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的效果

2020-06-29 06:22朱景元沈雪芳顾喜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复发性修补术腹股沟

王 杰,朱景元,沈雪芳,顾喜明

(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300)

本文以31例患有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例,探究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31例患有复发性腹股沟疝症状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2 6:5,年龄在3 1 ~8 2 周岁,平均年龄为(54.86±3.71)周岁,自手术结束到症状复发的时长为3周~23年,平均(7.48±2.09)年,所有病患均已知悉本次研究情况。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与分析组,前组19例病患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方式,而后组12例病患则进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下一步对比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治疗方式,具体方法为:腰麻麻醉,取腹股沟区斜行切口(或者取原手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进一步探查寻找疝囊,高位结扎疝囊后,游离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行无张力修补。而分析组则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方式,具体方法为:全麻麻醉,取脐上切口为观察孔,建立气腹,进入视镜,查看内环口,取左、右侧腹部切口为操作孔,从弓状缘上方打开腹膜、游离至腹膜盆壁化,完全游离疝囊或横断疝囊,置入补片后并关闭腹膜。

1.3 观察标准

通过医护人员的记录统计分析病患的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主要的并发症为感染、疼痛及血肿。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住院时长及手术时长比较(见表1)

表1 住院时长及手术时长比较(±s)

表1 住院时长及手术时长比较(±s)

组名 n 住院(d) 手术(min)参照组 19 4.98±1.35 54.42±5.78分析组 12 2.71±0.92 43.72±4.82 t 6.182 7.032 P<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复发性腹股沟疝症状的治疗措施当前仍旧以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为主,而相比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而言,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方式主要有几个优势,包括①切口较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②可对术后复发率进行有效控制;③手术时间大大缩减,减少了病患的治疗痛苦;④治疗有效率较高,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无明显差异;⑤对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腹腔镜手术可明显减少腹股沟组织的再次损伤,以此实现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采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方式进行治疗的分析组病患不管是手术时间还是住院时间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明显降低(P<0.05)。但是据相关文献调查发现,腹腔镜治疗措施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较为明显的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处理,费用要高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因此,在复发性腹股沟疝症状的治疗中,为了使病患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可以合理应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但是需要综合考虑加以分析,不管采用何种治疗措施,均要尽可能的降低腹股沟疝的复发。

猜你喜欢
复发性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