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2020-06-24 06:20陈勋陈志钦江广武吴学良彭晓容刘国江陈奕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罗非班瑞克神经功能

陈勋,陈志钦,江广武,吴学良,彭晓容,刘国江,陈奕双

(1. 普宁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广东 普宁 515300;2. 普宁市人民医院 临床药学,广东 普宁 515300;3. 普宁市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广东 普宁 515300)

0 引言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中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00 万人,其中脑梗死的比例较高,但截至目前国内外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还不尽如人意[1]。临床普遍认为阻止和挽救缺血性脑损伤,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区神经元,进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2]。本研究联合使用替罗非班与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希望通过脑血流灌注方面改善脑血管功能及脑细胞能量代谢,逆转缺血区脑组织的损伤,恢复脑细胞神经功能,为临床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治疗的20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联合组50 例,年龄52-77 岁,平均(64.6±8.9)岁,男59 例,女41 例,入院时患者NIHSS 评分(14.2±2.6)分。对照组50 例,年龄48-79 岁,平均(63.1±11.5)岁,男55 例,女45 例,入院时患者NIHSS 评分(13.9±2.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发病24 h 内入院治疗,且经CT、MRI 检查确诊脑梗死部位及梗死病灶大小。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300 mg/次,1 次/日,联合尤瑞克林治疗:0.15PAN 尤瑞克林(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与100 mL 生理盐水混匀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联合组同时给予替罗非班(鲁南恒康,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负荷剂量为0.4 ug/kg.min,微量泵泵入30 min 后,维持剂量0.1 ug/kg.min 微量泵泵入,持续48h 静滴;两组共持续治疗3 周。

1.3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21 d 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3]。

采用飞利浦Achieva3.0 MR 灌注成像检查,通过检测治疗前、治疗后21d 局部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观察两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状态的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对比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7 d 治疗后21 d联合组 100 14.2±2.6 9.4±2.7 6.5±1.8对照组 100 13.9±2.2 11.2±3.1 8.4±2.0 t - 0.881 0.319 -7.061 P - 0.379 0.022 0.000

2.2 两组患者的脑灌注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BF、CBV、MTT、TTP 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MTT、TTP 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CBF、CBV 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脑灌注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脑灌注指标对比

组别 n CBF(mL/100 mg)CBV(mL/100 mg) MTT(s) TTP(s)联合组 100 40.8±17.7 7.64±2.81 9.14±3.69 39.71±7.94对照组 100 39.1±18.0 7.20±2.03 8.17±3.21 38.89±7.86 t - -1.121 -1.549 1.410 1.373 P - 0.264 0.123 0.160 0.17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灌注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灌注指标对比

组别 n CBF(mL/100 mg)CBV(mL/100 mg) MTT(s) TTP(s)联合组 100 72.6±13.8 9.18±3.30 6.47±2.70 35.08±9.30对照组 100 64.5±15.1 8.08±2.52 7.28±2.55 36.10±9.63 t - 3.960 5.126 -8.572 -5.91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具有“三高”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4]。故而,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医学和公共卫生课题。

尤瑞克林由于能够开放侧支循环终止和扭转脑血流低灌注状态,选择性舒张缺血区微动脉,进而改善脑血流动力,已成为临床脑梗死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5]。替罗非班具有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 受体拮抗作用,可于血小板聚集的终末环节发挥直接作用,阻断结合纤维蛋白原配体,短时间内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而抑制形成急性不稳定斑块,改善血液微循环,恢复脑血流灌注,最终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6-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联合组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联合用药能够更有效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替罗非班与尤瑞克林联合应用能够从选择性扩张梗死区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及开放侧枝循环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脑血流灌注发挥协调和促进作用,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脑灌注指标对比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BF、CBV、MTT、TTP 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联合组的MTT、TTP 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CBF、CBV 高于对照组。该结果说明罗非班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改善脑灌注效果更好。替罗非班半衰期较短,的分子量较小,停药后短时间内血小板功即可恢复,具有较强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进而减轻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改善脑灌注损伤

本研究的不足是未进行安全性研究,但经过国内数据库检索[8-9],未发现替罗非班和尤瑞克林严重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未发现两者导致颅内出血发生率上升的报道,因此就本研究结果而言,说明替罗非班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较好,对改善脑灌注及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罗非班瑞克神经功能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敌人派(上)
敌人派(下)
替罗非班诱导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