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

2020-07-04 02:10陈宗梓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中核心素养历史

陈宗梓

【摘要】历史学科教学要求历史教师要在增加自身历史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创设出能够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高中历史教师更要结合高中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高中生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教学,提高高中生对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的进一步认识,进而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67-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中对教学与评价深化改革提出具体要求:大力推进围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各地区和学校要努力创设有历史教学改革的环境,积极引导历史教师探索基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我们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多创设历史情境,利用现代教育和信息技术,利用合作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生在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后,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和相应的学习方法。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够根据高中生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富有趣味的、有教育意义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来引导高中生更好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进而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多媒体融入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历史知识、文化,还要在教学之余有计划地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高中历史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有助于在课前导入、课中讲授等环节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创新历史知识教学。

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就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先在网上下载有关“鸦片战争”的相关视频,然后再剪辑以备在课堂播放,在新课导入时先播放视频,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观看完视频后,提出问题如“同学们,观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吗?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吗?”,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然后回答。历史教师可以应及时对学生的应答给予反馈,“同学们的感想都很丰富,那么现在我们回归课本,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本课内容,然后回答问题,鸦片战争爆发是由什么事件引起的,结果是怎样?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因何爆发的,结果如何?”。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也帮助高中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学习“鸦片战争”后,还可以提出问题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历史教师通过历史比较、归纳概括等,还培养了高中生的知识归纳概括能力,促进高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動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

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空间进行,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将“画思维导图”的历史教学活动引入到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在引导高中生“画思维导图”时,高中历史教师还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高中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记忆历史知识,进而提高高中生的时空观念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复习“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知识点就可以及时地将“画思维导图”的历史教学活动引入到历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学习完“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内容后,可以进行对此内容的复习,历史教师让学生尝试通过画思维导图来进行复习。历史教师引导高中生 “画思维导图”对所学内容及时进行复习,及时梳理知识点,把所学知识串起来加深记忆。历史教师查阅高中生完成的“思维导图”后,在下一节课中,以完成较好的高中生以自己的“思维导图”为例在课堂中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其他高中生学习那些完成较好的高中生的学习方式和逻辑思维,让其他高中生能够取长补短。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画思维导图”,不仅能提高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提高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三、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要在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画思维导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还要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合作精神,提高高中生的合作能力,全面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够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状态对全班高中生进行科学分组,促进高中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学习“辛亥革命”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先把全班高中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说:同学们,老师已经把你们进行了分组,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进行“辛亥革命”的学习,完成老师的几个问题。问题一:辛亥革命的背景;问题二:辛亥革命的过程?问题三:如何评价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各小组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辛亥革命”的讨论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下,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高中历史教师要鼓励每个小组代表积极在历史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小组分享本小组的讨论探究成果,也要鼓励有不同意见的小组能够及时提出与其他小组不同意见的结果,或者能够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最后,高中历史教师根据不同小组以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高中历史教师还要鼓励高中生能够针对老师的总结提出自己的问题,与高中生进行对问题的探究,为高中生解疑答惑,营造师生平等,共同进步的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由于每个高中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逻辑思维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也不相同,而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和探究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使高中生互相学习,促进高中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师提高全班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017版新课程标准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培养的人是为国家服务的德性为主的人,虽然有着对社会负责任和对未来秉信念的美好意蕴,但是缺少的是人之为人的创造性精神培养。

四、结语

高中历史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历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巧妙构思能够提升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这些点燃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增强了“主体”意识,课堂上既有学生自主探究又有教师指导。高中历史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历史课堂中高中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帮助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将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陈正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下.2017.

[2]陈宇志.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下.2019.

[3]黄彬.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下.2018.

猜你喜欢
高中核心素养历史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