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林产品物流实训基地建设

2020-06-27 13:05龚翠英王永富
物流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林产品产学研我院

龚翠英,王永富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1 实训基地概况介绍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创办于1956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管辖的林业类行业学校,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治区特色高校、广西珍贵乡土树种良种培育中心、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同时也是中国物流学会会员单位,是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林业类高校示范性实训基地是我院在林业科技推广模式探索工作中,根据区域林业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优势学科,建在区域产业核心地带、面向“ 三农”开展科技服务与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有效地将“产”“学”“研”有机协同,是实现生态育人的重要阵地。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为广西高校特色专业,物流实训基地为自治区财政支持的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我院物流产学研基地于2012年被中国物流学会授予“林产品物流产学研基地”称号,并于2016年通过中国物流学会复核,继续被列为第六届第一批产学研基地。基地依托我院强有力的生态林业特色,充分利用我院专业优势,开发校内外优质资源,坚持“校行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建设成效显著。

“行业引领,生态特色,协同创新,知行合一”是我院物流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理念。基地凸显林业行业特色,立足广西林业经济发展,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同时不断进行创新融合,培养服务广西地方经济的、本土化的林产品物流特色人才,促进广西林业行业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推动广西林业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进步。

2 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林产品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2.1 以校产学研为主线的林产品物流基地建设

2.1.1 依托基地校内外资源,推动多专业融合发展。基地依托我院强有力的生态林业特色,与我院园林、林业专业以及生物技术中心合作,不断探索林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林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林产品物流特色课程体系,开设了《林产品流通加工》、《林产品检验与养护》、《林产品营销》、《林业会计》等一系列以林业为特色的专业课程。

依托学院教学实验林场、生物技术中心、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园林公司、君武森林公园等校办企业,跨院系引入我院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及中草药栽培技术等优质特色专业,发挥物流管理专业群综合效应,校内企业及林业相关专业提供各类优质林产品资源及林产品流通加工、包装、检验养护等相关技术支持,经贸类相关专业构建电商平台、开展营销活动,管理物流成本,专业群核心专业物流管理完善整条林产品物流供应链环节,建设林产品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1.2 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对林产品物流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详细分析企业对各层次林产品物流人才需求、企业对林产品物流的岗位需求、企业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需求。在现代物流职教集团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建委”)的专家、学者指导下,依据市场调研明确专业定位,再根据专业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既符合行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又结合广西林业行业发展需求,体现我院物流管理专业 “依托林业、立足广西、服务全国、面向东盟”的人才培养特色。

2.1.3 构建“三平台,精方向”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化。以林产品物流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典型物流任务为驱动,以林产品物流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对林产品物流典型工作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围绕《林产品流通加工》、《林产品检验与养护》等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具有生态林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形成“三平台,精方向”课程体系。“三平台”是指学生培养由低到高三个层次平台,分别是基础素质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技能平台,“精方向”是实现就业方向的精准化和学生培养方向的精准化,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

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使其更适应林产品物流人才培养,加速广西林产品物流特色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1.4 积极开展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工作,深化校企协同育人。2019年成功申报成为国家首批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依托产学研基地,积极开展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把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以此建设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证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人才的精准就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院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与京东物流、顺丰速运、速尔物流等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如“顺丰班”—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与企业深度合作,以企业的名字来命名班级等模式,实行双主体办学,校企双方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融合等方面共同研讨,推行阶段性课程实训项目,形成了校企优质“双课堂”,即根据企业项目和教学项目在校内校外基地灵活组织教学,学生在校内校外两个课堂交替学习,校企共同完成职业素养、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促进专业与职位、课程与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衔接。实现校企人才输送零对接。

2.2 以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为主线的实践探索

2.2.1 服务地方政府,建设决策咨询智库。深耕政策研究,为政府行业决策提供参考。2018年,罗掌华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的专家建言《广西生态文明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获得广西自治区政协主席蓝天立同志的批示;2012年,王永富教授作为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参政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和柳州市政协委员,撰写的提案《关于加快广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得到时任广西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批示。

2.2.2 服务林业行业企业,以专业实力深度对接市场。基地团队老师承担了广西国有维都林场、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等单位物流人员进行了专业技能提升培训。

依托学校技能鉴定中心,开展多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包括助理电子商务师、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助理物流师考试等,参与培训鉴定人员1 588人,通过1 019人。

2.2.3 服务社会,打造生态电商物流园。我院连续三年共派出6人次教师担任来宾市金秀县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及脱贫工作队成员,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其中物流专业有一名老师被评为“来宾市2018年度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其事迹被广西卫视全国首档美丽乡村公益节目《第一书记》播出。

打造的“生态电商物流园”被柳州市评定为市级众创空间;基地已成为柳州市柳北新区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窗口,为柳北生态新区政府的招商引资和地区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4 积极开展生态林业课题研究,提升基地产学研实力。基地承担了广西社科规划课题1项、国家林业局课题3项,广西林业厅委托项目3项,区教育厅教科科研课题19项,项目经费超过100万。出版专著《生态育人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主编8部教材;发明新型实用专利1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近10篇。

3 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林产品物流实训基地合作模式的实践

3.1 结合区域行业需求及学院办学特色,创新专业建设理念

广西是林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以林产品为主的商品材约占全国总量的1/7,居全国第一。随着广西森林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产品流通过程中储藏、加工环节处理不到位,林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而我院为自治区林业厅,教育厅管理的自治区示范性院校,以林业及林产品为主要特色。因此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结合广西区域林业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依托我院自身专业特色优势,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以林产品物流为主线,贯穿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既符合专业培养要求,又满足广西林业物流人才的需求。

3.2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夯实产学研基地校内外合作平台

在产学研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基地稳定持续发展,还应规范基地运行长效管理机制。因此,基地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内外专家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基地运行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制定基地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政校企行专家共同制定以林产品物流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实施校企互兼互聘,并确立聘任约束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实施目标考核机制、素质培养机制;规范基地运行管理等。

3.3 增强校企双向互补,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

以基地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管理平台,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推进“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校内基地生产化”通过三方面推进:一是引入校内企业,提供生产实训载体;二是与林产品相关专业融合,以提供林产品相关技术;三是利用专业群综合效应,多方联动,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生产实训平台,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也通过三方面推进:一是学生通过阶段性课程实训将课堂搬进了企业,在企业真实环境中掌握岗位技能;二是通过校企共建相关制度化,为专任教师走入企业、行业,承接横向课题,提供决策咨询、市场调研、培训员工等提供机会;三是邀请企业高管、高技能人才等进入课堂,承担专业课程。

3.4 构建基地校企合作利益链,提升合作深度广度

学校强化企业的内在需求,尤其校企双方要不断挖掘林产品行业的需求,寻求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形成校企共同的利益链。不但要积极征求企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可以通过为企业培养人才、岗前培训、技能考核、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等提供服务的方式,与企业在实训基地、师资结构、合作办学、就业市场、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5 拓展优质校外基地,提高企业人才质量

截止2019年底,我校共建有稳定校外实训基地27家,其中2019年新增9家。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不但能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提升社会影响力,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各种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中长期人才储备需要,切实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4 实训基地下一步建设重点

第一,加强基地研究力量建设。大量吸收林业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加入到我们的团队,共同培养人才。第二,在人才培养方面持续进行改革。贯彻国家职教改革方案,推进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工作,并探索“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有机融合机制;重视与需求和行业接轨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工作,特别集中精力做好优秀企业案例、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的建设。第三,在科学研究中关注广西地方政府重大产业需求。第四,借助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和广西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平台;提升广西区内、外交流水平和学科声誉。

猜你喜欢
林产品产学研我院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林产品供应链研究综述*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我国首部地方性林产品名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