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营造高效课堂的技巧

2020-06-27 14:06韩兵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预设观点趣味性

韩兵

数学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顺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平等地对待优等生和差等生,细致地分析新课改的要求,了解新课程的教学特点,了解新课程的重难点和精髓。这样才能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小学数学老师要学会营造数学教学技巧,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想尽办法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汲取知识的前提,因此,营造高效率的课堂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笔者在深度反思了数学课堂教学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通过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情境能够加快人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获取。”课标强调,在上数学课时,老师应该有所准备,刻意地去设置趣味性十足、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以此来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并不是存在于书本中的知识,它存在于我们实际的生活中。举例而言,为了提高《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圆的特性和知识点,经过仔细思考,我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显示了各种车辆,并抛砖引玉地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汽车、火车、飞机、自行车、平衡车等这些自然交通工具都设置有轮子吗?而且为什么这些轮子设计成圆形呢?”“把这些轮子换成三角形、正方形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通过这样贴近日常生活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感触,了解数学的妙用和趣味性,明白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贴合现实的情境教學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在那堂课中,学生被我的问题所吸引,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三角形滚动很别扭,一高一低,太动荡;有的说圆形更漂亮美丽,运动得更快;有的说正方形、长方形遇到的摩擦阻力较大……针对学生的回答,我通过课件演示的途径来一一检验学生的观点,这样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也突出了圆的特点和知识点,并将圆与正方形、三角形等进行对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点,让学生得到全面学习。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把握预设和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为了保障数学教学的高效性,需要细致地预设环节,只有用心的预设,才会出现美丽的生成。生成应该随机应变,即兴创造,让学生的观点、思想、感悟在课堂上交流、展示。有效地结合预设和生成是一种较难掌握的艺术,但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取决于你能预见多少课堂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细节,而是取决于你能否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形,在学生无法察觉的情况下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所以,掌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掌握好两者之间的量度,就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举例来说,在引导学生学习《线段、直线和射线》这节课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三线”,然而有一位学生突然说道“知识是直线”,这个答案最开始让我猝不及防,但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思路,紧紧围绕该学生的个性观点展开深入探讨。我询问全班同学:“对于知识是直线的观点,同学们认同吗?”学生1回答道:“老师,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我认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直线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两者可以等同。”学生2却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知识虽然是无穷无尽的,但总有一个起点,例如语文的拼音,数学的1,2,3等数字,这都是知识的一个起点,所以他认为知识应该是一条射线。还有一位学生否决了前两个观点,他大胆说道:“对个人来说,知识是有限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不可能永远存活,因此每个人学到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所以知识就像一条线段。”这堂课让我记忆犹新,学生也觉得趣味十足,争论不仅让他们知道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更了解了知识的特点,开拓了思维。我的临场应变,生成了一个开放、轻松、自由的课堂,学生紧扣主题,在知识的海洋畅所欲言,打开了思维,加深了理解,而且适当接触了思想教育,这堂课也展现了知识的魅力与人性的光芒。

三、营造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的数学课堂

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普遍存在于实际生活当中,数学知识并不是空泛的理论知识,而是非常实用的知识。如果学生能够知道数学时刻陪伴着我们的生活,就会了解数学的魅力,刺激自己的学习欲望。想要营造出理论与知识紧密相连的数学课堂,就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切入,创设趣味性教学活动。趣味性教学和情境式教学是有区别的,有些情境式教学虽然也能结合理论和实际,但其课堂氛围更为严肃,目的性更强一些。而趣味性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其课堂氛围更加自由活泼。上述提及的《圆的认识》趣味性还不够强,其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趣味性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举例来说,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节课的内容时,笔者就设计出了趣味教学情境。我一开始根本没有提及教学内容,隐去了原来的事件。我购买了几大瓶可乐,让学生自由分配饮品,然后比较学生获得的饮品多少,潜移默化地植入按比例分配。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趣味性教学,既能让学生品尝到美味的可乐,又学习了比例知识,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那节课后,学生爱上了我的数学教学,还时常透露出再一次“边学边喝饮料”的渴望。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更能培养学生积极求真、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猜你喜欢
预设观点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观点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