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0-06-29 12:34刘惠常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疫情期间发展

刘惠常

【摘要】小学生的心理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加上疫情期间各种的社会动荡和家长不良情绪的影响,可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创伤。而小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这对以后的性格、价值观和品格都有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关系重大,所以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小学生茁壮成长,让国家繁荣昌盛,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关键词】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目前由于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造成很多学校未能如期开学,学生们都被封闭在家里,受到隔离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心理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各种各样的变故对学生的心理的不良影响使我们时时牵挂,社会和老师以及家长在保护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接触心理危机,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快乐成长。

一、教师注重课堂气氛,减少作业压力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都需要在家进行隔离,所以学校就学业考虑开展了线上教育,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需要天天看着屏幕进行学习,由于身边没有同学和老师的陪伴,遇到难题时未能直接进行解决,造成了学生心理的孤单感,再加上每天对着屏幕造成身体的不适,各种不适加起来会使学生的内心产生更大的压力,造成学生心理亚健康,所以就这个而言教师应该做好保障学生心情愉悦的上课,尤其在此期间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学业这个方面有一个放松的状态。

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多进行一些交流活动,学生长期在家也没有玩伴,会造成一种空虚和孤独的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例如上课前表演个人才艺,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进行表演,表演完毕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进行鼓励表扬,使学生的内心充满荣誉感和温暖。同时准备的阶段也解决了学生在家因为无事可做而烦躁的问题。教师也应该考虑学生在上课期间因为长时间面对屏幕而产生的不适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十五分钟进行一个小休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讲故事,让学生消除疲倦感,同时对上课充满兴趣,减少不适感。学生在上学期间最不喜欢的可能就是作业,但是上课总会伴随着作业,由于情况特殊教师也应该注意作业的难度和量,减少学生的压力,尽量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压力,增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进行室内体育锻炼,让健康带动快乐

我们都知道运动可以带给人们心情愉悦,生命在于运动。学生正处于喜爱运动的阶段,且其最主要的乐趣大部分都来自追逐打闹,长期的居家使学生的身体各项机能都慢慢的退化,由于没有体育锻炼加上身体的弱化,使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影响,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也可能郁郁寡欢。学生正是好动的时期,居家虽然不能进行大幅度的锻炼,但是可以进行局部的活动,给学生一个童趣的居家环境。

例如,家长可以和学生进行家庭游戏。在学生没有同龄的小伙伴陪在身边时,家长就要充当起孩子的好朋友,用学生的方式和学生玩耍。居家期间可以进行捉迷藏或者套圈等室内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让学生的情绪因为这些游戏而变得兴奋,适量的游戏运动就足够学生日常的体育所需,所以家长多花一点时间陪孩子做游戏,让学生在大汗淋漓后增加心情的愉悦感,减少长期窝居而造成的情绪低迷。同时学生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适量的运动对学生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此期间由于不可避免的使用电子产品,所以电视上播放的疫情紧急通知,以及封闭小区等举措,使学生的心理收到惊吓和恐慌,其次长期不和朋友在一起,不能一起嬉笑打闹,反而天天躺在家里,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无聊没有兴致,这个时候学校应该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来排忧解难,虽然体育课的开展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困难些,但是体育课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这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课程。这就需要学校对体育老师进行课前培训,选择一些适合在室内进行的学生体育活动,在线上的体育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统一的广播体操锻炼,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体育动作,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找到迷失的快乐,由体育老师进行带领使孩子感觉到仿佛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减少孤独感,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增添快乐,使心理健康发展。

三、多和孩子交流,减少孤独感

疫情期间各种动荡的产生,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心理难题。由于学生对于心理难题的处理能力不足,缺少倾诉的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的自我安慰能力不够成熟,如果加上家长的忽略学生非常容易产生抑郁的心理。而此时没有老师和朋友的陪伴使孩子无法忘却不快,长久发展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损伤。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加强沟通和对学生的了解,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排忧解难。

例如,平常的时候家长多询问孩子的意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孩子有存在感,同时多观察学生,在产生不良情绪时要运用合理的解决方法。假设学生喜欢吃零食,家长在禁止后学生产生了不良的情绪,此时绝对不可采妥协的方式。尊重不代表绝对顺从,可以等学生稍微冷静以后和学生进行交流,不要直接讲禁止,可以用夸张的手法讲解零食的危害,讲解完毕以后再询问学生的意见,进行交流后进行约法三章,这个阶段可以诱导学生把不良情绪说出来,培养倾诉的能力,同时运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之前由于家长需要工作的原因,和学生的心理会有些距离,这个期间正是培养感情的好阶段,此时家长可以和学生多进行温馨的交流,例如,在某个阳光充足的下午,家长可以和学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不安的内心变得安定,减少疫情带来的恐慌。同时,老师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树洞”活动,老师充当树洞让学生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发给老师,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一起为孩子解决烦恼,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安定和幸福。

四、减少疫情警告,多传递温暖

此次疫情因为传染性很高,国家对其也非常重视,所以各大媒体和软件上都开始争相报道,过多的警示使原本未经世事的学生充满了不安,加上家长的警惕行为,使学生的心理充满恐慌,对其心理发展非常不易。所以,媒体在传递消息时应减少警示提示,运用一些充满童趣的方式来进行温和的报道,给学生提供一个温暖的信息世界。

例如,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应留意屏幕前的学生,之前因为对疫情的未知,有些不良媒体为了增加曝光量,开始进行无根无据的恐怖报道,通过微信群进行消息散播,各种视频进行流露,标题也很触目惊心,学生在看到这些视频后由于没有信息判断的能力,对学生的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为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应该减少此类视频的流出和播放,进行真正的报道,同时可以添加一些动画进行提示,让学生在重视疫情的同时不恐慌不惊吓。家长在此期间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家长是学生心理的最强大的防线,假设家长都开始表现出焦虑,学生可能会放大十倍一百倍,从而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影响身体健康。家长应多传递注意事项和温暖的抗疫故事,例如告诉学生出门戴上口罩是为了让空气不生病等,尽量不要说不戴口罩你就要感染病毒等消极的话。国家这个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抗疫英雄,可以多和学生传递英雄的故事,使学生的心里充满正能量,同时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巨大的帮助,让学生的眼里和心里都充满温暖,让学生感觉的我们的国家虽处疫情艰险但是国家有温暖的英雄保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其发展。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所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就是祖国的道德文化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呵护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可以健康成长,为以后重建國家辉煌奠定基础。疫情期间虽然形势不容轻松,但是危难时刻有英雄保护的我们不必惊慌,此时正是身边的英雄为学生做榜样的时刻,少讲解疫情危害,多讲解抗疫英雄的温暖故事,让学生像榜样学习,不惧危难,勇敢的面对,让学生的心理逐渐强大,让学生多一份为国承担责任的心。

【参考文献】

[1]张永红.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科技风,2020(13):260.

[2]张晓艳.新冠肺炎疫情下线上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报业,2020(08):96-97.

[3]胡继飞,许少敏.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对学校生命教育的思考[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2):1-7.

[4]安秀红.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1):171-172.

[5]谢光金,王寒,杨义滢.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性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3):438-440.

[6]钟志农.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应对疫情心理辅导”专栏简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08):4.

猜你喜欢
疫情期间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大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调研与分析
疫情期间我国企业的风险应对路径研究
疫情期间普通高中美术线上教研模式新探索
疫情期间少儿体校停课不停学的意义
战“疫”期间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的路径摭探
浅析抗“疫”期间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