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性探讨

2020-06-24 09:43雷延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神经节脑病缺血性

雷延兰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卫生院妇产科,青海 海东 810500)

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为HIE,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多种原因所引发的脑组织缺氧缺血,若不能及时治疗,会造成神经伤残,最终引发不可逆伤害。我院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活素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详细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3 4 例,包括男1 9 例,女1 5 例,平均胎龄(39.8±0.13)周。对照组患儿34例,包括男20例,女14例,平均胎龄(40.1±0.07)周,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等数据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预防惊厥、治疗脑水肿、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等,并接受脑活素(批准文号:HKP-15760,香港千草堂中药厂生产)治疗,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渎职,1~3 ml/次,1次/d。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接受神经节苷脂(国药准字H20046213,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日2.0 mg,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采用行为神经评分(NBNA)对患儿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内容包括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行为能力等,得分越高,证明患儿的症状越理想[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以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BNA评分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NBNA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NBNA评分资料表(±s,分)

表1 NBNA评分资料表(±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4 23.67±0.98 39.61±1.39对照组 34 24.12±1.06 30.77±1.63 t值 0.53 12.36 P值 >0.05 <0.05

3 讨 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宫内、产程中、分娩后的各种缺氧缺血因素都有可能引发该病症发生。发病后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过度兴奋、嗜睡以及四肢张力改变等,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惊厥等,严重威胁了患儿的生命安全。

我院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期间,将神经节苷脂联合脑活素的联合治疗法应用到临床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满意,从表1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后,其NBNA评分为39.61±1.39分,与对照组的30.77±1.63相比,P<0.05,证明联合治疗法具有满意的应用价值。

其中神经节苷脂属于糖神经鞘脂,含有唾液酸,对于神经传导功能具有支配、保护的效果,患者在用药之后,大脑中能够维持稳定的内环境,最终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并修复已经受损的神经,所以有助于快速消除患者病变情况。除此之外,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广泛存在于健康人脑的神经细胞膜中,对于维持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交流具有重要意义[2]。而发病患儿的血脑屏障完整性受破坏,且内源性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不足,通过神经节苷脂可以形成外部补充,最终抑制细胞凋亡情况,避免脑损伤发生。所以在临床治疗期间,对患儿实施神经节苷脂治疗具有可行性。脑活素作为一种氨基酸混合物水溶物,其中含有大量的特异性游离氨基酸,在穿过血脑屏障后会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加快细胞的代谢过程。同时,脑活素还具有强化脑组织抗氧化性的能力,用药后患儿磷酸物生产能力增强,进而有效抑制神经细胞死亡,因此可以被应用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

4 结 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采用脑活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方法具有科学性,能够改善患儿的NBNA评分水平,因此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神经节脑病缺血性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