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2020-06-24 12:51高正芬
考试周刊 2020年50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

摘 要:伴随着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关注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性的进行一些教学创新和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成果,探索出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启迪,使得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而数学知识正是逻辑思维的代表学科,且抽象的知识更便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意识,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由于知识点繁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这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知识学习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此时,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切实的培养,并且教师的引导不够明确和有效,那么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将会大打折扣。现阶段,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缺乏重视程度、缺乏创新意识,甚至有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并不十分让人满意。因而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问题和现状,我们开展正式的探讨。

一、 关于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一)缺乏重视度

当下小学教务管理过程中,仍有不少小学并未重视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依然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工作,觉得教师只需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只管跟着教师的教学路线走便可,并未致力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与学生也未形成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能力的培养工作而言,没有保持高度的关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选用也是如此。没有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地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忽视了实事求是的相关原则。因此,缺乏重视程度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之一。

(二)缺乏创新度

创新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断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创新也是学生学习不断取得进步的根本性保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来应当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在进行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改进的过程中,要切实突出创新的主题和主旨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却对此并不十分感兴趣。当下高年级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未获得明显提升,究其原因还是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未能抓牢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高年级学生所进行的数学自主学习对于他们的要求是极高的,对于教师也有相应的要求。首先就是需要由教师进行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情况。对于那些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自主学习意志的学生,要求教师不断地给予鼓励和关怀,从而帮助他们尽快地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要求下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和思想上的成熟。但是,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有一个顽固性问题就是当下高年级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探究欲望低迷。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抛出问题,仍有不少学生习惯性地等待老师公布答案,不会自主探求答案。

二、 关于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建议

(一)提高重视度

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力度。鼓励数学教师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对于研究的要点内容和重点内容进行不断的探索。只有教师首先提高重视程度,学生才会逐渐地提高对于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程度。小学低年级学生相对而言缺乏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情况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将这种情况逐步地显现出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努力提高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国内小学均要提高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尤其高年级学生,并以此列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中,长此以往方能激起师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观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提高创新度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探索改革创新之道,便于有效吸引高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展开自主思考和探究。例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中,老师在普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相关知识时,可通过实物模型进行教学活动,通过直观形象的授课,教会他们掌握基本概念、求面积以及求体积的方法,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學,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立体构图,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物件有哪些。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计算这些实物的面积与体积,如此便可把抽象的数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直观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通过类似的这种创新型的表达和创新型的思考可以让更多的小学生不由自主地跟随着教师进行积极的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因此,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对于创新的力度进行更进一步提高,探索更细心的表达方式、探索更新奇的数学知识、探索如何让学生更加迅速地走入到数学学习的状态中来,从而可以更好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更多的学生提高对于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力度,提高学习创新、知识创新的力度,从而为个人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是提高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才能防止遇见问题便退缩等结果的行为出现。例如《质数与合数》的教学,数学老师给出一系列数字让同学予以分类,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此时学生应当联系所学知识尝试自主思考,依据教材描述的概念以及老师的讲授予以分类;也可通过小组讨论交换想法,拓展学习思路,促进他们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程度以及探索程度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探索出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水平。同时在加强双方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密切双方之间的联系,加强双方之间的互动频率,为教学效果的显现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关于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

(一)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通过情境教学的运用能更积极地提升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高涨并激发出自主能动性,实现主动学习的效果。例如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百分数》的教学,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几种常见的百分数10%、20%……100%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思维也随之对知识点进行探索,此时教师再拿出学生在商场常见的几种商品并用便签纸写上一折、二折……九折,然后问学生这些折扣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要怎么计算折后的价格?将学生带入到预先创建好的情境中,使学生思维再次得以调动,学生在回答时前面的疑问很容易答出,但后面的计算却含糊不清,偶有算对也是家长教的非正式算法,并不确切明白折扣所代表的百分数,随后教师便引入两者的对应关系,学生便豁然开朗,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计算公式理解折扣与百分数的关系时,教师再将这个游戏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互相选择几种物品并写上折扣让对方计算,算准后便如同买到这种产品,看看谁最后得到的商品最多。

(二)通过学习空间的提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展现“放下”的精神,将课堂的部分时间完全给予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自主探索与掌握,并在探索求证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的进步与热情的提升。例如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图形的运动》的教学,教师在对知识点讲解后,让学生拿出一张方格纸,并剪下一块作为图形,然后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知识意义在大方格纸上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概念进行探索,放大与缩小让学生自己想出探索的办法,教师随后将课堂交由学生手中,只在一旁观察而不参与,学生会自己进行主动探索并发现其中的乐趣,这种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的做法会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并在无压力的环境下充分释放思维进而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加强合作意识来迅速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沟通与协作、交流与互动这都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迅速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在其他人的帮助和影响之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迅速的培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大大的增强,从而面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再是如以往一般消极躲避,而是主动出击,积极解决,和小伙伴们一起进行积极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局限于自学,也可从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中提升,人类作为群体动物离不开集体,伴随科技的进步任何一项大型活动都需要团队的力量共同协作完成;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合作意识,多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知識的获取需要同伴给予不同的思维才能获取更广阔更丰富的知识,构筑出自身更广阔的知识体系。例如《统计与概率》的复习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利用最短的时间调查出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制作成图,学生要想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势必需要学生间彼此进行合作,也正因此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加强。

(四)开展教学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以及帮助,并且希望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学习效果,本身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同时这也是可以加以运用的。如果教师可以对全体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将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率,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有的数学教师在讲解关于圆形的面积相关知识的时候,往往就会开展综合性的教学评价,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难度较高,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如果学生没有对此进行细致的学习,那么会对下一阶段圆形面积应用习题的解答以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产生负面的影响。此时教师通过将学生划分成相应的评价小组,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体制之内进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对于其他人的表现情况给予更多的肯定,对于自己的表现情况则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然后教师会在课堂上对于各个小组的评价活动以及实际探索活动给予相应的肯定,指出相应的不足,并且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会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更加积极的效果。

四、 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以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材编排都应为此进行服务,进而培养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小波.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22):31.

作者简介:高正芬,甘肃省临夏市,甘肃省临夏市新华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析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应用策略的提出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