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探究

2020-06-24 09:44王高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汤剂急性期西药

王高峰

(山东省栖霞市中医医院,山东 烟台 265300)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设置中医组(100例)和西医组(100例),两组最低年两为45和46,最高年龄为77和78,平均年两分别为(52.1±10.1)岁和(53.1±11.2)岁,男女比例分别为51:49和53:47,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资料,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西医组

以西医治疗方式为主,具体措施有:降血糖、降颅压、防水肿、控制血压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2.2 中医组

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汤剂中药物包含:20 g丹参,20 g鸡血藤,l0 g赤芍,8 g红花,15 g川牛膝,10 g当归尾,40 g黄芪,15 g地龙,10 g桃仁和l0 g川芎。同时,用药中还应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状况调整用药,若患者出现痰热现象,还用在以上药剂基础上增加l0 g天竺黄,15 g瓜萎以及6 g胆南星,而对存在阴虚现象患者用在以上药剂基础增加12 g麦冬和15 g熟地黄。用法用量:煎煮口服,1剂/g,早晚均1次,持续30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有效率与治疗效果成正比关系。

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评分与治疗效果负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平均数±标准差(±s)和数(n)和率(%)分别代表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验证方式分别使用t检验和x2检验法,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治疗方式的治疗有效率,中药组为92.0%,西药组为74.0%,两组差异明显(P<0.05),中药组有效率更高。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治疗前,评分分别为(23.19±4.89)和(23.17±5.12),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分别为(12.98±2.12)和(19.87±3.97),两组差异显著,中药组评分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 论

常规西药治疗方式可将低患者血压,但改善效果不明显。而中医通过改善患者的失常机体功能,可起到活血化瘀效果,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具有明显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优于西药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加活血化瘀重要汤剂治疗方式,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强对患者病情控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治疗方式下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差异明显,说明在传统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重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神经缺损状况,提高治疗水平。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中药组 100 23.19±4.89 12.98±2.12西药组 100 23.17±5.12 19.87±3.97 t-0.028 4.179 P->0.05 <0.05

综上所述,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汤剂急性期西药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