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佛教音乐研究

2020-06-28 09:37邱炳芝蒋卓原李倩瑶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展过程问卷调查保护

邱炳芝 蒋卓原 李倩瑶

摘 要:佛教音乐指的是佛教用以阐明佛理弘扬佛法的佛事音乐,也可以指世人创作的歌颂佛教的音乐。本文以昆明圆通寺及盘龙寺为例,从佛教音乐的发展过程、分析问卷调查、佛教音乐的现状、佛教音乐的保护及传承几个方面对佛教音乐进行研究。

关键词:佛教音乐;发展过程;问卷调查;保护;传承

前言

佛教音乐,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佛教音乐在中国起源于山东的鱼山梵呗,鱼山梵呗是中国最早的梵呗。

一、概况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的发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积淀、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深厚的佛教教义,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汉传佛教音乐是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后应运而生的,为“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诵佛”作用。汉传佛教音乐作为佛教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既是佛教清规、仪轨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佛教与汉族文化融合的产物,这种环环相扣的关系造成了汉传佛教音乐的诸多特殊性。昆明圆通寺与盘龙寺就是属于汉传佛教。佛教音乐一开始并不是汉族人创作的。后来,佛教的传播被中国当地的百姓接受,佛教音乐中也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所以,汉传佛教音乐既有中国民族民间音调,也有西域的民族音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在大陆社会迅速扩大,佛学研究成果斐然,其中,佛教音乐方面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中国汉传佛教音乐,从传承的乐谱和口碑资料来看,大多将佛教音乐中的声乐部分称为“禅乐”或“禅门”;将佛教音乐器乐中的管弦乐部分,特别是笙管乐部分称为“音乐”或“音乐门”;将佛教音乐中的打击乐部分称为“法器”或“法器门”。

二、云南佛教音乐的发展过程

汉传佛教,又可以被称之为“汉语系佛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语中所说的佛教,一般仅仅指的是汉传佛教,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佛教”一词,实际上指的是狹义的佛教,因为汉传佛教弘扬的是大乘佛法,在中原地区相比于其他派系的佛教而言其影响力相对较大,并且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且大小兼修,以显宗为多,这都和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一般狭义地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佛教"仅仅是指汉传佛教。我们这里所研究的盘龙寺和圆通寺就屬于汉传佛教的派系。

隋唐时期,汉传佛教音乐进入传播和发展的顶峰时期,这时期汉传佛教传入云南。云南对外没有海路可通,而陆路与印度的交通则受阻于高山深谷和复杂多变的气候。因此佛教传入云南晚于中国内地、沿海和西藏,主要原因在于云南和印度之间的交通十分困难。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年(714年),南诏国王盛逻皮遣宰相张建成向唐朝入贡通好,得唐玄宗厚礼相待,并赐给佛像。张建成过成都时学习佛经,回到云南后开始传播汉传佛教佛经。

元代随着政治经济重心向滇池地区转移,昆明的一些僧人到中原去求法,带回了禅宗,并在昆明各处兴建丛林宣讲禅宗。

明清两朝统治者打击密教,扶持显教,密教只得退到丽江、中甸、大理周围的一些县及边远山区。在昆明则是大乘汉传佛教占了主导地位,其中信奉大乘佛教的寺院就有圆通寺和盘龙寺。

进入近代,受战乱、政治环境的影响,云南佛教音乐在动荡中艰难维继,虽然在建国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后来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完全停滞,大量佛教文物包括音乐资料被毁,云南的佛教音乐活动完全停滞,这可以说是佛教音乐发展的历史最低潮,直至改革开放之后云南的佛教音乐才得到了复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佛教音乐有着愈发通俗现代化的趋势,并且出现了大量的佛教音乐制品,云南佛教音乐得以重新步入正轨而发展至今。

三、人们对云南佛教音乐的了解

为了了解当今时代人们对云南佛教音乐的了解程度,我们专门针对圆通寺和盘龙的游客和我们身边的朋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如下: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调查的81人中女性占大多数并且年轻人居多,参与问卷的人大多不信奉佛教并且他们周围信奉佛教的人也比较少,但透过数据还是可以看出有大部分人愿意聆听云南佛教音乐的,只有极少的人是因为没有时间去了解,另外还有较少的一部分人完全不会去听云南佛教音乐,那我们的创新目标也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知道我们云南的佛教音乐,通过渠道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是通过网络来了解到关于佛教音乐的知识的,那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这一优势来广泛宣传云南佛教音乐的知识。透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了解云南佛教音乐大多都是自己去了解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增加他们的主动性。数据结果显示几乎没有人去了解圆通寺和盘龙寺的佛教音乐,并且大部分人不会去宣传佛教音乐,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云南的佛教音乐是应该被传承和保护的。我们认为宣传云南的佛教音乐不一定只能是信仰佛教的才宣传,佛教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我们都应该对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来看,游客对云南佛教音乐的了解程度是欠缺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云南的佛教音乐在他们的脑海里是空白的,这样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了云南佛教音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云南佛教音乐。

四、云南佛教音乐现状

《方立天集》的第三卷《中国佛教文学》中讲到“佛教音乐对于某些人信奉佛教起了感染、诱发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贫乏枯燥,常借寺院的节日活动、庙会、戏场演戏,获得艺术欣赏和艺术活动的机会,佛教音乐对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寺院的活动不再是人们主要的日常文化活动点。但圆通寺和盘龙寺依旧会举办很多的宗教活动,每当春节、清明节等节日还有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寺院里人山人海,来往的人们有市内的、省内的甚至省外的也不在少数,他们纷纷来到这里参拜灵验的神明。

经过多次进入圆通寺与盘龙寺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两个寺院如今都存在着佛教音乐传承的困境,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圆通寺和盘龙寺僧人逐渐老龄化,年轻后备力量少

目前,能够掌握云南佛教音乐的僧人他们的年龄已经趋向老龄化。而很多年轻人都只是把佛教音乐作为一种工作方式、谋生手段,为了维持生计,年轻人更倾向于到城市打拼,愿意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和钻研佛教音乐的人很少。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佛教音乐的传承。

2、圆通寺和盘龙寺的僧人文化水平有限

通过对圆通寺和盘龙寺僧人的采访,我们发现所以里僧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就造成对寺里的佛规、佛仪的学习能力有限,对于弘扬佛曲音乐显然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想掌握佛教音乐需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有乐感、节奏感,否则很难接手各类乐谱。

3、云南佛教音乐受流行音乐等文化的冲击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流行音乐更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钢琴、吉他、架子鼓、小提琴等热门乐器的受欢迎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了锣、鼓、竹笛等传统乐器。且很多学校能教授此类乐器的教师也不多,传统乐器相对就已经失去了优势。所以当代年轻人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那些热门乐器。

五、云南佛教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圆通寺和盘龙寺的佛教音乐影射出了云南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方向,所以保护云南佛教音乐刻不容缓。面对云南佛教音乐传承的困境,笔者提出以下保护及传承措施:

1、加大对云南佛教音乐的重视

佛教音乐是佛教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圆通寺和盘龙寺中佛教音乐的调查,笔者在此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对云南佛教音乐的重视。首先需要通过传统、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大对云南佛教音乐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云南的佛教音乐。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发起号召,提供充足的支持,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方面,尤其是对佛教音乐工作人员的相关支持,让他们看到云南佛教音乐的发展前景,从而做好佛教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2、注重人才的培养

佛教音乐的发展重在传承,政府部门应该号召云南佛教音乐走进校园。学生是一个流动的群体,他们的思潮在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校园中开展云南佛教音乐相关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云南的佛教音乐,同时学生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加大对云南佛教音乐的重视力度。

3、成立云南佛教音乐学习班

有很多宗教都会创建学习班来吸引信徒进行学习,这样能让信徒接受宗教文化熏陶,树立宗教思想意识。圆通寺和盘龙寺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宗教传播音乐文化的方式,来传承云南佛教音乐文化。

结语

云南佛教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揭示了中华民族独特情感世界的人文精神。只有真正了解云南传统佛教音乐的人才能实现复兴云南佛教音乐这一伟大任务,因此,我们首先要关注古代保存的传统佛教音樂,如正念歌曲、赞美诗、唱经等等。但是,继承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缺陷。纯粹的云南佛教音乐不一定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水准,云南佛教音乐在保持着传统风格的基础之上,与其他音乐一样,还需要有吸引听众的能力。这就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这是云南佛教音乐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专家学者在未来传承与发展云南佛教音乐的研究中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陈霓 汉传佛教音乐与藏传佛教音乐之比较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 2006.

[2]陈岳琴 我国唐代佛教音乐初探[J] 艺海 2014

[3]马修·J·乔治 佛教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艺术评鉴 2019

[4]方立天 《方立天集》第三卷《中国佛教文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02

猜你喜欢
发展过程问卷调查保护
简析越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
浅谈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浅谈我国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