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2020-07-02 09:44黄家勤芜湖市科学技术局鸠江区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芜湖机器人企业

文/黄家勤 席 亮(.芜湖市科学技术局.鸠江区科学技术局)

2013 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复安徽,加快发展以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集聚区规划了总面积达5300 亩的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有5.7 万平方米的机器人孵化器,同时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芜湖县布局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构建了包括产业研究与专家智库平台、技术研发检测、投融资、应用推广、政策、人才、公共配套服务、产业链配套协作等八大产业支撑平台。芜湖机器人产业历经6 年发展,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机器人本体全面接近国际一流水平、机器人系统集成日趋成熟的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

一、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以鸠江区机器人产业园区为核心。近年来,鸠江区依托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区域集聚试点和省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9 年机器人产业实现产值172 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税收9.16 亿元。形成了埃夫特、行健、希美埃、隆深等企业集聚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集群;奥一精机、清能德创、固高自动化、翡叶动力等企业集聚的关键零部件企业集群;酷哇、星途科技、拓谷、潜水装备、海螺无人矿山系统等企业集聚的服务及特种行业机器人企业集群;旷世科技、春谷3D 打印、卓锐三维等智能制造装备企业集群,东旭装备、瑞祥工业、普迈科、埃华路、戎发等企业集聚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企业集群。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

1.建立工作机制

按照“建立高层次的领导机制,构建强有力的执行机制”要求,芜湖市政府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机器人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建设工作推进组。鸠江区政府成立了相应机构,将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全区“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工作之首,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推进实施。

2.出台相关政策

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芜湖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鸠江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鸠江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确认办法》等政策,在落实责任、要素保障等方面大力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出台了《鸠江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将实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作为全区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首要任务。已累计投入配套资金约8 亿元,用于机器人产业园征地拆迁、道路、标准化厂房、蓝白领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省、市、区拨付机器人专项资金累计5.26 亿元。

3.坚持规划引领

编制完成了《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芜湖机器人产业园概念性规划》《芜湖机器人产业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坚持“多规合一”,将发展规划理念落到实处。对外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合作芜湖宣言,力求实现区域应用市场广泛、产学研体系完善、外引内培式管理、配套体系健全的目标。

4.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工业机器人方面,埃夫特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海外并购,布局下一代智能机器人开发和产业化,推动5G 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储存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机器人产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行健公司智能化焊接切割自动化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自主研发的大框架、视觉导引桁架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造船、钢结构、装备制造等领域。服务机器人方面,酷哇机器人公司第二代智能行李箱正式发布,产品市场更加广阔,其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扫地车深度介入多个城市“智慧城市”管理实践。核心零部件方面,奥一精机已完成C、N、E 三个系列的7 种减速机产品研发,并完成量产生产线建设,实现减速机核心部件全自制,产品能够满足埃夫特20公斤及以下机器人减速机国产化需求,2019 年获得第三届中国科博会机器人最佳零部件技术突破奖;同时计划启动大负载RV 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设计开发,适时开拓新能源汽车减速机领域。系统集成方面,形成了以戎发公司在汽车行业应用为代表、普迈科公司在包装行业应用为代表、埃华路公司在铸造打磨行业应用为代表的系统集成产业集群。在纵向做深、做精细分行业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发挥系统集成企业横向协同的集群效应。

5.加速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加强产业研究与专家智库搭建。已建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专家库,组织专家评审会议20 余场,促进行业内专家与企业深入合作,精准指导产业发展。注重创新平台建设。拥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 家、工程研究中心2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家、重点实验室2家、检验检测中心1 家,博士后工作站4 家,院士工作站2 家。2019 年,芜湖机器人产业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2 家、省级创新平台4 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6 家。芜湖瑞思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梅江平“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芜湖固高公司与慈星股份合作研发的“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埃夫特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跻身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赛宝机器人完成国家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筹建,荣获三项国家级认证。酷哇机器人获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称号。重视人才培育引进。构建了从一线产业工人队伍到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元化梯次人才培养机制。发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作用,开设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相关专业专科人才培养;安徽工程大学开办机器人本科教育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芜湖设立在职工程硕士班,连续3 年举办全国机械工程博士生论坛。鸠江区共招引了40 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已签订股权增资协议9 个,其中2 个获批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埃夫特智能装备公司许礼进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突出投融资体系建设。出台了《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基金管理办法》,建立了机器人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总规模6000 万元的机器人产业担保基金作用,提高机器人产业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市、区两级为机器人企业担保贷款5800 万元。滨江公司、远大创投作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平台,目前已累计投资机器人项目13.6 亿元。加强行业应用推广。借助国家、省机器人应用的政策措施,促进机器人产品的推广应用。定期组织召开机器人产需对接会,协助机器人生产企业与应用企业、潜在应用企业深度沟通交流。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推进重点企业智能制造或自动化技术改造,推动芜湖机器人产品在本地重点企业大规模示范应用,大昌科技、杰锋、杰诺瑞、苏立等企业正在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技术改造。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机器人行业展会,积极帮助企业推广、宣传。近年来,芜湖连续承办了中国科博会机器人展、机械工程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等一批国家级大型活动,在国内机器人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完成了机器人产业园二期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建成5.7 万平方米芜湖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一期的基础上,竣工交付芜湖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二期厂房。对园区企业餐厅、运动健身房、企业党群活动中心等配套进行升级改造,安排了近千套蓝白领及高端人才公寓,完善周边配套生活设施。建立产业链配套协作。不定期举办企业家恳谈会、机器人企业沙龙,基地微信群交流活跃。通过搭建学会企业联合体,帮助基地企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协同,促进企业联合开发技术与产品,联合承接订单,互通共享厂房、人员等要素资源。

二、 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芜湖机器人产业逐渐被国内业界关注,但目前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一是外部竞争压力加大。近年来,“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必由之路,重庆、上海、天津、昆山等诸多城市竞相布局发展机器人产业,芜湖虽然抢得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先机,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产业规模仍需扩大、龙头企业仍较缺乏。这是当前制约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二是产业核心人才短缺。机器人产业对技术人才、研发人才需求量大,比起经济较为发达、区位优势更为明显、优质人才更加聚集的北上广深等城市,芜湖对机器人产业人才吸引力相对较弱,高技术人才匮乏、高技能工人短缺,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三是政府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参股扶持相对谨慎,容错机制尚未完善。

三、 加快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面对机遇和挑战,应按照“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同步发展服务机器人、延伸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总体思路,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加快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步伐。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1.积极打造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加强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孵化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及行业支撑服务能力等;集中优势资源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强机器人软件及算法、精密器件及关键部件研制平台、测试平台等基础创新能力建设。制定实施更加积极的优惠政策,加强机器人产业高端人才招引、高技能工人培养力度,满足持续增长的产业创新人才和技术需求。

2.多方引入社会资本投入

目前,芜湖机器人产业企业获得扶持主要来源于政府,缺乏社会资本投入。芜湖需要成立专门针对机器人产业的基金,构建“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重点扶持、担保机构补贴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19 年,芜湖已设立了规模10 亿元的芜湖旷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完成投资项目2个。同时用足、用好国家、省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政策。

3.全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上市。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埃夫特公司通过引进机器人整机企业核心研发人才、加强与高校院所协作攻关等方式,突破工业机器人整机核心控制技术,转变公司发展模式。2020 年4 月13 日埃夫特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全省第2 家、芜湖首家科创板过会企业。13 亿元融资将投向下一代智能高性能工业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机器人核心部件性能提升与产能建设项目、机器人云平台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细分应用市场。重点瞄准陶瓷卫浴、五金打磨、机械制造、住宅产业等领域,强化与下游终端用户的合资合作,突出本土服务定制便捷、维护成本低和沟通效率高等优势,寻求相对于国外机器人的差异化竞争力,在上述行业快速建立产业应用优势。将国家级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入驻企业分为机器人生产线集成、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核心部件等相关模块企业,通过定期调研同一模块企业,搜集共性问题,通过政府渠道帮助协调解决。注重品牌培育。提升埃夫特整机产品、酷哇服务机器人的竞争力,辐射和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加大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宣传推介,组织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及落户企业参加国内外会展,鼓励企业参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体系制定。建设中德人工智能发展基地。在原中德产业园孵化器基础上谋划建设新的人工智能发展基地,缓解机器人产业园区核心区企业厂房使用压力。

4.加大服务及特种机器人招引力度

随着大数据和云储存技术的日益成熟,服务及特种机器人发展势头强劲,行业前景有望超过工业机器人。机器人产业正从标准化、一体化发展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变。目前,芜湖该类机器人发展总体规模不大,涉及行业领域较为单一。

5.聚力突破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

尽快突破减速机技术瓶颈。通过与减速机核心设备供应商合作,突破加工工艺与装备技术瓶颈。继续强化产品使用验证、提高关键工艺水平,引进技术团队进行联合攻关,努力实现机器人精密减速机技术重大突破,加强奥一精机RV 减速机量产能力,加快谐波减速机研发步伐。提升驱动控制规模。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大批量产业化,提高固高科技、清能德创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产品的应用配套比例。研发高性能机器人驱控一体化产品,批量替换进口产品,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伺服电机竞争力。加快推进芜湖翡叶动力伺服电机项目,快速提升批量制造、成本控制和品质管控能力,在满足埃夫特公司配套基础上,逐步推广至风电、高端纺织机械、高端数控系统等先进运动控制领域,全面替代进口欧系电机。研发高性能直驱电机,在国产机器人应用上实现新突破。

猜你喜欢
芜湖机器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进击的芜湖
进击的芜湖
安徽芜湖:镜湖区首家楼宇联合工会成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