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微课应用研究

2020-06-29 07:42单凌云
求知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核心素养

单凌云

摘 要:微课是一种灵活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微课进入初中生物课堂,不仅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非常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建立。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时要在微视频制作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构建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不仅能够快速吸收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够充分锻炼与提升自身的学科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8-0010-02

引 言

以微课作为依托开展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活力,还能够体现生物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组织与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与构建微课堂。教师不仅要提前制作微视频,而且要善于利用微课这一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与多样性,给学生提供更多课堂上的独立探究空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发挥微课教学辅助作用的同时,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利用微课让抽象知识直观化

微课的使用可以给教学过程带来很多助益。首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抽象知识变得更加清晰直观,避免学生认知障碍的产生[1]。初中生物课堂涉及一些学生难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学现象,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学生很容易产生认知障碍,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难以快速吸收。但有了微课教学后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快速解决。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具有针对性的视频短片,利用短片内容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这样的方式快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认知,可以化解学生的很多学习疑问和障碍,让知识教学取得更好的推进效果。

在讲到一些比较抽象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知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学习认知,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教师可以先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有趣的问题,并将精彩的教学片段展示出来,自然能吸引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制成微课并在课堂上播放,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再配以教师的精准讲解,就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帮助学生快速地建立学习认知。光合作用不仅十分抽象,整个作用过程也是生物学科中的一个学习难点。初中生物课堂上只需要学生大致了解其中的过程原理,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基于直观的视频展示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认知。这种教学手段化解了可能存在的教学障碍,让学生更快地吸收知识,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利用微课让理论知识趣味化

合理利用微课还可以让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便形成良好的教学助益。当讲到那些理论性较强,在学生看来缺乏趣味性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微课来组织构建课堂,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在微课素材的选择和微课制作上,教师要进行更多有针对性的筛选[2]。视频内容不仅要简短直接、重点突出,而且应融入一些趣味元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研究兴趣。视频素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理解吸收知识原理,让理论知识的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比如,在讲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先由学生自主观看领会,然后以小组形式就视频中的学习内容展开讨论。这样的教学组织与创设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学习中,使学生快速激发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教师的恰当点拨,学生就能学得自由、开放、轻松,且能取得比教師现场讲解更好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才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更加适合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组织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与锻炼。

三、利用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微课教学还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在微视频的制作上合理地选择素材和背景知识[3]。视频短片要做到重点突出,要能为理论知识的教学带来帮助。教师也可以在视频的制作上合理融入一些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生物知识,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辅助学生更快地吸收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这是合理地开展微课教学可以达到的良好实践效果,能够让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比如,在讲授“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对生态系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播放北极冻原、热带雨林、海洋等国内外自然风光,一方面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感受自然之美,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为学生呈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教师可以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视频说出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以此来锻炼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让知识教学的多元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合理地制作微课可以非常明显地提升教学质量,它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才会不断强化。

四、利用微课提升学习趣味性

当讲到一些理论性较强,或者有一定难点的知识内容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不太高,甚至会遇到一些学习障碍和瓶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构建趣味性课堂,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将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让教学得到更好的推进。在结合这类知识点设计微课教学时,教师应对视频的制作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既要体现教学知识的重点,又要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对这些知识内容加以分析解读,这样才能够利用微课教学提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并推动学生更快地吸收其中的知识原理。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微课核心素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