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名城:五大维度链接全球

2020-07-01 07:39冉海军
重庆与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智能化重庆数字

冉海军

2018年8月,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盛大启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第二届智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来贺信,就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贺信,为重庆深度参与国际数字化创新指明方向。两年来,重庆从“云联数算用”五大维度链接世界,深度打造“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发展方式持续转变、新旧动能接续发展,在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第一方阵的创新路上阔步前行。

| 要素集群:多维支撑智慧名城 |

大数据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在重庆,一场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主题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进行。

打造智慧名城和智造重镇,是重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智博会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致智博会的贺信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更好地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去年4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提出打造以“135”为总体架构的重庆新型智慧城市。即建设由数字重庆云平台、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和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构成的1个城市智能中枢,夯实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标准评估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3大支撑体系,发展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5类智能化创新应用。这样的城市理念,无疑为每一个重庆人描绘出了伸手即可触摸的智慧家园。去年,“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功入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十大典型示范案例。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是打造智慧名城和智造重镇最核心的中坚力量。自成立伊始,大数据发展局就始终站在时代最前端,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将“云联数算用”五大要素集群发展,作为打造重庆智慧名城的支撑体系,深入挖掘大数据智能化的商用、政用和民用价值。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数据“聚通用”,全面开启全域感知、互联协同、数字运营、智能决策、运转高效的智慧城市发展新图景。

“云联数算用”的要素集群,清晰地勾勒出了重庆“智慧名城”的系统集成之路。重庆的目标是,到2022年,政务信息系统100%迁移上云,用云量进入全国前十位;率先建成全国双千兆城市,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信息联通和交互水平居全国前列;部署5G基站超10万个,建成全国重要5G产业集聚区;优化政务数据“聚通用”管理体系,数据共享开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具备共性技术和业务协同支撑能力的算法中台,算法为城市创新发展赋能走在全国前列,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效率全国领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第一方阵前列。

随着“云联数算用”的要素集群与协同创新,一个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网覆盖、政务协同全渝通办、生态宜居全域美丽、产业提质全面融合、基础设施全城互联的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城市,正在公众视野中渐行渐近。

| 云上大城:数字重构城市神经 |

迁城上云,是重庆打造智慧名城、为城市植入数字神经的重大手笔。而数据“上云”与“云长制”的双向驱动,清晰地勾画出了全面汇聚、共享互通、创新应用的重庆“云上大城”新形象。

为消除各级部门之间的数据“肠梗阻”,重庆加快推进数据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此,市里出台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计划》《政务信息系统内部整合计划》《重庆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通过建立云长制,构建统筹协调、云长权责、人才支撑、年度评比和创新建设运营等新机制。市长唐良智担任总云长,政法、组工、城鄉建设、交通、农业、对外开放等系统设立系统云长,区县政府和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单位云长,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云长”组织体系。总云长定期召开云长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市云长制办公室建立市级云工程年度滚动实施机制,并建立改革工作台账,实行动态跟踪、重点督察、年中督促、年底检查。

为构建“1+N”的“大云牵小云”体系,市大数据发展局以数据资源“三清单”制度为切入点,印发了《政务数据资源责任清单》《智能机关建设指南(试行)》《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建成了同城双活、同城灾备、异地灾备等电子政务云平台,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电子证照基础数据库、企业融资等主题数据库,率先构建完成“国家—市—县”三级共享体系,打通了国家部委到区县部门数据双向流通渠道,实现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无缝级联与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134项云服务清单,整合政务信息系统500个,接入7971类政务数据资源,覆盖69个市级部门和所有区县,政务数据资源数量增长134.7%。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构建云上城市的关键。重庆在推进电信、移动、联通、腾讯等高等级数据中心建设的同时,建成中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点对点的中新国际数据通道,“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跨境通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西部首个“全光网”城市,全市光缆线路总长度达98.7万公里,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96.5%,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97.5%,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出省直联城市增加到31个。目前,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已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7个园区落地,两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支撑能力达到20万台。

在民生方面,重庆已建成市—区(县)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成智慧医院25家,八成二级以上医院实现网上预约诊疗服务;城市治理方面,智慧城管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覆盖率超过85%;政府管理方面,“渝快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整合56个业务部门、3600余项政务数据资源,在线办理事项超500项;产业融合方面,“渝快融”平台汇聚全市26个市级部门及单位的105类、1242项、4200万条涉企数据,注册用户20万家,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服务融资超过180亿元;生态宜居方面,建成大气、水环境大数据综合平台,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实现实时监控、预警预报、监测数据分析、污染源动态管理。

位于礼嘉的智慧公园,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间。作为2019智博会的4个实景体验场景之一,礼嘉智慧公园自开园以来,入园人数已超33万人次,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科普中国共建基地和青少年智能化教育基地。

随着重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纵深推进,一座“云上城市”呼之欲出。“智慧名城”十大重点应用场景、“小切口、大民生”智能化创新应用十大场景、5G十大应用场景、中新数据通道十大应用场景正有条不紊地加速推进。

| 产业赋能:数据助力国家试验 |

“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是智慧名城和智造重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正在成为重庆新旧动能接续发展的全新引擎。

2019年,重庆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重庆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试验区立足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高新区西永微电园、中国智谷、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数字经济综合体,深度聚焦领军型智能产业企业、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和大数据云计算公司精准招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行业巨头的重量级项目相继落户重庆。

这些行业巨头的青睐,将重庆数字产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区域总部纷纷选址重庆。目前,腾讯已建成西部最大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腾讯数字内容产业基地,累计投资超100亿元;阿里巴巴在渝布局客户体验中心、风险管理事业群中心、盒马鲜生供应链运营中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节点等重点项目,累计投资达200亿元;百度在渝布局西部智能驾驶开放测试基地和数据审核业务等;华为在渝打造鲲鹏产业生态体系等8项重大合作、360集团在渝建成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浪潮在渝设立西部运营总部、工业互联网西部总部、浪潮区块链产业总部、服务器生产基地和浪潮研究院。

随着这些重大投资项目的落户,重庆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数字经济磁场。先后建成英特尔FPGA、飞象工业互联网、SAP工业赋能中心、华为协同创新中心等产业赋能平台,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5727家。

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是重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缩影。规划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园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数字化融合3大产业集群。东方红低轨卫星通信、联想5G云网融合总部基地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2019年,园区规上数字经济企业实现产值1450亿元、增速达20%。

重庆拥有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但也面临转型较早、升级不足等现实尴尬。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重庆的答案是:運用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让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企业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重庆富士康、广达等六大电子终端代工企业实施自动化改造之后,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2.7%,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1.8%,产品周期缩短12.5%。

大数据风云席卷,智能化浪潮涌动。2019年是重庆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2020年,重庆大数据发展局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线,以“云联数算用”为着力点,推动智慧名城建设全面提速。

图片/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提供

猜你喜欢
智能化重庆数字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答数字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