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AEAW 模型的青少年网络心理求助特点分析

2020-07-04 02:52郑家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青少年

郑家莹

〔摘要〕基于AEAW心理求助模型分析了青少年网络心理求助的特点,结果发现:(1)在对心理问题症状觉知与评估阶段,互联网有助于确定心理问题症状,为进一步心理求助奠定基础,但青少年由于缺乏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或造成误判;(2)在症状表现及需求表达阶段,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通过分享个人经历而与他人建立联系,但易被互联网资源误导;(3)在确定可利用的帮助资源阶段,互联网具有易获取性、及时性及包容性的特点,更能满足青少年的自我疗愈需求;(4)在意愿阶段,互联网匿名性与隐私性的特征,有助于青少年掌控心理求助过程,但易引起隐私与信任担忧、回避治疗等消极行为。最后,基于青少年网络心理求助的特点及我国当前网络心理援助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网络心理求助;青少年;AEAW模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8-0004-03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得青少年生活掌控感降低,被越来越多的社会规则所束缚,心理冲突频发。同时青少年经历心理断乳期后,家庭的社会支持功能降低,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建立,自主需求与独立意识日趋增强,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抑,因此,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有研究发现,10%~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社区、医院也已设立相应的心理援助机构,为青少年提供一定的心理援助。但迫于个人需要与社会广泛流行的心理问题“污名化认知”的双重压力,遭受心理困扰的青少年从心理援助机构中寻求援助的人数比率较低(约35%),绝大多数青少年仍选择独自应对个人心理问题。此外,部分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自知,激发这类青少年的求助意愿并为其寻找其他“安全”援助途径则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互联网信息发展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8.54亿,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平均使用时长达27.9时/周。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心理求助方式和过程,为希望获得心理关怀与帮助的青少年开辟了新的求助途径。互联网中专业心理咨询服务与非正式的心理援助资源丰富,一方面,拓宽了青少年心理求助途径;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使得网络心理资源未实现优化配置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因此,分析当下青少年网络心理求助的特点,为实现网络心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启示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心理求助的AEAW模型

(一)心理求助的界定

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在遇到心理和情绪方面的问题时,向他人寻求外部帮助以解除心理痛苦或心理问题为目的的适应性应对过程[1]。根据求助对象的专业水平,可将其分为专业心理求助与非专业心理求助,非专业心理求助指的是向亲人、朋友等非专业人员寻求社会支持;专业心理求助则是指向具备认证资格的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根据求助的途径,可分为线上心理求助与线下心理求助,线下求助属于现实的人际接触,网络心理求助则不与他人直接接触。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愿意选择自主解决,且更愿意向非专业人員寻求帮助;性别差异表现在女性较男性更愿意寻求帮助,且受助后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明显[2]。

(二)心理求助的AEAW模型

心理求助属于适应性应对方式的一种,是将个人的内部心理问题转化为人际间的社交关系,并希望依赖社交关系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实现由“我”向“我们”、由内向外的转变,最终由意向走向行动的转变。基于此,Rickwood等[3]提出了AEAW模型来分析求助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阶段一:心理问题觉知与评估阶段(awareness),自我意识到存在心理问题,表现为“我好像抑郁了”“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我好像不太对劲儿”等,并对心理状态与自我应对能力进行评估,最终确定是否需要帮助;

阶段二:症状与求助需求表现阶段(expression),对他人展现出相应症状,表达出需要支持与帮助的需求或意愿;

阶段三:求助资源可获得性评估(availability),自我评估易获得、可利用的帮助资源;

阶段四:意愿阶段(willingness),个体是否向特定资源求助取决于个人意愿,求助意愿则取决于个人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二、网络心理求助的特点分析

从AEAW模型可看出,四阶段存在较多的选择,求助于专业心理援助是众多选择之一,专业心理援助已被证实为更有效的途径,但已有研究发现存在诸多因素阻碍青少年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网络作为心理援助的新载体,刷新了心理援助的方式,因此分析青少年网络求助特点,一方面有助于更有效地发挥网络心理援助的优势,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线上与线下心理援助的衔接,实现援助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心理问题觉知与评估阶段

心理求助的前提是对心理问题的觉知,当青少年自我感觉不适时需要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在此阶段,网络心理援助资源可以提供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相关知识,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鉴定”。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后更倾向于利用搜索引擎获取心理健康相关信息而非直接进入特定网站获取信息,他们往往以相应心理问题的症状与治疗方式作为搜索的主要目标[4],如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症”“××症状”“××的治疗”等为关键词。除了搜索引擎外,青少年还利用论坛、朋友圈这样的平台,以直接提问的方式来获取心理健康相关的自我评估信息,专门的心理服务网站并未成为他们直接的、优先的求助对象。

青少年以通过网络获取的心理健康知识为依据进行心理问题与应对能力的自我评估,若认为凭借个人能力足以应对当下的心理问题则不会求助,反之求助才可能发生。因此,个人能否利用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自我心理问题严重程度进行合理评判将影响其求助行为。鉴于此,一方面,有必要对网络心理健康知识内容进行审查与监管;另一方面,引导青少年从特定的专业心理援助网站获得心理健康知识。

(二)症状与求助需要显露阶段

在现实人际关系中若表露出心理问题症状会被认为是“病态的”,甚至被贴上“变态”的标签,遭到排斥甚至人际疏离;若表达出需要帮助的需求时,尽管可能会获得亟需的社会支持,但同时也可能被认为是“弱者”,伤及自尊及降低自我价值感。总之,这种污名化效应造成青少年不敢显露自己的心理问题症状,更不敢轻易向他人求助。已有研究发现,这种污名化效应的例证还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男性求助行为显著少于女性。

反之,若表露症状、表达需要帮助的需求但不暴露真实身份时,污名化效应将大大降低,而互联网的匿名性特征则为青少年提供了减轻心理压力的表露平台。已有研究发现,在寻求线下心理帮助前,被边缘化(如同性恋)或心理严重压抑的青少年更多会通过贴吧、论坛、QQ聊天群在深夜(23点后)向陌生人倾诉个人问题[5],也更容易找到具有相同心理问题的人。通过网络显露症状不仅降低了污名化效应的干扰,而且有助于青少年与存在共同心理问题的人建立联系甚至形成互助团体,一方面,有助于心理困扰的分享与表露;另一方面,这种网络人际关系作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心理问题的纾解具有积极作用。

(三)求助资源可获得性评估阶段

获得心理援助资源是心理求助发生的外部条件,确定自身需要心理求助后,青少年还需要确认心理求助资源的来源及每种资源的易获取性。已有研究发现,不同群体、不同心理问题人群对心理求助资源的需求不同,例如,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倾向于接受电话热线帮助。

易获取性与即时性是网络心理援助的两大优势,一方面,能帮助青少年更快地获取心理求助资源信息,如查询心理辅导机构及心理咨询师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其匿名性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兼求助成本较低,更适合作为线下心理求助的辅助途径。已有研究也证实,青少年对网络心理资源持更愿接纳的态度,和线下求助相比,更愿意选择网络求助的方式。

(四)意愿阶段

在明确需要自我心理求助及可获得心理援助的途径阶段,青少年需要结合自身心理问题与可利用资源进行综合评估,这是心理求助的关键阶段,网络求助的匿名性与隐私性特点避免了人际压力与污名化的影响,有利于青少年将求助意愿转化为求助行动。此外,网络心理求助更有利于青少年掌控心理援助的进程。正因具备以上优势,网络心理求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不善于利用心理援助资源而“拒绝求助”(Help-negation)的现象。造成拒绝求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线下心理援助的成本较高,求助者求助前会评估各项成本花费(时间成本、经济花费、污名化的压力)与获得收益(即援助效果)。网络求助具有匿名性、隐私性的特点,同时求助者具有较强的掌控感,综合比较而言成本较低,所以大多数青少年更愿意选择网络心理求助。

已有研究证实,网络心理求助的满意度较高,绝大多数女性(81.9%)对网络心理求助持满意态度,54.9%的男性会在网络上谈论心理问题,81.3%的男性认为能获得相应帮助且对帮助感到满意[6]。也有研究调查发现59%的调查者认为网络心理帮助既没有积极作用,也没有让心理问题变得更严重;40%认为收效甚微[7]。社会焦虑与社会支持影响主观感受,社会焦虑严重、高社会支持水平的个体倾向于认为网络心理服务是有益的,网络心理服务资源更多被当作一种理解与支持。总之,使用网络心理求助的青少年的求助体验较为积极。

尽管网络心理求助减轻了面对面的人际压力,但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也容易造成信任危机与隐私担忧,若长期仅依赖于网络心理求助可能造成治疗拖延或治疗回避,长久来看可能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

三、启示

网络心理求助作为线下心理求助的重要补充,为青少年心理求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维护,但也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发挥网络心理援助的功能。

第一,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求助的前提是对心理问题的自我觉察,而这种觉察须以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为前提,没有科学的心理健康观是造成目前心理求助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全面向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此外,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鉴别能力,减少盲目求助。

第二,建立网络心理援助的准入与审核监督机制。青少年在进行网络心理求助时,会担心个人隐私被暴露。因此一方面需要提高网络心理援助的准入门槛,加强心理援助资质的审核;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对网络心理援助机构与服务人员的评估与监督,确保网络心理援助的伦理性。

第三,应加强线上与线下心理求助的衔接。网络心理求助无法替代线下心理求助,毕竟网络心理服务在咨访关系的建立等方面有所欠缺,网络心理援助可作为线下心理求助的补充,或以网络心理服务为桥梁最终实现线下心理求助。

注: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立项号:2019Q026。

参考文献

[1]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180-184.

[2]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6): 888-894.

[3]Rickwood D, Deane F, Wilson C, Ciarrochi J V. Young peoples help-seeking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J]. J Adv Mental Heal,2005,4(3):1-34.

[4]Wetterlin F M, Mar M Y, Neilson E K, Werker G R, Krausz M. Mental health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 a survey of youths' web-based resource preferences in Canada[J]. J Med Internet Res,2014,16(12):293.

[5]Best P, Manktelow R, Taylor B J. Social work and social media: online help-seeking and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adolescent males[J]. Br J Soc Work,2014,46(1):257-276.

[6]Ellis L A, Collin P, Davenport T A, Hurley P J, Burns J M, Hickie IB.Young men, mental health, and technology:implications for service design and delivery in the digital age[J]. J Med Internet Res,2012,14(6):160.

[7]Feng X L, Campbell A. Understanding e-mental health resources:personality, awareness,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e-mental health resources amongst youth[J]. J Technol Hum Serv,2011,29(2):101-119.

(作者單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21)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Amazing benefits of playing sports for teens 青少年运动的益处
Minor Offense
青少年一周饮食计划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