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赋能教育对肿瘤PICC带管期间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2020-06-24 09:43刘延琳赵新军吴骞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量表静脉护理人员

刘延琳,赵新军,吴骞骞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651)

肿瘤患者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为化疗,反复化疗给药可对外周静脉和局部皮肤造成不良刺激,增加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痛苦。近些年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其留置长期性可以完成肿瘤病人规定的治疗,PICC的留置可避免反复穿刺对肿瘤患者造成的伤害,是一种携带方便、护理方便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提升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可直接影响PICC置管安全性[1-2]。本次研究为探究授权赋能教育对肿瘤PICC带管期间患者的影响,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36例患者为对象展开对照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36例患者中男、女各18例,年龄35~76岁,均龄为(53.12±1.12)岁,肿瘤类型:12例肺癌,4例乳腺癌,4例胃癌,5例食管癌,7例直肠癌,4例其他。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5~74岁,均龄为(53.11±1.14)岁,肿瘤类型:10例肺癌,4例乳腺癌,4例胃癌,6例食管癌,8例直肠癌,4例其他。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入组者入院时卡氏评分均低于70分,预计生存期不低于6个月,均需行化疗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性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发生PICC置管宣传手册,患者自行学习PICC置管相关日常维护内容。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行授权赋能健康教育:(1)提出问题:护理人员与患者一对一沟通,询问患者对PICC置管重要性认识,初步了解并评估患者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开放式提问,询问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遇到的问题,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使患者认识到自身护理中存在的问题。(2)表达情感:医护人员使用积极性语言鼓励患者大胆表达内心的想法,患者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做任何语言评价,促使患者可充分释放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释放有利于患者形成自我情绪管理意识。同时,在患者的大胆表述中我们可以确切掌握患者对待置管的态度与自我管理能力,以便确定下一步的实施计划与护理目标。(3)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疾病诊断结果、临床治疗方案,并列举临床实际案例,提升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信心。嘱患者置管2小时后即可做松、握拳动作和正确的握力球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避免PICC置管术肢体提举重物、在穿、脱衣服时应如何保护PICC置管,避免PICC置管脱落。除此之外,患者在沐浴时(避免盆浴和游泳)应在PICC置管处粘贴防水敷贴,从而避免局部接触水,对局部血管或皮肤造成刺激。若PICC病人导管留置期间出现问题,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自行解决问题,对于PICC置管过程中自我护理良好的患者给予言语鼓励。(4)制订计划:总结PICC置管患者置管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以供患者选择,共同商量,嘱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本次研究参考ESCA量表,该量表总分在0分~172分,该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高。比较两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中以(±s)表示的相关数据用t检验,结果中以(%)表示的相关数据用x2检验,P值<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E S C A 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实验组 101.12±5.14 152.13±5.51 19.052 <0.05对照组 101.14±5.13 113.13±5.68 11.132 <0.05 t值 1.071 13.183 P值 >0.05 <0.05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有1例发生导管阻塞,有0例发生静脉血栓,有0例发生血流感染,共有1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发生导管阻塞,有2例发生静脉血栓,有2例发生血流感染,共有6例发生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8% VS 16.67%),x2=5.102,P<0.05。

3 讨 论

授权赋能教育属于国际上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健康教育模式,该教育方式与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相比,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健康教育授权下放,使患者积极投入到自身健康管理中,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关注度,以及个体管理的主动性[3]。肿瘤PICC患者常规健康教育中,患者多被动接受PICC置管相关个体护理知识,授权赋能教育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自我感知、反省自我护理活动的实施,对PICC置管日常维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对置管相关管理的兴趣,强化置管患者的健康行为,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4],最终提高了PICC置管安全性。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ESCA量表得分为152.13±5.51,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肿瘤PICC置管患者授权赋能教育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量表静脉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