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闻直播创新为抓手驱动媒体深度融合
——新华社“现场新闻”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路径分析

2020-06-22 05:05周继坚
传媒评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华社生产

文_周继坚

新闻直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形态之一,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新闻直播在手段、形态、载体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新华社以创新新闻直播为抓手,成功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迅速革新了面向机构用户的新闻信息服务模式,在创新驱动媒体深度融合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从提出“现场新闻”全新理念并应用于新闻实践,到搭建“现场云”全国新闻在线生产平台,再到不断追踪前沿科技应用丰富新闻直播形态,走出了一条具有通讯社特色的融合创新之路。

一、现场新闻: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闻直播理念创新

2016年2月29日,新华社在发布新华社客户端3.0版的同时推出一个全新新闻理念——“现场新闻”。“现场新闻”运用最新的移动网络技术,在新闻现场实时抓取尽可能多的现场要素,通过各种报道样式,把新闻现场实时地、全方位地、全息化地呈现给受众。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闻直播生产方式,很快带动全社新闻采编发流程发生巨大变化。

1.从线下生产到在线生产。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在记者采集和编辑加工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在采集设备、储存设备、加工设备之间存在着“介质差”。为应对新兴媒体冲击,传统媒体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功能完善、便捷易用的移动采编发机制,构建更加高效一体化的工作流程,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信息传输效率越来越高,智能终端可以实现便捷的多媒体采集,宽带网络使现场信息能够实时回传,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使新闻现场能够得到全景式、多维度真实再现,而采集和展现都可以通过一台手机来完成。“现场新闻”直播最早运用在2016年春运报道中,新华社记者坐在返乡农民工的摩托车后座上,随车骑行1000多公里,用一台手机全程拍摄,省去了摄像机、导播车等传统的专业设备,视角却更加贴近现场。图文视频采集后通过手机直接传入移动终端后台,采集加工从线下转向在线,极大提升了直播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新华社客户端3.0版推出“现场新闻”

2.从要素分割到资源整合。在传统媒体的部门架构中,文字、图片、视频的采集和加工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各司其职。在通讯社的传统信息服务当中,通过卫星向机构用户播发的新闻信息也往往是文字、图片、视频“分装”的,但融合报道形态要求文图视频等要素高效集成。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闻直播现场,文字记者需要拿起手机同步采集图片和视频,在单兵意义上已经转型为全媒体采集者,需要有全媒体的报道思维。不同形态的新闻素材在记者手上首先整合,并同步与后方的编辑部实时共享,而编辑、审稿人也需要具备全媒体素质,过去业务分割的文字、图片、视频部门也开始跨部门融合,新媒体部门更是直接实现了生产的全要素化和资源的全面整合。

3.从碎片化加工到智能化生产。“现场新闻”直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场拍摄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信息流形式呈现,一种是以即时直播流的形式呈现。信息流直播适应碎片化传播的需求,但新闻机构希望运用强大的算法,对海量的新闻直播素材进行二次加工传播。2017年12月26日,新华社发布“媒体大脑”人工智能平台,运用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让机器对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方式获取新的视频、数据信息进行内容理解和新闻价值判断,智能化生产新闻产品。2018年6月,媒体大脑2.0版“MAGIC”智能生产平台发布,视频加工能力更加强大,在俄罗斯世界杯报道中,机器生产短视频新闻37581条,最快一条生产耗时仅6秒。“媒体大脑”3.0版集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音频语义理解等多项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进一步丰富新闻直播产品类型、提升制作效率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现场云:推动媒体间资源整合生产协同的平台创新

在以新闻直播为抓手改造自身采编发流程的同时,新华社积极推动与新闻机构之间的协作。2017年2月19日,新华社正式启动“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与国内媒体共享成熟的“现场新闻”直播态产品,为融合发展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1.从信息服务到搭建平台。通过“现场云”系统,用户只需开通一个账号,便可一步跨入全息直播时代,记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实现素材采集和同步回传,后方编辑部可实时进行在线编辑和播发,大大增强报道的全时性和即时性。“现场云”虽然是新华社提供的技术服务平台,却没有刻意冠以“新华社”的标签,媒体和机构用户在线生产的直播报道在各家自有的客户端、微博、微信、网站落地,能够减少品牌被整合的顾虑。“现场云”还统一解决入驻单位的服务器、带宽等系列基础网络资源,支持用户实现零成本运营,通过搭建新闻直播的服务平台、提供视频生产处理能力,新华社也从过去单纯向机构用户提供新闻信息产品,开始向同步提供技术服务转变。

“现场云”新闻直播截图

2.从统一标准到协同生产。基于统一平台,“现场云”实现全国新闻媒体的源头采集数据、入驻记者信息统一存储,逐步构建起对记者资源统一管理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进而探索跨媒体、跨平台的现场新闻生产组织模式,推动新闻直播的社会化生产。媒体机构发布的优质现场新闻可以由新华社客户端调用展示,加工后的优质内容可进一步分发到新华网、新媒体专线等新华社社属传播渠道。“现场云”团队策划了“春天在这里”“和你在一起”等系列主题联播,充分调动机构用户协同参与的积极性。截至2020年4月,“现场云”已帮助全国3800多家媒体、党政机构实现移动化生产传播,汇聚了8万多名新闻采编人员在线协同,每天发起直播报道800多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新闻在线生产平台,营造了全产业共建、共享的媒体生态。

3.从覆盖媒体机构到深入垂直领域。不同于用户原创内容(UGC),专业生产内容(PGC)在内容质量、生产能力和审核把关上更有保障。在覆盖主流媒体之后,“现场云”继续向机构用户拓展,通过与交通、消防、铁路等部门的合作,整合新闻直播以及短视频生产能力,深入各个垂直领域,进一步拓展了新闻直播的覆盖范围和内容资源,增强了首发优势。比如,在2019年四川长宁地震报道中,“现场云”协同消防等多方力量,独家拿到第一个进入震中和救出被困者的画面,抢抓了报道的第一落点,凸显了垂直领域信息资源优势。

三、直播升级:应用5G通讯技术优化新闻直播体验

尽最大可能向受众呈现新闻现场,一直是新闻机构的不懈追求。随着5G通讯投入应用,更强的编解码能力、大流量低延时的传播特点,将极大地改善VR、AR和MR等技术体验,带来更好的新闻直播体验。

1.从二维视角到3D体验。传统电视直播需要导播切换不同机位,从更多角度抓取现场的新闻要素,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动的、局限的直播现场。VR技术应用到新闻直播中后,受众只需滑动手机屏幕,就能获得全景式、沉浸式的现场体验,能够身临其境般地获取更多的现场信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报道中,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探索首次5G支撑的全景VR直播,多机位提供多视角即时切换,360度全视角呈现阅兵盛典,受众在手机终端就能获得置身现场的体验。与此同时,直播团队在现场选取了12个“黄金点位”进行直播,几乎覆盖阅兵活动的全部区域,极大地拓展了终端受众的“观礼范围”。

2.从高清直播到超高清直播。在新闻直播中,越高的画面分辨率能带来越细腻的显示效果。以4K/8K为例,其分辨率分别达到2K(高清)的4倍和16倍,能更好地适应大尺寸屏幕的应用趋势,而5G应用为这些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帮助实现内容无延时传输。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报道中,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集成8K采集、5G传输、8K呈现等前沿技术,使用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进行24小时超高清“慢直播”,实现首次8K全链条实战直播报道,多路直播信号同步落地。全景视角、高清画面,极大提高了直播报道、视频报道的终端体验。超高清直播尽管需要超高清屏幕的大范围普及,但4K/8K技术在新闻直播中的率先应用,将为不断丰富直播形态积累经验。

3.从机构直播到物联网直播。5G应用为物联网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新闻直播也开始尝试与物联网融合。2020年4月10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出《这是一条物联网新闻!大数据辟谣中国粮食危机》,通过整合甄选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仓储物联网在广州市花都区6000多个传感器和监控探头采集的视频资源,将仓库粮食清晰呈现在受众面前,报道了监控能力提升推动粮仓储存能力跨越式发展的事实,在全球疫情防控的各类杂音中,“穿透式”辟谣所谓的“中国粮食危机”,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随着物联网的广泛普及,新闻直播将能调动越来越广泛的摄像头和视频资源,高效生产新的直播和视频产品,更好地把握报道的时度效,更好地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

猜你喜欢
新华社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聚焦2016新华社年度照片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