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正能量,信史有回声

2020-06-29 12:49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隔离病房医疗队武汉

有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84岁高龄的钟南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达的武汉必胜信念。

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我们有教训、有体会、有经验。我们有卫生健康系统的专业团队,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全民总动员,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对新华社记者说出铮铮誓言。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因为身患“渐冻”绝症,脚步变得高低不平,但每当有人问他,他总是说自己“膝关节不好”。接受采访时,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武汉人民,我们会与你们一起战斗的。

——广东首批援汉医疗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陈祖辉主任医师提前进入病区时写下的话。

儿子想你了,你把饭菜吃完,我们就在旁边看着你。

——湖北十堰云溪,当地卫生院的护士江世娥正蹲在路边吃饭,不远处的丈夫和孩子正看着她,这一幕恰巧被当地的居民从楼上拍了下来。江世娥正月初二上班后怕把病毒传染给家人,一直不敢回家。第25天,在护送一名病人路过自家楼下时,她的丈夫穿着睡衣带着儿子,拎着刚做好的饭菜送到路边对她说。

我们也害怕,怎么可能不怕?但医护人员的专业历练让我们能比普通人更快克服恐惧。未知的病毒很可怕,但是我们在气势上不能输。

——除夕夜,南方医院医疗队启程赴鄂,57岁的感染内科副主任郭亚兵担任队长,他曾是2003年赴北京小汤山医疗队成员。

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

——今年24岁的佘沙是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者,疫情期间,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第一批医护人员时,佘沙就积极报名请战,但由于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護士,她没有去成。1月25日医院发布召集第二批医疗队成员的通知,她又主动报名请战。

儿子,妈妈还是决定要进隔离病房。没有听你的话,跟你道歉……儿子,说不怕是假的,但在使命面前,“害怕”这个词必须放下……

——58岁的医生曹晓英不顾儿子反对坚持进隔离病房前写下的心里话。

离我远一点。

——国家紧急医院救援队山西队队员黄润虎在给一位病人看胸部CT片时,被病人要求“离我远一点”。病人说:“我担心传染给你,因为我们是病人你们不是,你们还要为武汉的其他市民保驾护航。”其他病人也排好队,都与医生保持了两米以上的距离。

我的遗体捐国家。

我老婆呢?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贤友在病危时写下的歪歪扭扭的11字遗书让人泪奔。据了解,他拒绝使用丙球蛋白,因为想留给更需要的人使用。

你们生于“非典”那一年,高考又赶上新冠病毒……

——河南淮阳中学高三班主任于昌峰在2月18日召开网络班会时,担心疫情会对学生的备考产生影响,再加上在直播间无法看到学生,只能看到自己一个人,一时间感到心酸,不住落泪。

哪怕客户丢掉也要先保证国内供应!

——江苏南通一家纺织用品厂为增产口罩提前复工。该企业生产的中高端口罩产品主要出口日本。谈及疫情,老板一度哽咽。

我们都是搞环卫的,平时没住过这么好的酒店,心想千万不能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给别人添麻烦。

——武汉一群环卫工人在医院做保洁后,到酒店隔离14天。退房后酒店经理查房却发现房间干净得完全不像有人住过。记者联系到曾经在酒店居住的环卫工人朱莲芳,她这样告诉记者。

流感突起,肺炎逼至,父亲安康?……您于院中应多加留意,谨防传染。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

——武汉14岁女孩孙婉清给奋战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抗疫一线的医生父亲孙鹏的家书。

猜你喜欢
隔离病房医疗队武汉
移动式对讲机在新冠隔离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武汉加油
仁心仁术 大爱无疆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