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模式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研究

2020-06-28 07:58赵新华叶秀芬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创校企协同

赵新华,叶秀芬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哈尔滨 150001)

1 双创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现状

1.1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性质课程

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到现在,校企协同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三种经典的模式,比如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校企协同创新教育;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浙江大学为典型代表的提倡校企协同创新知识和技能培养与实践的教育模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于创新类的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教育、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浙江大学开设了个性科目技术创新管理,哈尔滨工程大学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理论与实践、创新创业领导力等课程。同时,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平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还开设了综合性设计的课程题目,如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题目就包含了传感器知识、电路知识、计算机知识;机械专业课程设计的项目涵盖了结构设计、力学分析、可靠性研究、机械制图等综合知识。双创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总体、直观的认识,能够为后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知识保障。

1.2 建立双创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协同合作

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对“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期待与要求,坚持以创新为主、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研究型一流人才。国内高校都已陆续开展双创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及筹备工作,并设立了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教育部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共遴选出首批50家“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能够为跨学科、跨年级的综合型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基地。要搭建线上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互联互通的智慧化服务模式;要构建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基地,促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要推动建设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大学生校外实践育人基地,为创新创业实训提供条件及资源。

1.3 利用OBE理念对双创人才进行成果导向教育

通过总结国内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并围绕OBE理念,即遵循成果导向教育对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基于OBE理念,从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开放化多课堂系统和实践创新培养体系三个维度对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进行构建。明确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标准和毕业要求,培养学生输出创新性、自主性、探索性和协作性学习能力,使之既能支撑校方培养目标的实现,符合国家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双创模式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程

2.1 在开设双创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加国际比赛

以校内创新团体、实践能力训练平台、综合实践双创课程为依托,以参加竞赛获得的成果为考核指标,激发学生取得成果的热情与动力。学生完成一个双创项目相当于做了一次总师的工作。从设计环节开始就要有全面视野,结构、控制、可靠性、材料、包装运输,每一个细节都要充分考虑。一个双创项目也是一个多学科知识运用的典范,使学生能够打开思维局限,开拓视野。双创项目为总师级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的总师级思维。可通过国际大赛项目与国际知名大学进行交流,掌握行业动态,开拓思路,增进同行间技术交流,培养高端人才。

2.2 实现企业文化和实践生产知识的渗透,为人才快速走出校园发挥作用

以竞赛方式实现企业文化的提前渗透,选择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在现有企业中设立孵化创新人才基地,接纳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依托校内创新协会,通过双创项目在高校内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初选。完成企业协同培养之后,需要提炼出一套结合企业具体项目、配合企业专业需要,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适合学生完成的新科技比赛项目,让学生将在企业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反哺,实现高校在人才培养阶段就进行企业文化的渗入。通过创新型创业基地的运转情况和对学生的培养情况来反馈学生成长信息,总结经验,完善培养方案,缩短人才成长周期。

2.3 整合资源,建立双创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流程

结合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求提出了采用基于创新创业的校企协作人才共同培养方式。与创新型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依托创新协会相关课程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创新创业比赛进行人才选拔,之后通过创新型企业对选拔出的人才进行联合培养。通过校企协同培养考核的学生在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创新创业型企业工作或由相关企业出具推荐信和成绩说明等进入其他企业,人才培养流程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基于双创型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流程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清晰了人才培养的步骤,使人才在校期间就了解行业动态,参与企业项目工作,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

图1 创新创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流程图Fig.1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training process in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3 结语

本研究提出的依托创新创业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以往校企协同培养过程中人才进入企业后融入周期长、发挥作用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还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开展双创人才培养能够发挥高校的人才储备优势和企业的工程实践优势,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双赢。双创人才培养流程及人才选拔方式为全方位、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双创校企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