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业文化 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

2020-06-21 00:08沈铭婕沈桥庆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1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工匠精神传承

沈铭婕 沈桥庆

【摘 要】本文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项目常州大明纱厂为例,聚焦打造大运河文化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打造蕴含红色文化和运河文化企业文化品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主要工作包括工业遗产的修缮保护,创意园的旅游开发和工业旅游项目的价值。对于今天的天虹集团和纺织行业,本项目的启示体现在传承创新,产业赋能,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改革创新,精益求精;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常州旅游明星城的建设。

【关键词】红色基因;新时代;工匠精神;传承;创新

一、大明纱厂项目概况

2020年,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申报常州大明纱厂项目,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工业遗产名单。江苏省常州市具有近现代纺织工业城市背景,此前运河五号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工业遗产名单,这两处国家级工业遗产和纺织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简要介绍大明纱厂项目。

大明厂(大明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21年,坐落于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延陵东路388号,全厂区占地113479平方米,建筑面积54427.15平方米。旧址南侧为京杭大运河,依托大运河四通八达的水网,产品在民国期间就远销海内外,棉纱产品曾经获得过巴拿马金奖。如今的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仍地处旧址,传承了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工业历史文化,充分展示了老一辈实业家“实业报国、初心利民”的思想,更凸显当代制造企业抓住时代机遇、以创新创意引领发展的独特魅力,融入了经开区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成为常州大运河畔又一颗亮眼的明珠。该项目传承着实业家刘国钧先生初心利民、实业救国、不断进取的基因和工匠实干精神,助力常州工业明星城、旅游明星城的建设,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下洗礼重生。承载着大运河的工业文明,也烙刻下了常州这座运河城市发展的记忆。

我国对于工业遗产的认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步伐较快。国家级工业遗产的申报要求是,具有鲜明工业特色和工业文化价值,主体保存良好、产权关系明晰的工业生产、储运和活动场所。常州大明纱厂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是对企业的工业文化和价值的认可,也是一种鞭策。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企业的工业价值,十分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企业的两种文化精神,红色文化和运河文化。

二、企业文化精神

常州大明纱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鲜明的文化,即红色文化和运河文化。红色文化,与党组织队伍的发展、实业家爱国情怀紧密相连,运河文化则依托常州市经开区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而不断发展。

第一,企业的红色文化。常州大明纱厂在解放前就组建了党组织,1949年3月由朱继德、蒋锡洪、汪金奎、姜正锡、邹博文等5人成立第一个大明纱厂地下党党小组(属常州地下组织仇国良系统领导),负责人是地下党朱继德。同年10月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4月成立中共常州大明纺织染公司支部委员会,由朱继德任书记。解放后常州大明纱厂更名为国营常州第四棉纺织厂,党组织队伍也日益壮大。在常州国棉四厂时期党员最多时超过200人。

大明纱厂的前身是“利民纱厂”,创建于1921年,与中国共产党同龄。如今,天虹大明即将迎来百年厂庆,近一个世纪以来,她经历了多次的历史变革,天虹大明始终与我党共同成长。抗战胜利后,著名实业家刘国钧重返故里,租办通成纺织厂,并赠予其女婿査济民先生(著名爱国实业家,先后创办过工厂,涉足建筑业、银行业、贸易领域,曾获得过江泽民主席颁发的香港大紫荆勋章),将其改名为大明纺织染公司丁堰工厂。解放后,大明纱厂和全国所有的私营企业一样,经历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66年,改造完成后就成为国营常州第四棉纺织厂,在厂大门入口处还留有刘海粟先生题词的厂名。1989年,国棉四厂冲破了行政区划管理,经政府批准,加入了仪征化纤集团,更名为“仪化常州大明公司”。2006年8月8日,公司被天虹纺织集团正式收购,更名为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

第二,企业的运河文化。运河发达的交通水网,不仅促进了城市和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促进了运河两岸的农业、旅游业等各种业态的蓬勃发展。更促进了各种文明的交汇和碰撞,在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京杭大运河功不可没。

京杭大运河绵延数千公里,有着很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而古运河也孕育了两岸勤劳的人民,诞生了荣毅仁、刘国均等一代民族工业巨子,古运河同时也是百年传奇的血脉,“大明厂”曾有 “西门进棉花,东门出棉纱”的说法,当时四通八达的水运是江南地区重要的运输通道,工厂的产品在民国期间就远销海内外,并曾经获得过巴拿马金奖!在民国时期运河畔就工厂林立,河内船舶如织,这也是刘国钧选择扎根于此的原因。常州大明纱厂厂址所面临的的运河,目前成为经开区的风光观赏旅游路线,并以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当地简称戚机厂)、戚墅堰发电厂(当地简称戚电厂)、常州大明纱厂(当地简称大明厂)3个老工业基地为基础串联成具有江南特色的滨河步道,目前已经成为市民观赏、游览的网红打卡地。遇到周末,中小学生结伴游览的更多。尤其是在戚机厂、戚电厂、大明纱厂门的对应位置,均有展示企业特色的文字石碑,让市民在观赏、游览之余还能了解民国时期常州的早期的工业历史,小小的石碑也成为了记载古运河历史、企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既传承了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工业历史文化,又充分展示了当代制造企业抓住时代机遇、集文化传承和创意办公为主题,以创新创意引领发展的独特魅力,更融入了常州市经开区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成为常州大运河畔又一颗亮眼的明珠。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弘扬

传承企业的红色文化和运河文化,离不开新时代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工匠精神是在堅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传承和弘扬企业的红色文化和运河文化,需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

第一,工业遗产的修缮保护。大明纱厂的旧址保存至今,极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创意园保存了5幢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和一座常州地区仅存的民国时期火炬形砖筑水塔。通过修缮保护,发挥工业遗产的工业生产记忆的传承价值。不仅注重建筑的外观,更要关注建筑内部的资源,挖掘其深层内涵。例如保存技术创新的设计图、循环并保护使用的生产设备等。

民国建筑之一的2座青砖小楼,曾经是实业家的高级职员宿舍,解放后一度作为女工宿舍,后来改造为职工子女幼儿园,目前作为特色民宿,墙壁上镌刻的童真,青砖上凸起的“新金建”商号字样,见证了岁月过隙的苍劲。民国建筑之二的回字形青砖小楼,是民国时期实业家最早的办公室,这一座青砖结构的文保建筑具有独特的民国风貌,门窗具有中西合璧特色,平面呈凹字形南北向,南面正门前筑有凉亭式门亭。所有民国青砖小楼的青砖勾缝体现出当时工匠高超精湛的手艺,严丝合缝、细腻平滑,一丝不苟!工厂内部分老设备骨架经过内部换新,在技术工人的保养维护下使命依旧!

第二,创意园的旅游开发。开发大运河文化工业旅游精品路线,在原有基础上打造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基地。通过陈列馆的历史物件展示和图文介绍,可以让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直观感受以刘国钧先生为代表的一代人实业救国的历史,筚路蓝缕,创业艰辛!大明纱厂是大运河文化的一个缩影。天虹1921创意园内的保存完好的厂房、水塔、实验室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大明纱厂是大运河文化的一个缩影,企业始终不忘初心,在当地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繁荣做出贡献,并提供了近1000个岗位,安排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员工就业,企业在2016年被国家民委评审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2021年被授予江苏省第一批“红石榴家园”,凸显企业“聚五湖四海儿女荟萃常州同圆中国梦,汇全国各族精英融入天虹共谱同心曲!”的民族团结愿景,将爱国主义的情怀延续至今。近年来,通过常州经开区政府和研学机构的通力合作,园区接待了近6万余名来自大专院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游览。

第三,工业旅游项目的价值提升。以大明纱厂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为契机,挖掘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的深层价值。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企业发展的历史中,涌现了一批如全国劳模汪霞文、技术能手邵菊英等,展现了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劳模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高超娴熟的技能,爱岗敬业的品质和拼搏奋进的闯劲。

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离不开以下几点。

第一,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州天虹是区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中小学生参观、教育在此基础上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纺织行业老一辈的奋斗者爱国主义的感人事迹,让参观者感受到企业的发展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第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改革创新,精益求精。工艺精湛,在团队合作中推动技术的发展,寻求突破。新时代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例如,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开发新品、新工艺,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纺织技术中的节水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在技术革新中进一步体现,帮助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在与其他省市更早成功申报国家级工业遗产项目的轻工业企业交流,学习借鉴将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经验。

第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常州工业明星城、旅游明星城的建设。以本次国家级工业遗产项目申报成功为契机,将工业历史文化记忆和大运河文化工业旅游精品路线相结合,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十四五”期间的工业明星城、旅游明星城的建设。

四、工业文化的启示

常州大明纱厂申报国家工业遗产并成功入选,对于今天的天虹集团和纺织行业都有一些启示。主要体现在传承创新,产业赋能,协同推进,重点突破。

纺织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要注重智能化、特色化道路。纺织院校和企业之间需要推进深度合作,产学研结合,为产业赋能,增添新活力。在课程设置、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做深做实,协同推进。在专业特色方面,找准企业定位,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动向,从而实现重点突破。

大明创意园呈现红砖灰瓦风格,具有浓浓的民国风,目前已成为大运河畔重要的工业遗产,也是常州唯一保存完好历史风貌的纺织企业。“大明纱厂”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级工业遗产后,吸引了数千名常州老纺织人对企业民国建筑、老水塔、老运河的浓厚兴趣,有的“老纺织人”带上家人、亲友,在企业门口、运河滨河步道拍照留念,流連忘返!特别是和常州经开区合作的研学机构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科普体验实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了解棉花如何变成棉纱、棉纱如何成为衣服,从中也让广大市民了解到大运河与企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运河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和城、乡融合、企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息息相关,更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延伸和升华。

五、结语

在常州天虹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红色文化和运河文化这两种文化。通过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工业旅游等方式来保护、宣传和传承文化财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打造大运河文化工业旅游精品路线,企业需要注重工业遗产的修缮保护、创意园的旅游开发、工业旅游项目的价值提升。以大明纱厂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项目为契机,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改革创新,精益求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常州在“十四五”时期的工业明星城、旅游明星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N].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0日09版.

(作者单位:1.江苏理工学院;2.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工匠精神传承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