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160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的直播探索

2020-06-22 05:05徐建国
传媒评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钱江晚报樱花客户端

文_刘 栋 徐建国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天,“万物皆可直播”时代提前到来,直播+接连上演:武汉雷神山医院施工直播,车商网上“云卖车”,餐饮企业的后厨变身直播间,企事业单位开启线上直播招聘……直播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去年10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升级改版后全新上线,也积极探索新闻直播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经过半年的运作,已成为客户端拳头产品之一。仅今年1月到4月份,“小时新闻”就安排了超过160场的视频及图文直播。可以这么说,直播是钱江晚报新媒体转型的重要途径,它带来了全新的报道模式和体验,新闻直播开拓了新的业务空间,并大大增强了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

5G,让移动直播“硬核升级”

随着5G技术的日趋成熟,视频直播、传感器新闻、VR全景视频等以音视频符号生产为主的传媒产品,将逐渐获得主导地位。如果说3G催生了微博、4G催生了微信和短视频,那5G又会催生何种新媒介?智能手机和5G的完美碰撞,就催生出了5G移动直播。作为全省首批利用5G技术做移动端直播的媒体,钱江晚报利用5G融媒体和直播完美结合,使传统媒体直播实现跨越式发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在2019年11月正式推出“这里是杭州”5G实况直播,这是5G正式商用后,钱江晚报尝试的全新移动直播模式。利用5G手机、高清摄像头,让网友感受高速率、低时延的直播效果。从好玩、有趣的美食吃播,到政务法规落地宣传,以及直击春运的民生类暖心事,“这里是杭州”5G实况系列直播,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美丽杭州、美丽浙江。

我们的首次直播选在了断桥,这里是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我们通过5G镜头,让更多人看到那个无数次想去但又擦肩而过的工作日西湖。整场直播持续了1个小时,APP端观看量5万+,网友们纷纷留言,用5G看杭州西湖,感觉更美了!也有网友感叹:“不愧是5G速度,好快!这是5G与杭州西湖、小时新闻的一次完美碰撞。”

2019年11月28日,5G移动直播上了高速,“小时新闻”做了一期严查高速上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的直播。去年11月11日,浙江省开始严查行动,政策是否落地,乘客是否都遵守?当天,我们联合杭州高速交警,在杭州南收费站设卡,随机拦下即将上高速的车子,抽查安全带配系情况。在1个多小时的直播里,我们抽查了100多辆车,还是有不少后排乘客没有系安全带,这些乘客和司机都接受了学习和教育,现场做了安全驾驶测试题、看了宣教视频。许多通过客户端观看的读者都说“看得过瘾”,有一种“亲临”执法现场的感觉,也有不少读者表示,看了我们的直播才了解到后排系安全带的重要性,表示要转发给亲朋好友一起看。这一场新闻直播无疑比简单的政策解读文字来得更直观。

再比如,年前我们走进萧山戴村,直播了一场农村里的年俗节。直播前我们在客户端做了一场预告,并征集了10个免费参与名额。而在直播当天,现场展示江南农村特有的民俗活动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直播环节中设置的民俗知识有奖问答也吸引了不少网友的互动回答,直播贴收到了近百条留言,大大提升了用户黏性和客户端活跃度。

社交、移动、直播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的特征。它突破了传统报道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记者的报道、新闻的播出具有实时性。5G时代的传输技术将全面颠覆现有的媒体概念和传播方式,未来,钱江晚报还将不断探索5G+4K+VR+AI等技术融合,将直播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使得直播内容更加立体化,用户现场感更强,吸引用户互动,赋能报媒业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

慢直播:原生态内容让真实“触手可及”

相较于普通的直播形态,慢直播不带镜头快剪、编辑、音乐渲染等制作痕迹。“慢直播”没有主持人,一般只依靠一个监控摄像头,让事件的传播与发生同步进行,虽然单位时间信息量不如“快直播”大,但几乎不存在任何外界的干预,所以更加客观。例如今年2月,央视频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进行了慢直播,看似无聊的工地场景,却有超9000万网友的关注,他们化身“云监工”共同见证了“中国速度”。网友纷纷在直播间留言互动,有人说,这是全国最大的聊天室。慢直播正是通过这种简单的直观镜头,让受众感受到强烈的代入感,通过慢直播,观看者直接成为了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

今年3月,“小时新闻”推出的“直播春天”系列,也做了一场慢直播,我们联合浙江移动为网友们奉上了一场连续7天的5G樱花直播,解锁360度全景赏樱新“看”法,一览樱花烂漫景观。直播地点设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每年3月,太子湾公园的樱花、郁金香都会盛放,公园里便是人山人海的场景。而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公园的限流举措根本无法满足游客们的需求,日均5000的名额很快就被抢空。为了让大家不遗憾,在家也能感受百花齐放带来的盎然春意,小时新闻特别策划了这场慢直播。

在太子湾公园内,浙江移动通过5G技术准备了一台4K高清球形摄像头,技术人员预设了8个最佳赏景的角度,远景近景特写都有,直播镜头360度旋转,不仅可以让大家远远地赏樱花,还能近距离看到郁金香,看看逍遥坡的绿草坪。这台高清摄像头采集现场实时视频画面,借助5G技术实时上传,没有预约到门票的游客可以通过小时新闻APP,以第一视角跨越千里“漫步”在鲜花怒放的太子湾公园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落英缤纷的盛景。在这场慢直播里,你不仅会看到樱花的满树烂漫,如云似霞,也能看到它们从开花到凋谢的过程,还会看到太阳下、雨天里、清晨时分、傍晚落日下的樱花,如何和郁金香争奇斗艳,如何倾下浪漫樱花雨。这种“云赏花”,在杭州、在浙江都是首次。

此次“云赏花”直播中,这台5G高清球形摄像头,可以实现37倍光学变焦,还可以设置近百个预置点进行轮巡播放,实现多角度赏花。此外,通过5G传输的高清摄像头直接安装在路灯上,不会对公园的环境产生影响,也不会有线缆干扰观众在花海中的观赏和拍摄。除了24小时赏樱,“小时新闻”还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互动活动。云赏花的第一天晚上,小时新闻就奉上了一场汉服夜樱大赏,三位资深汉服爱好者在夜幕降临后来到樱花树下,穿着汉服与夜樱合影。之后,小时新闻上还安排了两场直播活动。“春日樱花下午茶”,杭州吃货把直播间搬到公园的樱花树下,开启樱花美食试吃;而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将课堂搬到了公园里,在樱花树下讲课《找春天》,通过直播,让同学们在太子湾感受春天的美好。

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增加了这次“慢直播”的可看性。连续7天的直播,观看人数达到23万,有网友说:“全新的体验好棒,小时新闻的直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非常时期,美景共享,爽!”……新的直播模式大大提升了小时客户端的活跃度。

作为快消时代的产物,当前的直播普遍在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慢直播不受任何主观因素干扰的“沉浸式”体验,也是未来直播界的一股清流,对于一些公众性事件,延续时间较长,慢直播这种形式比普通直播更适合展现。作为媒体,我们可以把“慢直播”作为媒体进行信息内容采集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从这方面来看可以挖掘的“慢直播”的能力与价值是非常大的。比如太子湾公园云赏花这个例子,有了这个“慢直播”镜头,相当于在现场驻扎了一个7×24小时不休息的记者站,它会帮你捕捉到过去很有可能会被错过的镜头。所以“慢直播”的背后,往往可以衍生出一系列优秀的短视频作品。

图文直播,碎片化内容整合

除了视频直播,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还发挥自己原有的纸媒内容生产优势,推出了不少图文直播。在一个新闻事件中,前方记者把拍到的画面以及相关采访的文字整理好发给后方编辑,编辑整理后及时发布,根据事件进展不断地对图文直播贴进行更新。读者可以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小视频来了解事件的过程,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阶段现状。

2019年10月,“小时新闻”推出《直播杭州》系列,这是2019年小时新闻的一次新尝试,以图文、音视频等方式,把杭城的日常景象呈现给读者。近两个月里,小时新闻记者带大家去了消防大队,记者和消防员们一起夜宿、出警、吃饭、保卫;来到派出所,直播警察蜀黍的日常;走进医院ICU,和医生一起感受紧张忙碌;揭秘杭州网红餐厅的招牌菜是怎么出炉的;走进“最忆是杭州”(印象西湖)的后台,解密姑娘们如何在6摄氏度的冷水寒风中为观众带来精彩演出……80多场直播报道,客户端单篇最高阅读量超百万。

相较于视频直播的实时性,图文直播虽然做不到与事件的同步,但其形式的优势在于详尽和不受时限,而且每个阶段的内容你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即便错过了最新进程,回看也方便。2020年春运第一天,“小时新闻”推出了新栏目:“小时直播员”,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新的直播模式,我们把观察和记录的权利交给用户,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来。首批60名直播员来自杭州的公交系统,他们既是我们的忠实读者,也是我们的新闻播报员。通过他们的眼睛,我们见过春运期间的杭州,小年夜公交人的忙碌和温馨。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摄像人,也许拍出来的画面不够精致,甚至可能还有些抖动,但绝对都是原汁原味、最及时、最接地气的“前方报道”。正是因为有公交人的参与,带动了整个公交系统人员的阅读和转发,他们又成了内容的传播者,直接带动了客户端的活跃度,当天直播稿子的PV达到了36万+。

由于新冠疫情,今年春节的杭州很安静,但公交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年初四,公交“小时直播员”再次上线,这次他们把镜头对准的是公交车辆的保洁。疫情期间坐公交车安全吗?车厢内外都是如何消杀的?用的什么清洁剂?公交司机发车前会做哪些防护措施?公交直播员们通过第一视角,用手机记录的这份“抗疫日记”,让大家知道了每辆带有消毒水味道的公交车,背后有司机和保洁员的辛勤付出,这也让市民乘客多了一分安心。

猜你喜欢
钱江晚报樱花客户端
你的手机安装了多少个客户端
“人民网+客户端”推出数据新闻
——稳就业、惠民生,“数”读十年成绩单
赏樱花
都市报全媒体抗“疫”报道及其创新
樱花
樱花站
《钱江晚报》:让主流媒体变“年轻”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媒体客户端的发展策略与推广模式
一抹樱花粉
新华社推出新版客户端 打造移动互联新闻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