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24 09:43何纯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外科麻醉康复

何纯芹

(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600)

舒适护理是指患者能够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感到愉悦、舒适,减少其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与痛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舒适护理能够给患者康复带来很多好处,将其积极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笔者对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院研究工作的106 例患者中,男性62 例,女性44 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1 岁~57 岁之间,平均年龄(32.8±5.6)岁。患者手术部类型分别为眼科、骨科等,麻醉方法为局部浸润麻醉、脊髓麻醉等。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指导并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配合麻醉和手术、介绍疾病基础知识、告知术后主要事项等。

观察组舒适护理方法:首先,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消除其治疗期间的陌生感和对未知事物的紧张、恐惧。介绍疾病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语言简练易懂、态度温柔,减轻或是消除患者对于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疗服务工作。其次,术中舒适护理。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需要控制在患者感到舒适的范围内,帮助患者摆放好手术体位,在保证患者生理功能的同时,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1]。最后,术后舒适护理。将患者送回病房,指导并帮助家属摆放好患者的体位,使其感到舒适;并且指导患者手术方法以及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患者舒适又不影响其康复为护理的主要原则。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即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以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

3 讨 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和模式,能够使患者内心产生愉悦的感受,大幅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可见舒适护理在患者康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临床上应积极将其运用在护理工作中,以便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端正自身的服务态度,关心患者疾病发证情况,使其感到温暖,使患者不再排除治疗和护理操作,降低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为顺利完成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2]。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不同治疗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焦虑等负性心理,使其积极面对治疗和护理;同时,舒适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护患双方形成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进而改善护理满意度。外科由于需要手术治疗,而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比较少,治疗期间很容易产生负性心理,加之术后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更加需要科学的护理措施。因此,在外科患者治疗期间,临床上可积极使用舒适护理,优化其整体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并且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在本次的护理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其护理满意度高达94.34%,并且其中有31例患者对舒适护理表示满意;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其满意度仅为77.36%,对护理满意的患者所占比例更低,仅为37.74%。由此可见,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从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舒适进行考虑,分别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尽量提高患者康复期间的舒适度,提升护理效果,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见,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进而推动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猜你喜欢
外科麻醉康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