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退耕还林 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 元

2020-07-02 07:12林红
农业知识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于洋羊肚天然林

文/ 林红

2020 年5 月6 日,国 家 财 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提出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 元,退耕还草每亩退耕地补助850 元。

根据《办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用于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发放现金补助。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 元,五年内分三次下达,第一年500 元、第三年300 元、第五年400 元;退耕还草每亩退耕地补助850 元,三年内分两次下达,第一年450 元、第三年400 元。

《办法》明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保险、天保工程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生态护林员、国家公园等方面。市场需求,25 亩的种植规模只能满足本地及周边区市高端市场,外省客商慕名前来采购往往‘一菇难求’。”

羊肚菌原本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南方省份,因其种植难度大产量低,在北方更是“稀罕物”。作为稀有食用菌之一,羊肚菌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10 余种氨基酸,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同时其对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生长环境和自然条件要求极高,相较其他菌种极为“娇贵”。一旦温度过高或风力过大,前期努力便会付诸东流,种植成本高、风险大、产出低,故而市场价格高,被誉为“贵族食材”。

实际上,地处胶东半岛的莱西市纬度高、风力大,各方面自然条件并不适宜培植羊肚菌。2018 年,于洋看准了羊肚菌的高效益,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远赴南方省份考察学习,掌握了羊肚菌独特的生长习性后,大着胆子承包了25 亩土地、建成48 个温室大棚,引进菌种开始了他的致富探索之路。

如何有效克服巨大的地理、气候差异成为摆在于洋面前的最大难题。他日夜蹲守,时刻观察菌株的细微变化,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通风、喷灌、加减遮阴网,调整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终于,悉心照料之下,经过5 个月的生长,2019 年于洋的第一茬羊肚菌如期收获。

2020 年,随着种植经验的积累和管理的精细化,产出近乎翻番,再加上市价上扬,于洋的羊肚菌事业得以更上一层楼。

趟出致富新路子的于洋不忘乡亲,目前正计划与鲁东大学农学院王建瑞教授合作自主培育菌种,降低种植成本,扩大种植规模,并引进猪肚菇等其他低风险高收益的菌种,在周边村庄加以推广。

在于洋的示范带动下,已有数户村民意向加入合作社。“原本以为南方菌种移到北方种植肯定不适应,没想到还真行。下一季我也要流转几亩地,尝试引进培植合适菌种。”村民曲方山说。

“农业前景天地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我们要继续探索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大研发投入,争取菌种自供,利用科技的力量提高亩产效益。”说起未来的养菇事业,于洋信心十足地说道。

猜你喜欢
于洋羊肚天然林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Little Women (V)
Little Women (IV)Retold by M. Albers
Little Woman(III)Retold by M.Albers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