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抓”有“放”

2020-06-21 15:28叶文靖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田字格笔画姿势

叶文靖

汉字不仅传承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而且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写好汉字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部编版语文教材从国家意志的高度將课标精神发扬光大,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数量变少并不意味着难度变小,众所周知,一年级的学生缺乏书写经验,手指的精细化分工尚处在发展中,那么如何让他们写好汉字呢?

一、姿势先行,为稳步提升写字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正确的书写姿势是低年级学生写好汉字的重要保障。通俗地讲,写字姿势包括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强调了养成正确写字姿势的重要性。我执教的班级中有几个学生,由于写字起笔阶段没有及时改掉一些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导致现在写出来的汉字笔画没有力度,尤其是撇和捺。不仅如此,这几个学生写作业的速度也比较慢。其中一个学生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改善了自己的握笔姿势,自从握笔姿势改善后,他的书写质量稳步提升,写作业的速度也变快了。可见,没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学生想要提高写字质量困难重重,教师想要提升写字教学的质量也是举步维艰。

二、兴趣护航,为提高写字教学质量注入持久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

1.开展活动

画星星。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教师奖励的小星星,星星在低年级学生看来不仅是来自教师的肯定,更是一种荣誉和自信。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观察,我发现那些在书写上得到较多星星的学生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看。每天课后,学生们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交流当天书写得了几颗星。每当看到他们因为星星而露出的笑颜,我就知道他们的书写热情被点燃了。

搞比赛。小学生生性好动,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渴望自己的成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写字教学中,我安排了“书写之星”比赛。8每学完一个单元,我就挑选出该单元中学生写得最好的与最不好的两种字形,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些汉字,并从中选出写得最好的与进步最大的两种作品进行评价,写得最好的学生被授予“书写之星”称号并颁发奖状,进步最大的学生则授予“书写潜力星”称号并颁发奖状。之后,我会将这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张贴在“书写风采”展示栏中。这一活动悄无声息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写好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看佳作。众所周知,学生对学生是最有影响力的。为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和汉字审美能力,我定期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优秀的书写作品。每次赏完佳作,学生读帖和写字的耐心就会明显提升,笔画轻飘飘的现象大幅度减少。

2.巧用多媒体

每次教学生字时,我都会使用希沃白板上的生字教学功能,动态地演示字的结构、笔顺及书写规律,当屏幕上显示汉字一笔一画的书写过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三、立足方法,为提高写字教学质量搭建脚手架

1.观察法

观察法用在生字教学中也就是读帖的意思。每次教学新的生字,我总是让学生花30秒的时间去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写法以及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之间的穿插。如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得出汉字要写在田字格中间的结论,这一结论对写字刚起步的一年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在教学中我自主引入了主笔的概念,即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为主笔。观察好占位后,接着引导学生找到汉字的主笔,也就是所谓的“一笔定乾坤”。找到了主笔,学生再写起来就有了方向,知道了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笔画之间的穿插。如“耳”“目”这两个字中横的笔画较多,我就引导学生观察横与横之间的相等距离,有了这一观察基础,学生写起来才不会出现结构不匀称的问题。

2.比较法

要提高写字能力,在练字的时候就应该做到反复比较、反复推敲。如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学生反复比较“吗”与“加”两个字后,得出结论:虽然都是左右结构、都带有“口”字旁,但“口”的位置不同导致其写法和大小都不同——“吗”的“口”在左边,要写小一点,封口横要落在横中线上;“加”的“口”在右边,要写得左右等大,整个“口”被横中线分割成三份,上半部分占三分之一。这样一比较,字就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写时便胸有成竹。

姿势、兴趣、方法是写好字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应独立识字,把字写美观。教师在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就应有意识地为其以后的独立书写做好铺垫,大胆放手。

四、精做减法,为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开拓新方向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不少教师尤其是刚接手一年级的教师,面对生字教学时往往一头雾水。我也一度在生字教学的苦海中迷茫、困惑,直到看到于永正老师在《我怎样教语文》中说“生字教学时要学会做减法”,我才逐渐有了明朗的方向。

1.减少需要强调的笔画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观察力有限,教师在教学生字时恨不得将每一笔每一画的写法都强调一遍,以为这样学生就能把字写好,但往往事与愿违。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是5~9个组块,即5~9个记忆单位,如果教师一次性说太多,学生是记不全的。我一开始就犯过类似的错误,强调得越多学生写出来的质量越不理想。于是,在教学“古对今”一文中的“李”和“香”时,我便果断地做了减法,只告诉学生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减法一做,那天的习字册质量一下子提升了不少,就连平时书写有困难的学生都有了明显进步。

2.减少结构相同字的范写

不论是外出听课还是平时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想要把一课中的所有生字都教一遍。这样的方法放在一年级上学期是必要的,但到了一年级下学期甚至是二年级,就显得有些不妥了。因为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字书写规律,知道了不同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也已经知道利用横中线和竖中线定位,初步掌握了笔画的穿插。在此基础上,教师就没必要每个字都进行强调、范写。结构相同的生字,精讲一个即可,其他生字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练习。如教学“要下雨了”一文中的“吗、呢、呀、吧”四个生字时,我只精讲了“呢”,范写了“呢”,其他三个生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在写字教学中适时地做减法,不仅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写字时间,而且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写字教学的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写字教学是一条漫长的征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总结,不断思考,找到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猜你喜欢
田字格笔画姿势
“田字格”器材的制作和运用
疯狂编辑部之拍照姿势大赏
找不同
住在“田”间(二)
合理使用田字格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实践探究
第五章 跑“各种姿势的起跑”课时1教案
30
成长的四种姿势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