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路径

2020-06-21 15:24闫丽君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工作作风党员干部

〔摘要〕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和多层次的利益诉求,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兑现承诺、赢得群众认可,树立榜样标杆、发挥引领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作风赢得民心民意。

〔关键词〕 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3-0039-03

任何政党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九大报告更是强调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如何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联系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宗旨意识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抵抗一切风浪和侵蚀的精神之柱和力量源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精神上“缺钙”,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无法坚定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会淡化,进而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为此,党员干部首先要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坚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沉到基层、融入群众、接足地气,把工作重点放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上,时刻牢记岗位责任,时刻牢记群众信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要强化党性锻炼。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体现和实践党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号召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的在于要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党员干部要认真履行义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摆正自身位置,脚踏实地地做好群众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再次要强化为民意识。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时刻关注民生,为民解忧、体恤民情,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同时,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切身利益,正确认识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改进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党群干群关系好,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做得好,党员干部的工作表现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发展壮大、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砥砺前行、再铸辉煌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吃喝浪费,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可爱的清廉务实形象,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二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它要求党员干部要用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历史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干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多做事、少“作秀”,敢于直面问题、不贪一时之功,始终把责任和担当放在为民服务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当中。三要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严以律己、爱岗敬业,奋力拼搏、务实创新,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深入基层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与群众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努力兑现承诺,赢得群众认可

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正因为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实现对人民的承诺,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兑现承诺的过程,也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勇于对群众作出承诺。党员干部要敢于在群众面前承诺,让群众增强信心、看到希望,这不仅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宗旨意识、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感,还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情怀和政治定力,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履行公开承诺。党员干部作出了承诺,就要千方百计去兑现承诺,答应群众的事,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如果说了做不到就会失信于民,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号召力、凝聚力。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怨、所急所求,從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帮助群众解决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四、树立榜样标杆,发挥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涌现出了“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一批先进典型,形成“群星灿烂”与“七星共明”的先进群体格局,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在诸多榜样人物身上,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特质,如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每一名党员干部对照榜样找差距,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贡献,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党的性质要求,在思想深处树立模范带头意识,要求人民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人民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同。

五、 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能是短期行为,也不能只同少部分群众接触,要讲究联系群众的广度、深度和方式方法。实践证明,要想持续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除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境界和为民服务意识之外,还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促进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联系群众、为民服务。一要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责任制。要将经过实践检验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形成常态并固定下来,列出具体举措,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规定完成时限,从而形成制度常抓不懈。比如,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二要建立联系群众的信息网络平台沟通机制。要立足发展实际和群众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机制,寻求新的方法。在新媒体时代,群众的信访渠道变得更为宽泛,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网上信访已成为群众信访的主渠道,建立信息网络平台沟通机制,可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思想动态进行有效跟踪和分析,将一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利于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突出问题。同时,信息网络平台也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全新、便捷的“电子桥梁”,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基层群众可以方便地向党委和政府表达意愿,参与基层事务的讨论、协商、投票、决策等,党员干部也可以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需,不断完善工作举措,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通过这种良性互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要建立健全常态化考评机制。可把群众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群众工作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采取动态跟踪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把群众工作纳入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监督和管理,重点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工作中推诿扯皮、拖拉、落实不力的,应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把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效果的评判权交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通过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使党员干部自觉联系群众,形成良性互动,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长期坚持。比如,可推行党员干部“连心卡”制度,将服务群众意识纳入党员干部“德”与“绩”的考核之中,通过在联系点与群众座谈、入户走访及现场测评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持续的跟踪和检查,最终的考察结果让群众签字认可,从而切实增加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郭彥森.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动力机制〔N〕.郑州日报,2018-05-14 (07).

〔4〕浩 丁.作风是观察干群关系的晴雨表〔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8-16 (06).

〔5〕黄立敏.对新时代加强党群关系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29-31.

〔6〕李 静,李文清.构建新时代和谐党群关系的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8(18):169-171.

责任编辑  日  月

〔收稿日期〕 2020-05-08

〔作者简介〕 闫丽君(1982-),女,山西太原人,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政工师。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工作作风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结合“三严三实”探索职业发展之路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企业工作作风问题及对策
国家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初探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