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村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06-27 13:05王明严
物流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物流业海南

王明严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1 引言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新零售商业模式的普及化,农村电子商务业务量不断增加,农村物流配送需求也随之增加。作为国民经济动脉的物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各地区都将物流业设为其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物流业发展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高质量的城乡物流配送,它将影响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成败。农村物流发展将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路径。“农产品上不去”、“工业品下不来”是当前农村物流的两大“痛点”,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物流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配送需求、运作效率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缺失及物流人才支撑不足等[1],其次,农村物流市场散乱规模小、信息技术落后、配送体系不完备、意识薄弱等因素阻碍着农村物流的发展[2],尤其是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网上购物热情,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3]。

2 海南农村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海南物流业发展态势

自2015年海南省贯彻落实“海南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以来,该省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物流发展。由表1可知,2019年海南省物流业主要指标呈现快速发展,农产品物流总额增速达到8.9%,农产品物流需求增幅明显;邮政快递增速更是达到15.32%,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如此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海南物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乡物流配送带来严峻的挑战。

表1 2016-2019年海南省物流业发展数据表(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海南省发展改委发布的2016-2019年度物流发展运行报告整理得到。

2.2 海南农村物流配送现状与问题

从宏观数据上来看,海南现代物流业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农村物流差距更大。为了准确地了解海南农村物流发展现状,笔者以海南常住居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农村物流发展状况一手资料,进而对其统计、归纳、分类、分析,以发现当前农村物流配送中的问题所在,剖析出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探索有效的发展之策。

从回收到手调查问题中选出560份有效问卷,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目前海南农村物流只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存在有较多不理想之处,距离高质量、高效率物流配送的要求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本次所调查的560份问卷中,73%以上的是乡村消费者,城镇的只有近27%,能够准确地反应海南农村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1)在被调研的对象中,近60%的农村居民每周至少有一次网购,对高效、高质量的物流配送需求迫切。新农村建设虽然已经基本完成村村互联的乡村公路建设,但仍存在少数断头路或质量较差的乡村道路,在质量较差的道路上运送新鲜水果或蔬菜极易导致货物坏损率增加,同时物流配送时效也大大降低,配送时间7d以上的近7%,有近60%的消费者认为物流时效低,无法满足居民对高效、高质量物流配送的需求。

(2)在被调研的范围中,78%以上的地方已设有小型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站点,基本满足大多数农村消费者领取快递的需求,但仍存在近22%的地方没有设置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站点。再细细探索这些小型“最后一公里”配送站点发现,基本全是村庄小商店代理,并非物流企业设置的正规物流配送点,这些配送站点没有固定的营业时间,开门时间有限,无法提供如同快递柜全天24h的取件和寄件服务。另外,这些配送代理点还要向取件人收取1-2元/件的服务费,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生活在没有设置配送站点的消费者如若要取件或寄件,则需要自己跑到几公里外镇上的物流配送网点去办理,这种类型的取件或寄件虽然不需要支付“代理费”,但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和一定的交通费。

表2 海南农村物流配送情况调查统计表

(3)在被调研的范围中,有8%以上的区域存在无线网络覆盖不到,信号较差,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业务操作。

(4)在被调研的对象中,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近37%的消费者已经享受或正在享受此种服务,这一情况将直接导致消费对物流配送服务的满意度下降—很不满意的消费者比例占近19%,近60%的消费者认为物流配送服务有待改进,仅有不到22%的消费者给出比较满意的评价。

2.3 问题分析

(1)从现象的层面上看,导致海南农村的物流配送的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状况差、网络覆盖不全及配送站点设置不够等问题非常普遍,尤其是偏远农村和山区,多数村与村之间、村镇之间还没有水泥路或沥青路,海南雨水偏多,雨后的道路泥泞坎坷,快递小车不易通行,由此导致货物长时间积压。海南农产品中新鲜瓜果、蔬菜所占比例较大,这些农产品在没有冷库设置的规模较小的物流站点内存放、包装、配送,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能够很快转运到冷库,一旦遇到阴雨天,道路交通不便导致不能及时转运,这些农产品很快就会变质,损耗数量增加,物流成本增加。

②缺少现代物流配送所需的信息平台及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正常运行的基础支撑,是提升物流配送效率的基本保障。信息平台缺失导致无法进行高效的物流业务组织与运作,信息不对称引致物流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③市场不规范,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制,导致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农村物流配送代理点基本都是农户,他们在从事代收代存快递、货物的业务之前并没有经过物流企业的正规培训,因此也就缺少物流企业管理意识,易导致他们只为赚取临时的眼前利益而损坏企业形象。

④物流配送服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水平低下,服务态度不好、积极性不高,给消费者带来不满意的消费体验。

(2)深层次原因。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存在。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宏观经济水平低下,无法支撑高质量物流配送的需求。宏观经济是行业发展的支柱,宏观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到位,电子商务普及率高;同时,宏观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市场自由度高、营商环境相对较好,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从而快速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物流业的发展。

图1 2009-2018年海南与广东、上海及浙江的人均GDP的比较

由图1可以看出,四个地区中,从2009年到2018年的10年间海南省人均GDP一直是最低的,且差距越来越大,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是海南省的2.6倍,浙江省的人均GDP是海南省的1.9倍,这样的经济水平差距直接决定了海南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

②人力资本水平低下,无法满足高质量物流配送的需求。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区域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从业人员基本素养低下,其服务意识及服务态度也就达不到消费者的期待。目前,海南农村物流配送人员大多只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因为农村物流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不具备人力资源的培养能力;作为乡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站点的农户代理同样也不具备物流配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由图2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8年的10年间海南省人力资本水平排在四个地区的最低位,而且明显看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且不在一个级别上,由此也就很易理解为何海南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的满意度还不到22%的问题。

图2 2009-2018年海南与广东、上海及浙江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比较

③物流专业人才匮乏。2018年海南省物流高水平人才较为匮乏,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5.75%,初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7.59%,物流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技能水平总体偏低[4]。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深层次原因是人们对物流业的认知还处于初级层面,他们通常认为到物流企业工作就是做“快递小哥”或“仓库搬运工”,所以他们非常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物流专业,报考的生源量不足也就导致本地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较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目前,海南省20所高校中仅有8所院校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每届毕业生数量有限,且有近四成的毕业生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物流发达地区发展。社会物流专业培训机构少之又少,缺少物流行业岗前培训机构,这是导致海南城乡物流配送人才紧缺的直接原因。

④城乡物流流量不对称。海南农村的热带农产品中新鲜水果比例较高,而热带水果的运输不同于一般货物运输,不仅需要有专门的冷链运输工具,还需要有冷链专业技术人员,小型物流公司无法达到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大型冷链企业运力及冷库储备能力有限,从而致使农村的农产品出运难,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做城市到乡镇的单向物流配送。因为这些物流企业的反向运输量非常少,农村居民居住地又非常分散,物流企业配送点通常只设置到乡镇,乡镇到乡村的配送只能委托农户代理,农村消费者基本享受不到门到门的服务。

3 推进海南农村物流发展的策略建议

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当下亟待解决的农村物流问题是“补长补缺”农村物流发展的“短板”,通过制度创新及技术创新提升农村物流配送服务质量。

3.1 构建乡村互联互通物流交通网

目前,海南已基本完成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中规划的“田字形”高速公路运输主要架构[5],与原有省道和县道相联,辐射乡镇,基本形成岛内城乡物流配送大通道网络。但由乡镇到村及村与村之间的物流运输道路依然较差,个别A镇到B镇要绕道县城才能完成货物运送,没有直达道路,很多村与村之间还是泥巴路,这些泥巴路在雨后要等较长时间才能正常通行,甚至有些自然村之间没有顺畅的泥巴路联接,这种状况也就难以形成镇镇、村镇、村村互联的乡村互联互通物流交通网,给“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规划带来较大难题,物流成本增加。构建乡村互联互通物流交通网是破解农村物流配送“痛点”的关键。

3.2 完善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设备,拓展物流配送中心功能

海南目前已经布局建设物流园、配送中心及末端配送网点三级农村物流配送节点,配送中心节点设在县城,末端配送网点设在镇上,但这些配送节点上的设施设备还不完善,很多还是传统物流操作所用的设备,不适应现代物流和智能物流的发展需求,从而使物流配送节点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3.3 扩大网络覆盖面积,加强网络信号强度,消除网络死角

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业务必须要有安全、快速的数据传输,而海南农村还有近10%地区的网络信号较差或没有铺设网路,无法进行电子商务。所以,应增加农村地区的电信网络基站、提升网络速度、降低网络费率,消除网络信号盲区,提升电子商务水平。

3.4 搭建“惠农”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网络资源为基础,融合农村邮递站、供销社及“三农”服务站,共同搭建农村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和调动农村物流资源,加强物流信息的有效应用与管理。

3.5 加快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随着智能物流的推广和应用,农村物流管理必须要有具备物流智能化操作能力和运营能力的高端技能复合型人才。本地高校物流管理或相关专业应定向培养面向农村物流管理和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尤其应注重热带瓜果、蔬菜及海鲜类农产品的存储、运输所需的冷链运作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同时,可以通过政策导向,吸引出岛求学的高校学子返乡创业,带动乡村物流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物流业海南
“地铁+电商”模式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海南杂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优化策略分析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