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0-06-24 09:44陆佳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胆管炎梗阻性化脓性

陆佳婧

(启东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200)

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速、病情危急特点,需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保证患者生命质量。同时将临床护理应用到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可以对患者围术期各阶段开展相对应的护理,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基于此,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2019年收治的4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例为12:8,年龄介于25~68岁之间,(48.2 7.8)岁为平均年龄;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例为10:10,年龄处于24~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 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包含生命体征监测、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等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包含以下内容:①基础护理,患者入院治疗以后,需建立静脉通路,对血容量进行补充,同时开展氧疗治疗,保持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②术前评估,对患者生命体征、疼痛部位、意识状态等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低血压、高热等不良反应,以为患者实施治疗提供资料支持;③术前准备,手术前提醒患者需要禁食,并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和配血操作,使整个手术过程顺利进行;④心理护理,受到疾病因素影响,使患者产生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这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⑤术后观察,手术完成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窒息、呕吐等情况,并给予吸氧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同时做好患者体温、意识状态、引流管情况记录,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2]。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以后的临床效果,并采用痊愈、有效和无效3项指标进行评价,其中痊愈指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消失,也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指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高热、休克等不良情况出现比较少;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依然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并采用(%)加以表示,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本次研究有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临床护理和基础护理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60.0%,对两组组间所存差异进行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针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由于该项疾病所体现出的发病急、病情危重特点,一旦确诊就需要及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并且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干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出现,使患者身体得到快速恢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作为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比较速度,患者也会出现休克、高热等症状,而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术后得到快速恢复。其中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保证患者血容量充足,可以对酸中毒发挥纠正作用,并确保患者身体各项器官良好运行;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补液治疗,并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护理干预计划,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在患者拆线出院以后也要告知患者注意不要发生引流管污染情况,并定期回院复诊[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以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总之,做好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胆管炎梗阻性化脓性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新纤维化相关因子SFTPA2在梗阻性肾组织中表达及与肾纤维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