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预设有效活动的理性思考

2020-06-23 09:31陈萌
文理导航 2020年22期
关键词:预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陈萌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强调预设有效活动,能够将课堂教学情境进行模拟,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的有效措施方法。当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实现对阅读知识内容的深入性探索分析,则理性思考与学习目标能够顺利达成,一些意外的阻碍教学活动的现象也能从源头得到处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预设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指导阶段,为确保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积极主动的探索语文课程知识内容。通过预设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在缜密的教学指导方案之下,实现对教学活动的理性思索。由此可见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全过程有一个理性的认知,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设置与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在动态化的引导之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课程学习水平。本文具体分析讨论如下:

一、语文课堂利用预设有效活动的价值影响作用

初中生在日常的语文知识做好探索分析阶段,通常会根据教师的嘱咐进行课程内容的预习学习,进而为后期的课堂探究分析做好基础准备。而教师做好预设活动的充分准备,能够确保语文教学活动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在教师的启迪影响之下,能够实现对各类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入性探索分析。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能够按照教学目标有计划的推进。现阶段不少教师还会采用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其次就是教师忽视学生在语文知识探索分析阶段的自主发展要求,给学生提供过分的权利,让学生忽视课堂教学目标要求,最终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阶段注重预设有效活动的设置,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索阶段,按照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内容的探索分析。尤其是在丰富性、趣味性的课程教学活动的影响之下,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将课程学习主题目标明确起来,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翁,能够自觉的开展自我约束以及规范,在实践探索阶段不断强化个人的学科能力,避免提出一些与课程学习目标没有必然关系的问题,导致课程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师预设有效活动的相关举措

(一)对预设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教师精心预设教学活动能够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主导地位展现出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付于学生,促使学生按照计划目标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当然预设也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教师按照新课改的基本目标,将课本教材内容全面解读,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案优化设计起来,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明确的基本准则。预設有效教学活动,能够促使教师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教学。教师在教案以及教学目标设置方面的水平越高,就越能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这也需要教师在反复实践教学指导阶段,将个人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积累,经过自我反思与改进不断强化个人的教学能力。

在预设有效活动阶段,教师应该认识到对学生加强过程性引导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之后,而不是一味进行学习结果的探寻,此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才会更有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巩固理解期间,将课内外的实践探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利用实践方式进行问题处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最初设置的教学活动,难免会在实践阶段存在一定的疏漏。教师应该不厌其烦的进行总结与改进,才能确保后期的教学活动能够按照计划目标顺利进行。

针对预习学习阶段的教学指导,只有学生按照目标要求开展课程内容的探索分析,才能完成更为理想化的课程学习效果。当然学生掌握的知识会更加的深刻全面,而不是将知识简单的阅读一遍。学生在预习学习阶段,突出学习重点内容,并将自己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标注,则课堂学习阶段就能全面参与其中。当然预设的学习目标通常是开放性、多元化的,一些问题内容的答案也不是标准唯一的。当学生能够在预习学习阶段体会课程教学要点,则语文学习就会更加针对性的开展。

(二)注重课程教学活动的包容性

语文教师在预设教学活动期间,应该全面展现教学结果以及最终的过程,彼此之间是相互包容且彼此依存的。通过预设学生能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有了相应的实践探究活动才能理清各个知识点探索分析阶段的主次。预设是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文讲解阶段,对课程教学活动的预设应该从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并深入体会文章的写作意图。此时的预设活动的包容性,需要从作者的写作手法入手,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有关作者感情相关内容的描绘上,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到紫藤萝的旺盛生命力以及自我的顽强特质。学生在进行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索分析阶段,必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性问题。此时的预设活动的设置,教师可以着重加强学生的学习困难性问题的引导,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针对性全面展现出来。此时学生能够深入到探究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课程内容的启迪影响作用。

教师在预设教学活动期间,应该认知到对学生的组织与引导,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点。当教师能够考量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并在实践探索阶段,展现各类教学活动的无限可能以及丰富多彩。此时的预设活动的价值影响作用就能充分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课程学习质量。

(三)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应用

语文教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所以在预设活动阶段应该突出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学生后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对一些浅显的教学知识进行深入性的探索分析,且教师合理设置相应的疑问,使得学生在论证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启迪。此时的学生在具体的课程内容分析讨论阶段,始终保持一个理性客观的学习态度。并与其他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探索分析的基本过程,学生在活动引导之下是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样一来更多的学生就会有自信心全面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

(四)强调语文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在进行预设活动指导期间,为确保教学活动能够给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条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基本目标,并把控自身的学习方向。当学生认识到主题活动与课文学习要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则学生在材料的分析与实践探索期间,就能够确保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主题都具备指向性的特点。教师帮助学生体会教学重点与难点,还有一个最为核心的要求,就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拓展。学生无论是预习、复习还是在课堂探索分析阶段。都能够在脱离教师指导的模式下,依靠自己的能力以及现有的知识条件,将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有效掌握到位。此时的预设活动能够将语文课程教学细化推进,且教师在进行学生实践引导阶段的可行性相对较强,学生在阅读以及写作阶段。都能在教师的启迪之下获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基本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由此建立。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确保预设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并在实践探索阶段实现个人能力的强化拓展。当学生有意识的参与课堂学习环节,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实现语文知识内容的深化分析,此时的课程教学目标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也可以获得课堂交流与表达的机会。此时的教学指导有计划性的推进,且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语文课程基础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面应用起来,对自己的全面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启寿.阅读教学的有效预设———由一则预设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2(6):53- 55

[2]姜莉,吴永君.初中语文课堂预设有效活动的理性思考[J].初中生世界,2019(4)

(高邮市周山镇初级中学,江苏扬州225600)

猜你喜欢
预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