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古典茶诗英译策略

2020-06-30 07:59李红绿袁思情
关键词:原诗传播学英译

李红绿 袁思情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茶文化的源头。中国传统茶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促成了其他各国茶文化的发展,如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1)于欣力、傅伯寒:《中国茶诗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茶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其中,茶诗的翻译、借鉴和影响是中西方茶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由于中国古典茶诗既有诗的格律性,又富有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唯有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茶诗的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同感。

为了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国门,国内已有学者对古典茶诗翻译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姜欣等(2008)从色彩、景色、塑型、音韵和情感等角度探讨茶诗英译的策略(2)姜欣、姜怡、林萌:《撷摄典籍茶诗的文化之魂——茶诗英译的探索》,《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66-70页。,葛艳梅(2016)关注到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文本中的诗学审美表征(3)葛艳梅:《论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65-70页。。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古典茶诗英译研究提供了很多建设性观点,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当前,古典茶诗英译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视角过于单一,即仅从语言本身出发探讨古典茶诗的英译。鉴于此,本研究拟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即从传播学视角探讨古典茶诗的翻译,为茶诗翻译提供新视角、新路径。

一、翻译学与传播学的“联姻”

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20世纪初至4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标志着传播学学科正式建立(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页。。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传播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和政治学等几乎所有人文学科相互交叉,形成了新的学科和研究点。70年代末,传播学传入我国后,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门显学。

20世纪末,传播学与翻译学“联姻”,开启了翻译传播学研究路径。“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翻译正是一种信息交换的活动,是译者通过两种不同符号间的转化传递信息的过程,这意味着翻译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方式。传播学与翻译学两门学科在本质上的关联性,构成了两者联姻的重要基础,因此,运用传播学理论开展翻译研究具有合理性。

(一)翻译的传播学渊源

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A.奈达开始将信息论的观点运用至翻译理论中。他在论述语言具有信息功能时指出:“语言交际的目的在于给读者提供信息。”(6)谭载喜编译:《奈达论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1页。应用语言学家沃尔弗拉姆·威尔斯(1977)认为,翻译是现代信息传递的工具,是国际信息交流的工具(7)Wolfram 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 and Method,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与翻译学一样,传播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

传播学理论进入中国后,部分学者开始将翻译与传播学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翻译现象。吕俊(1997)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其本质是传播(8)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39-44页。。廖七一(1997)运用传播学中的信息论分析翻译现象(9)廖七一:《翻译与信息理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82-86页。。王英鹏(2012)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对翻译活动和翻译功能进行研究(10)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3-72页。。有学者甚至提出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体系,如孟伟根(2004)指出,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体系是对翻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11)孟伟根:《关于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的构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86-91页。。

(二)传播学理论对古典茶诗翻译的指导意义

茶诗是茶与诗的结合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诗翻译离不开茶文化的传播,同时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运用传播学理论指导茶诗翻译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从理论层面分析茶诗翻译的步骤和方法,帮助译者系统地把握茶诗翻译过程;另一方面,帮助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找出茶诗英译存在的问题,提高译文质量。翻译涉及的不仅是语言,还涉及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传播学理论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想,不仅可以指导翻译实践,提高茶诗翻译质量,而且可以深化翻译研究的理论维度。

二、中英文茶诗的特点

中英文茶诗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17世纪中期,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后,她把喝茶的习惯带进英国宫廷。随后,英国人逐渐盛行饮茶,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英文茶诗作为英国茶文化的一部分,既有与中国茶诗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

(一)中英文茶诗的相似之处

所谓茶诗,主要指以茶、茶事活动为吟咏题材的诗词,也包括提及茶或相关茶事活动的诗词(12)朱海燕、刘德华、刘仲华:《中国古典茶诗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价值》,《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87-90页。。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茶诗,都称颂茶具有提神醒脑、使人神清气爽的功能。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勒在OnTea(《论茶》)中写道:“The Muse’s friend, tea does our fancy aid, Repress those vapours which the head invade.”诗人将tea比喻成The Muse’s friend(诗神缪斯的朋友),表达茶能提神醒脑、给诗人创作灵感的观点。汉语古典茶诗也多咏茶之除烦去恼、清神涤肠之功能。例如,唐代诗人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将喝茶的感受表述为“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其中,“涤昏寐”“清我神”和“便得道”紧紧相扣,层层深入,生动描绘了三次饮茶的感受。

(二)中英文茶诗的不同之处

1.押韵方式不同。中英文茶诗都讲究韵律,但韵律差异大。英语词汇以双音节或多音节为主,英诗中头韵、元韵、辅韵和行内韵十分常见。英文茶诗TheRolliad(《鲁里之流》)开头两句“What tongue can tell,The various kinds of tea?”中tell和tea就押头韵。此外,英文茶诗的押韵方式也品类繁多,有aabb、abab等多种形式,如英文茶诗OnTea采用了aabb的押韵方式,而威廉·格拉德斯的茶诗Tea,TheCure-All则使用了abab的押韵方式。汉语有平仄两种声调,以单音词为主,且都以韵母结尾,因此中文茶诗常以押尾韵为主,注重平仄对仗,对格律有较严格的要求。

2.诗体形式不同。英文茶诗常见的诗体形式有自由体茶诗和格律体茶诗。Tea,TheCure-All就是采用排比形式的格律体。汉语古典茶诗主要是格律体,诗体形式丰富多彩,有古体诗、律诗、绝句、宫词、竹枝词、宝塔诗、顶真诗、回文诗、试贴诗、联句、偈、词、套曲、散曲、道情、民歌、楹联、子夜歌、自由诗、嵌字诗和俳句等,多达20余种(13)钱时霖:《体裁多样的中国茶诗》,《农业考古》2000年第4期,第171-175页。,如苏轼的回文诗《记梦回文二首并叙》、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这些诗体形式的英语茶诗所见甚少。

三、古典茶诗英译策略的传播学阐释

(一)古典茶诗翻译的“5W”英译策略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即“5W”模式,也被称之为拉斯韦尔模式。具体是指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5个环节和要素:Who(传播者),Says what (传播内容),In which channel (传播媒介),To whom(传播受众),With what effect (传播效果)(14)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该传播模式阐述了信息的传播过程,对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5W”模式中,5个要素构成了传播的整个过程。茶诗翻译的过程亦可以用这5个要素来阐述,分别对应译者(Who translates),原诗(What the original says),译文(Into what),读者(To whom)和译介效果(With what effect)。在翻译过程中,5个要素需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由于原诗(What the original says)主要涉及译者对原诗的理解,根据拉斯韦尔“5W”模式结构,可以对翻译过程作出相应的图解(见图1)

图1 古典茶诗翻译的“5W”

译者是第一要素。译者除了掌握中英文两种语言,还应知晓茶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译者理解原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懂原诗的文词句意层面,还要把握原诗的深层含义,知晓诗歌的创作背景、情感表达等。译文是译者与读者之间最直接的桥梁,是茶诗翻译的核心元素。茶诗译文既要保留原诗的特点和魅力,讲究音律美,也要尽可能再现原诗的意境美和特色。读者是信息的接受者,是翻译的“受众”。译者必须考虑读者能否理解译文,译文是否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该在保留原诗意义的前提下,根据译文母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对译文进行适当调整。译介效果其实是上述环节综合产生的效果。

下面以北宋梅尧臣《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的翻译为例加以说明。

原文:春芽研白膏,夜火焙紫饼。

价与黄金齐,包开青箬整。

碾为玉色尘,远及芦底井。

一啜同醉翁,思君聊引领。

译文:Buds thru pestle melt to creamy dew,

Night parching lends it a purple hue.

The tea—cake outshines gold bullion,

Clad sleek in a leaf of fresh bamboo.

As grains of the emerald go for brew,

Verdant reeds by the rill scent anew.

A sip wins my over as did my friend,

Taste in tea is shared between us two.(15)姜欣、姜怡、林萌:《撷摄典籍茶诗的文化之魂——茶诗英译的探索》,《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66-70页。

此诗中,诗人通过表达友人之新茶寄托了对他的思念之情。在表述对新茶的喜爱时,诗人用了“白膏”“紫饼”等鲜艳的颜色。译者首先要读懂原诗,理解其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译文的措辞、语意看,译者对原诗字面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正如译者所言:研捣嫩茶汁液流出后形成“白膏”并非雪白色,选用creamy更为确切(16)姜欣、姜怡、林萌:《撷摄典籍茶诗的文化之魂——茶诗英译的探索》,《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66-70页。。不仅如此,译文传达的情感与原诗契合度也较高,说明译者把握了原诗的主旨,在理解原诗时下了功夫。译者还通过精心选词,采取押韵等形式优化译文音律,如首联中dew和hue共同押/ ju/。此外,出于对读者审美心理和译介效果的考虑,译者在翻译“芦”时加上了verdant一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芦”的鲜茂,更加自然地展现原诗所要表达的意境美,取得了较好的译介效果。因此,译者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从整体把握好每一个步骤。这正是 “5W”模式对茶诗翻译的指导意义所在。

(二)古典茶诗英译“噪音”消除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噪音”来形容干扰正常生活、使人烦恼的声音。而在传播学中,这一词具有另一种含义。传播学中“噪音”的概念由美国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来的(17)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第53页。。“噪音”指信源(即传播者)无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即传播内容)上的任何东西。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所接收到的内容不一定完全与信源所传送的内容一致,传播信息可能携带各种干扰因素,最终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在建立新的传播模式时,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会对每个环节和要素产生影响(18)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第53页。。可见,“噪音”理论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古典茶诗内涵丰富,体裁众多,翻译难度大,存在“噪音”的现象显而易见。在中国古典茶诗翻译过程中,可根据“噪音”产生及具体表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因过度直译,译者没有注意原诗所表达的意境,表现为意境美在译诗中的缺乏;第二种是因译者缺少茶文化或者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未能察觉自身对原诗理解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译文的用词不当上。

下面以南宋诗人杜耒《寒夜》两个译本为例加以说明。

原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一:

In a cold night ,to my guests I often offer tea instead of wine;

To boil water on a kitchen stove, the flame is just fine.

Though in front of the window, the moon shines as usual;

What makes me feel different is the plums of mine.(19)郭著章、傅惠生编:《汉英对照千家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

译文二:

I’ve no wine in cold night, my friend drinks tea instead;

I boil water on a bamboo stove glowing red.

The moon above my window still sheds the same light,

But with mume blossoms blowing, it shines with delight.(20)袁行霈编,徐放、韩珊今译,许渊冲英译:《新编千家诗(汉英对照)》,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7页。

译文一采用直译力求再现原诗的意义,但译者并未意识到原诗意境翻译所存在的不足,即第一种“噪音”。译文二措辞较为灵活,避免过度直译造成的表达不畅问题,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例如,在翻译“客”时,前者用“my guests”,后者则用了“my friend”,尽管前者更贴近“客人”,但后者更能表达原诗的内涵。对原诗进行深层次解读可发现两层含义:一是客人来访,主人以茶待客而非备酒,意味着主人与客人十分熟悉;二是在寒冷的夜里,愿意出门访客的,一定是其与主人交情深厚。因而,后者对于“客”的翻译更能表达原诗的意境,未产生“噪音”。另外,对于“梅花”的翻译,译文一使用“the plums”,但“plum”一词在英文中既有梅子的意思,也有李子的意思,使用其可能会产生“噪音”,不如译文二用“mume blossoms”表示“梅花”更为妥当。

茶诗翻译至少可采取三种策略减少“噪音”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提升译者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素养并不只是要求译者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和翻译水准,还需深入了解茶文化知识。在正式翻译前,译者应多吸收与所需翻译的茶诗和诗人有关的知识,深入了解茶文化和诗歌文化,才能使译文充分展示茶诗的魅力。其次,根据读者的习惯形成译文。根据英文读者的思维方式,重新塑造文本。为尽可能展现原诗的意境美,译者可适当拆解句子、活用词语,在必要之处增添一些解释,使读者更清楚原诗的蕴涵。最后,建立协作式翻译模式。在翻译茶诗时,应设立多个“把关人”对译文进行“把关”。尽管在多数情况下一首茶诗的翻译主要是由一名译者完成的,但为了提高译文质量,译者可向茶文化研究者和其他翻译人员寻求协助,请他们参与译文审阅,甚至可邀请以英文为母语的译者参与译文润色。只有对译文进行反复修改,才能有效地减少其中的“噪音”。

茶诗是我国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古典茶诗的英译质量,有助于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本文借鉴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茶诗的“5W”英译策略,指出茶诗的翻译应协调好译者、原诗、译文、读者和译介效果5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茶诗翻译中所存在的“噪音”,并提出从提升译者专业素养、根据读者的习惯形成译文和建立协作式翻译模式三种途径来减少“噪音”。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探讨茶诗英译具有两个方面的功用:一方面,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审视茶诗英译过程的各个环节,平衡好各个环节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茶诗翻译的特征,找出翻译过程存在的“噪音”,避免其对茶诗翻译造成的不利影响。总体而言,从传播学视角研究茶诗的翻译,对于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原诗传播学英译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与方法:计算传播学视角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摘要英译
峨眉山月歌
改诗为文三步走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珠穆朗玛峰的命名及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