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0-06-27 14:06李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钟表思维

李娜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板块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的一大突破,这类课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综合与实践”板块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难度比较大,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它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下面,本文将从四种教学形式入手,对于小学“综合与实践”板块的内容进行论述,并为小学“综合与实践”板块的具体教学方法提供几点思路。

“综合与实践”板块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究性学习的机会,使小学数学更具有趣味性和全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以课本为基石,融入生活常识或是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

一、渗透数学思想,自主建构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辅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向学生渗透数学的逆向思维和辩证思维,让学生在数学模型中体会数学思想的脉络。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都得到了锻炼。教师在选择模型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达到全面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节课时,学生需要从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入手,认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因为角度的不同而改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一个数学模型,从实践的角度探究观察物体的方法。学生首先绘制了一个流程图,将探究问题的步骤进行了设计。学生将一个不规则物体摆在桌子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站在桌子的四个方向,将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象绘制下来,然后四位同学调整方向,继续进行观察。四位同学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象也不相同,并且调换位置以后,学生观察到的图像有了重叠的地方,这也进一步从反方向验证了学生的结论。

在设计探究性课题流程的过程中,利用建模方法设置探究步骤,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探究性课题的熟悉程度,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探究步骤,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设计模型的过程中,还可以实践数学的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使学生获得数学思维锻炼的机会。

二、强调动手操作,经历过程

“综合与实践”板块中的动手操作部分,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学生的数学体验更为丰富,加深学生对于事物的印象。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思想中的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按照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开展操作,使学生经历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统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例如,在图画故事《小松鼠摘松果》中,小松鼠每天要从树上摘一些松果储存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图片上数出小松鼠摘取的松果数目。学生数出第一天小松鼠从树上摘取了7个松果,第二天摘了8个,第三天摘了9个。然后,教师可以引进统计的概念,让学生在教材的空白条形统计图上涂出相应的松果数目,对小松鼠的成果进行统计。学生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填涂,从视觉上获得统计过程的感性印象。大部分同学可以根据横坐标指示的天数和纵坐标指示的个数进行表格的填涂。学生经过观察,还可以发现小松鼠摘松果的成果每天都在增加,呈上升的趋势。

由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教师可以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性比较大的课程题目,让学生经历数学过程,并且可以采用多种色彩、多种形式的教学,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元素的印象。教师还需要保证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合作与交流,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三、创建生活情境,激活思维

创设生活场景可以为“综合与实践”板块提供新的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暂时脱离课本,在生活场景中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构建贴近生活实际的场景,给定学生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这些生活场景中自由发挥。生活情境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学生专注于课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生活场景,熟悉钟表的读法。为了让学生熟悉12时钟表的用法,教师可以用图画表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早饭、午饭和放学时间,并在旁边画上钟表,让学生读出图片场景对应的时间。学生读出早饭时间为7:00,午饭时间为11:50,放学时间为4:50。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的钟表,让每一位同学都来尝试根据图片展示的不同场景,拨一拨表盘,调出不同时刻表示出来的钟表时间。学生对于课上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生活化的场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生活场景中调钟表和读钟表的双向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双向思维,还使学生获得了钟表应用的学习体验。

利用生活场景开展综合与实践板块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还使学生的思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生活经验,并且,通过对生活场景和数学知识进行双向转换,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参与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采用社会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展开“综合与实践”板块的教学。学生在開展社会实践的时候,可以参与社会活动中,自主感受和交流生活中的数学,并且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计算。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小组学习的快乐,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更加专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人民币这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辨认人民币图片的方式,熟悉人民币的面值和读法。然后,教师让学生在跟随家长到商店和菜市场的时候,记录几件商品的价格,开展对人民币的熟悉训练。在课堂上分享时,一些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文具店的记录:一块橡皮的价格是5角,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5元,也就是1元5角,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25元。还有一些学生分享了自己独自买菜的经历:用3元到菜店买菠菜,一把菠菜的价钱是2元3角,收到了7角的找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关于人民币的经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人民币面值,还可以使学生初步得到对于人民币计算的印象。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很多的数学体验,体会到数学实践的乐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了解,从而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从生活场景、社会实践及构建模型等多个角度入手,设计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参与度,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以期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钟表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