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长三角地区动车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2020-06-29 03:53宋飞沈维
中国铁路 2020年5期
关键词:车场动车动车组

宋飞, 沈维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1)

0 引言

201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1],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公司)发布《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8—2020 年)》[2]和《上海铁路局2016—2020 年车辆系统能力建设发展规划》[3],黄志彤等[4]对动车组运用及检修设施规模进行研究,王忠凯[5]研究动车组运用检修计划优化方法,赵鹏等[6]研究制定动车组运用计划及其编制算法,欧阳鹏[7]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该局动车运用检修设施布局规划进行研究。由此可知,众多学者开展关于动车设施规划建设方面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较为丰富。长三角地区包括沪、苏、浙、皖3 省1 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且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高速铁路网建成,铁路客运大量开行动车组列车,开行对数从2008 年60.5 对增加到2019 年860.5 对。目前长三角地区拥有高铁数量约占全国总数量的1/6、动车数量约占全国总数量的1/5,承担大量旅客发送、运输收入任务。动车设施是高速铁路配套工程,承担动车组运用检修、整备任务,其布局、能力关系到运力资源配置、列车开行方案制定、动车组运用整体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动车设施资源并建成投产,有利提高检修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运营维护费用。加快长三角地区动车设施规划建设的研究,对实现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布局现状

1.1 铁路网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自2008 年第1 条高铁建成开通以来,高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9 年底,已陆续开通合宁、合武、沪宁、沪杭、京沪、杭黄等24 条高铁。长三角地区营业里程达到11 632 km,占全国总里程的8.4%,其中高铁里程4 997 km、占全国总里程的14.3%。

1.2 动车组开行现状

近年随着全面实施客运提质计划和“复兴号”品牌战略,动车组开行密度不断加大,高铁带动起的“同城效应”凸显。2019 年长三角地区共发送旅客7.29 亿人,其中动车组发送量增长较快,发送旅客5.61 亿人,动车组旅客发送占总旅客发送的76.9%。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地区共配属动车组725标准组,超过全国动车组总量的1/5,其中复兴号169 组、占全国复兴号总量的1/3。目前动车组列车开行覆盖长三角3 省1 市范围内除舟山市以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长三角已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

1.3 动车设施现状

(1)动车所现状。长三角地区现已建成南翔、上海南、上海虹桥、南京、南京南、合肥南、杭州、徐州东8 个动车所,检查库线60 条,日检修能力300 组,存车线249 条(见表1)。正在建设南通、合肥、宁波3个动车所。

(2)存车场现状。长三角地区现有徐州东、黄山北、阜阳西3个动车存车场,苏州普速场、常州城际场、金山、瓯海、苍南、江山杭长场、宁波北三场、淮北、盐城徐盐场、淮安东、绍兴、安庆北站11个设有动车存车线的车站,存车线数量总计82条(见表2)。合肥、宁波东挂网的客整所也具备一定动车组存放能力。

表1 长三角地区动车所现状 条

表2 长三角地区异地存车场存车现状 条

2 存在问题

2.1 动车所检修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长三角地区共有检查库线60 条,设计配属能力600 组动车组,检修能力为300 组/d,长三角已配属动车组725组。上海虹桥、南翔、杭州、南京南动车所均通过运行交路调整部分动车组白天检修,降低了动车组运用效率。

2.2 动车所运用检修能力配置不均衡

从长三角地区各动车所配属看,上海虹桥、南翔、上海南、杭州、南京、南京南动车所配属动车组已远超设计能力,无法再增配动车组。浙江省境内已建成沪杭、杭长、杭甬、宁杭、杭黄等多条高铁线路,用车需求量大,仅有1 处杭州动车所,动车组检修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动车组开行需求。能力尚有富余的徐州东、合肥南动车所因受制于部分区段运输能力、存车线、地区客流等多方面因素,尚难以缓解沪浙地区紧张状况。

2.3 动车存车线总体分布不均衡

开行始发列车的地级市车站大多未配套动车存车线,目前采用动车组车底在车站到发线过夜存放方式,由于存车能力不足,严重制约部分区域开车需求。浙江地区现有存放动车组客整所2 处(14 条)、存车场4 处 (17 条)、站内19 处(33 条),共计64 条存车线,基本具备存放条件的车站均已安排存车,新增站内存车极为困难,已限制了浙江地区开车需求。

2.4 动车所建设进度滞后

合肥动车所受征地拆迁、上盖方案等因素制约建设进度,杭州动车所扩建受上盖方案、履行审批程序等因素影响建设进度,温州动车所受出资方案尚未稳定制约建设进度。

2.5 高级修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上海动车段高级修设计配属能力250组,长三角地区已配属动车组725组,其三、四、五级修的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3 建设规划及推进建议

3.1 规划及适应性分析

3.1.1 建设规划

(1)动车所建设规划方案。动车所占地广、检修设备多、投资数额大,其设置数量、位置应有充分前瞻性,按照新线开通计划,提前规划、配置新线配套的检修资源。新建动车所或扩能改造,既要满足新线开通需求,又要适应未来路网发展。动车所建设必须根据“统一标准、功能、结构、型式”原则,按近期规模建设、远期规模征地,预留足够发展条件,后期改扩建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检修设施,应按远期规模1次建成[8]。

长三角地区动车所在建规划:南通动车所计划2020 年6 月建成,宁波动车所计划2021 年底建成,合肥、杭州西动车所计划2022 年建成。近期建设规划:扩建杭州、温州南、上海东、徐州东动车所;新建南京北、上海北、苏州北动车所。远期建设规划:新建台州(温岭)、阜阳西、宁波西、芜湖(弋江)、连云港、金华(或衢州、黄山)等动车所(见图1)。

(2)动车组存车线建设规划方案。扬州、宁海、安庆北3 个既有车站计划增设动车存车线;在建连云港、温岭动车存车场设有数条存车线;东关、横店、湖州东、衢州西4个新建车站规划建46条存车线。

3.1.2 适应性分析

(1)2020年适应性分析。沪通1期、商合杭铁路合肥—杭州段、皖赣扩能芜湖—宣城段、合安、连镇铁路淮安—镇江段将开通运营,建成南通动车所(6线检查库、20条存车线),芜湖异地存车场(4条存车线),根据动车组开行方案预测需动车组900 组。至2020 年底,长三角地区共有检修线66条,动车所存车线259条,检修能力缺口9条,动车所存车线能力缺口42条。

(2)“十四五”适应性分析。按照目前在建项目工期和前期推进情况,预计2021年建成徐连、安九、杭绍台、盐通铁路;2022年建成湖州—杭州西—杭黄连接线铁路;2023年建成杭衢(衢建段)、杭义温(义温段)、宣绩、昌景黄、江苏南沿江铁路;2024年建成宁淮、沪苏湖、池黄、合新、金建铁路;2025 年建成沪通铁路2期、北沿江合肥—上海段、沪乍杭、衢丽铁路,并将陆续开通运营。预测分年度需增加动车组40、40、170、70、80 组,至2025 年长三角地区共需动车组1 300 组。按项目工期,若2021年宁波、徐州东动车所扩建投产,2022年合肥、杭州西和杭州所扩建投产,可满足动车组能力需求。后续温州南、上海北、上海东、南京北动车所建成,动车组检修和存放能力略有富余(见表3)。

3.2 推进建议

(1)加快在建动车设施建设。推进南通、宁波、合肥在建动车所及部分异地存车场建设进度,争取尽早投产发挥效应,缓解沪浙地区检修和存车紧张问题。

(2)有序推进规划动车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项目实施建设,2023—2025年按项目前期推进情况,陆续完成新建温州南、上海东、南京北动车所和新建部分异地存车场等工程项目,使检修能力满足需要;存车线能力不足部分通过实施预留动车所存车线、增建异地存车场、车站内存车解决。

图1 长三角地区动车设施布局示意图

表3 长三角地区动车能力适应情况分析预测

(3)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在建、规划动车所涉及需要地方支持事项,如征地拆迁、3线迁改、手续办理等事项。争取已规划的苏州北动车所及其他动车所预留工程尽早纳入实施项目,同时结合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规划项目,预留工程尽量1次建成。

(4)提前研判、统筹做好存车线预留规划。对未来新线和拟扩建车站,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沿线车站分布式存车需求,由设计单位在项目预可研、可研阶段,为地级市所在车站预留固定配套2~4条存车线。

(5)推进动车组修程修制改革。优化动车组检修周期、检修标准和检修范围,在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前提下,全面提升动车组检修运用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实现提质降本增效,有效缓解检修线不足问题。补强高级修能力,加快推进上海动车段高级修预留工程建设,提高3、4 级修检修能力,具备5 级修检修能力,同时研究与主机厂联合新建高级修检修基地,弥补高级修能力缺口[9-10]。

(6)加大研究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力度。充分利用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力量有效推动重大项目进度和重难点课题攻关,如尽早稳定杭州、合肥动车所上盖综合开发方案。

4 结束语

动车设施是保障动车组高效运营的关键,是高速铁路健康快速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动车设施规划建设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长三角地区动车组公交化开行、放大长三角地区同城效应的需要;是服务长三角地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综合长三角地区路网建设、动车组开行需求、动车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提出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动车设施规划建设建议,按照“整体规划、项目统筹、分步实施、服务运输”的原则,结合高速铁路建设统筹推进实施。

猜你喜欢
车场动车动车组
消防救援队伍“车场日”优化实施策略
坐上动车去西藏
动车过桥
城市轨道交通车场乘降所信号设计方案研究
石太客专动车组低速过调谐区收H码停车问题分析
多车场响应型接驳公交运行线路与调度的协调研究
关于对张大客专两起电码化问题的研究探讨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动车西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