渡海峡走戈壁的。人才济济呀!当然更多的,是擅长特定领域案件的。与优秀的同行交流,明里暗里偷师,打破思维惯性,不断提升自我。真是想不优秀都难啊。

调整思维模式也是一项有趣的挑战。有人说,目光在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之间来回穿梭。而对我这个前法官现律师而言,常常在法官思维与律师职责之间来回往返流转。比如,站在法官中立裁判的角度,我预判起诉书指控罪名正确证据充分,这个案件难以判无罪,但可能当事人不认罪,家属也会寄希望于你做无罪辩护。于是从辩护人角度,我并不需要从裁判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案件,而是想方设法去挖掘有效辩点,力图通过无罪辩护来可能实现罪轻的效果,尽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名律师是否专业靠谱,绝对不是说任何案子到了他手上,都有办法做到有罪变无罪、重罪变轻罪,或者无理变有理、败诉变胜诉。就像我经常举的例子,律师的角色有时就像医生。患者的病是否有救不是医生说了算,医生能做的是为患者把脉,告诉患者病情轻重,提出准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方向、有方法地治疗。一个专业的律师,就是能又快又准地分析预判案件的最终走向,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化利益,提供中肯、可行的法律意见。

共生 共赢

律师职业,毕竟是一个从事服务的行业。业务精湛、服务优质、开拓创新,是律师的三大法宝。其中,专业水平是一个律师的立足之本,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律师的业务、业绩及其个人影响力的建立和提升。

对客户来说,仅仅有专业还远远不够。在诉讼及非诉的法律服务过程中,服务质量的优劣好坏,往往影响着客户对律师的信任。如果服务到位,服务过程让客户无可挑剔,即使最终法律服务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这一结果也不会影响到客户对专业的信任。

另外,律师在进行法律服务时,应不拘泥于过去,不沉迷于现在,不束缚于未来。要有与时俱进的大格局,保持与时事变化趋同,站在一个相对更高更远的格局预测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法律发展的方向,在时事和法律变化中开拓创新,提供优质的、适合于当下的法律服务产品。

从2015年开始,我便组建了个人团队。我们团队核心成员从一人、两人到目前的近十人,再到组建大团队的十余人。基于我曾多年从事刑事审判、民事审判工作,团队的主要业务为刑事法律服务、民商事诉讼及公司法务三大领域。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今年,我们推出了法律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大团队计划,盈-大道法律服务团队闪亮登场,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全面、更快速的法律服务产品和法律服务方式。

我经常给团队灌输一种理念,比如:做律师要有目标、有梦想、有执行力。踮起脚就能够得上的,是现状;需要坚持拼一拼蹦一蹦才能碰着的,是目标;搬梯子、爬高墙,才能遥望一下背影的,是梦想。梦想现在看遥不可及,但梦想是一个律师向前走、往上走的精神支撑。目标是规划,一个一年、三年、五年的执业规划。

初入律所时,我为自己定下的

目标是:第一年内完成实习;三年

内成为一个合格律师且对律师行业有全面的认识,完成身份的融入和转变;五年内成为律所合伙人。很幸运,这个目标已经顺利达成。团队中的其他律师有的也已经实现,有的正在一路狂奔……

律所就像一个巨人,由各个细胞组成。每一个健康的细胞,都会产生能量,这些能量加起来,律所就会充满生机和力量。每一个律所成员,每一个律所的小团队、大部门就是细胞,细胞有活力,律所就会生生不息,展现勃勃生机。

年少时,觉得择其所爱是勇气,其实,爱其所择才是岁月。幸运地来到盈科,让我转变角色,去探索法律人的种种可能;突破自我,去实现不一样的个人和社会价值。我也将继续引领团队、部门继续奋进,实现专业技能和业务技能的传递,做好律所文化、法治理念、工匠精神的传承,一起为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法治进步而努力,一起为盈科成为全球领先的律所而努力。

盈科人与盈科,共生共赢,相互依附,相互成就。

猜你喜欢
案源盈科律师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浅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执法的案源保障作用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案源问题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律师?
税务稽查案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经济案件线索审计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