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0-06-29 07:36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阴谋论方舱代词

(命题人:山东平邑李传鹏)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⑴共克时艰。⑵①B②A。⑶指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2.“众志诚城”改为“众志成城”;“初忠”改为“初衷”

3.D(改为,严阵以待。意思是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形容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

4.⑴“最好诠释”和“生动体现”位置互换;⑵在文末加“共同努力”

5.⑴示例:不要再聚,不要让无数人的努力功亏一篑。⑵示例:背负希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在社区,重点在网格。我们从丰枫的身上看到了基层社区网格员辛苦付出的缩影。如果说每个居民的需求都是一个“点”,那么社区网格员则把这些需求串成了完整的“线”,在严峻的疫情中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6.示例:标语一宣传的目的很明确,疫情期间,亲戚朋友不要往来聚会。该标语句式整齐,押韵上口,且给人温馨的感觉:渡过疫情,我们再好好地聚好好地叙。读了以后,让人心领神会。标语二的妙处是:它除了上口、整齐、温馨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化用了“地球人都知道”的网络流行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是出自电影《流浪地球》中“北京第三区交通委”的一句魔性交通安全宣传语。

7.示例:“我是党员,我先上”,许多医护工作者除了标注姓名外还特别标注这两个字。这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8.示例:“一城”指武汉。“一城”对“九囿”。“九囿”,上古指组成陆地的九个大区域,后被称为九州。“九囿”指神州中华。“国无寐”,是说面对疫情,全国人民都彻夜难眠,忧虑难耐,表明疫情形势严峻。“汉不孤”是说武汉城不孤单,因为虽“一城染疫”但全国戮力同心,共同抗疫。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援助,武汉四面有缘有援。目前,全国各省市以及军队已经派出几千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且大量的医疗与生活物资更是源源不断地运往武汉。此联表达了全民一心,共同战“役”,疫情必退,中国必胜的信心。

9.孤城遥望玉门关长安不见使人愁黄沙百战穿金甲青春作伴好还乡

10.方舱医院是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

11.示例:江汉方舱医院累计612人出院。

12.示例:⑴示例:不出门就是做贡献⑵这幅漫画从《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获得灵感,它巧妙地告诉人们:疫情时期,宅在家里就是为防控疫情做出最大的贡献,也是对自己的有效保护。

13.⑴不矛盾;诗歌的开头写武汉的静,是病毒肆虐后的封城之静。后面写澎湃着激越的歌声以及雷鸣般的豪情,这是武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不胜病毒绝不收兵的铿锵誓言,还有从武汉民众千万家的窗户里飞出来的信心与勇气。⑵“一座城市凝固成了一幅画”“月光在抖,星星也有几分害怕”“万家灯火挂在半空,似一幅荒诞的油画”“孤独了往日的团聚,寂寞了庚子新年的礼花”……⑶诗歌最后一节,诗人以昂扬的激情与赞美的笔触,写出了英雄武汉的不屈不挠、白衣战士的无畏坚守,体现了抗疫必胜的信念。“激活了夜幕下荒诞的图画”以及“迎来春天的壮美和绚丽,还有武汉盛开的樱花”等句子,诗意地表达了待到春暖花开时,武汉樱花将烂漫大地的真切期待。

14.⑴①接近,迫近②疾病③只⑵C(解析:A项,代词,生命的人;B项,代词,代指疾病;C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这件事)⑶染此疾者,头昏乏力,体肤炙热,其甚者,困而呼吸,无药可医。⑷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内容上引起下文全国援助武汉。⑸B。

15.⑴用科學与理性戳穿阴谋论。⑵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妄下断言,甚至不惜用污蔑方式臆测什么“生化战”。⑶道理论证。引用俄罗斯官方的表态,不仅有很强的事实依据,更说明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在实验室产生或系制造生物武器所致。⑷阴谋论不仅偏离了科学和理性的轨道,更制造了谣言、偏见、恐慌,损害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⑸文章的最后一段在结构上总结上文,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在内容上呼吁国际社会要用科学战胜愚昧,用真相粉碎谣言,用合作抵制偏见,不容阴谋论等“政治病毒”作乱,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

16.略。

猜你喜欢
阴谋论方舱代词
冰城“方舱”开建!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阴谋论为什么这么多?
阴谋是一种社会流行病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