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浮萍的质量标准研究

2020-07-01 14:56黎嘉茗黄国凯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则浮萍浸出物

黎嘉茗,黄国凯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 广州 510663)

大浮萍为天南星科大薸属大薸PistiastratiotesL.的未开花的干燥全草[1],属于水生漂浮草本,又名水浮莲、天浮萍、大萍叶、大薸。大浮萍性寒味辛,归肺、脾、肝经,具有疏风解表、凉血活血、利尿除湿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麻疹不透、荨麻疹、血热瘙痒、汗斑等症的治疗[2]。目前《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版)、《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均收载了大浮萍,而因标准制定年代的限制,原标准仅有性状项,为了更好地控制大浮萍药材的质量,本研究收集样品,研究制定了新的大浮萍质量标准,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SARTORIUS CP225S万分之一电子天平;CARBOLITE马弗炉;BINDER恒温干燥箱;ZEISS Scope.A1显微镜;CAMAG TLC VISUALIZER薄层成像仪。

1.2 试药

大浮萍药材样品7批,经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林锦锋主任中药师鉴定,均为天南星科大薸PistiastratiotesL.的干燥全草,样品信息见表1。大浮萍工作对照药材采自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港黄埔村,凭证标本保存于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药标本馆(见图1)。试剂均为分析纯。

图1 大浮萍蜡叶标本

2 方法与结果

2.1 外观性状

按样品实际情况进行描述,本品性状如下:本品多皱缩,全体呈团状,叶片肥厚,叶片直径长3~4 cm,上表面淡绿色至灰绿色,下表面淡黄色,折皱状隆起明显,两面均有细密的白色短绒毛,顶端钝圆而呈微波状,基部被有长而密的棕色毛茸,或有须根残存。质松软,易碎。气微,味咸。见图2。

图2 大浮萍药材

2.2 显微鉴别

粉末显微鉴别:本品粉末淡黄色至淡绿色。叶的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圆形或多角形。叶肉细胞中含众多草酸钙簇晶。通气组织类圆形。非腺毛较多,多破碎,完整者4~8细胞,顶端细胞钝圆,长约500~1 000 μm。草酸钙针晶多成束,存在于长圆形细胞中,50~80 μm。螺纹导管易见。大浮萍粉末显微特征见图3。

①表皮细胞;②草酸钙簇晶;③通气组织;④非腺毛;⑤草酸钙针晶;⑥螺纹导管

图3 大浮萍粉末显微特征

2.3 薄层色谱鉴别

取本品粉末0.25 g,加甲醇1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浮萍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上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366 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4]。见图4。

(t:25 ℃;RH:54%)

2.4 水分

按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0832,第二法)测定。实测样品7批,结果为9.9%~12.7%,平均值为11.9%。测定结果见表1。

2.5 总灰分

按总灰分(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2302)测定。实测样品7批,结果为18.7%~23.4%,平均值为22.2%。测定结果见表1。

2.6 酸不溶性灰分

按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2302)测定。实测样品7批,结果为0.6%~1.4%,平均值为1.0%。测定结果见表1。

2.7 浸出物

以水为溶剂,按照浸出物项下冷浸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201)测定样品1的浸出物,测得浸出物含量为17.5%;以水、稀乙醇、乙醇为溶剂,分别按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项下热浸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201)测定样品1的浸出物,结果分别为20.4%、16.4%、8.4%,可得知以水为溶剂、热浸法测定结果最高,故选定以水为溶剂的热浸法,再测定7批样品的浸出物含量,浸出物测定结果18.5%~22.6%,平均值为20.6%。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大浮萍样品信息及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测定结果

3 讨论

根据测定结果,7批大浮萍样品,水分平均值为11.9%,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0212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规定本品水分不得过13.0%。从测定结果可以发现大浮萍总灰分的平均值高达22.2%,其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为1.0%,结合大浮萍粉末显微特征,推断其总灰分含量高可能是由于大浮萍中的细胞后含物较多(草酸钙针晶)所致,并不能准确地反映药材外源性杂质的量,故不设总灰分限度。以供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平均值的120%设限,暂定本品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2%。7批供试品的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20.6%,以平均值80%设限,暂定本品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水作溶剂,不得少于16.0%。

大浮萍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5],代表性成分为木犀草苷,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6]、增强毛细血管的舒张、降低胆固醇[7]的作用,符合大浮萍解表、透疹、活血的功效。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大浮萍中木犀草苷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强,分离度好,峰形对称性良好,可为大浮萍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但因样品的批数不足,且样品间木犀草苷含量差异较大,故暂未能确定大浮萍中木犀草苷的含量限度,需进一步对流通市场中的大浮萍进行考察,测定多批次供试品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拟定合理的含量限度。

猜你喜欢
通则浮萍浸出物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池上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新旧版比较
沧海浮萍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红浮萍》中的女性诉求与空间哲学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通则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