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0后”教师遇上“95后”学生,如何表达师爱

2020-07-04 02:24郭飞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师爱群体教师

郭飞羽

摘 要:如今,“95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学生群体,同时,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育人工作。当“90后”教师遇上“95后”学生,如何去立德树人,表达师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基于此,笔者以本人教育教学经历为依据,浅谈在这一新型师生关系中如何表达师爱。

关键词:90后 95后 师爱

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或其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这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言都说明了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于“95后”这个群体,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点评:“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如何正确地对这一新的学生群体表达师爱成了新的课题。[1]

一、“90后”教师与“95后”学生

笔者生于1991年,赶上了“90后”这一群体,几年的职业生涯中,我面对的学生都是“95后”。“95后”是介于“90后”和“00后”之间的群体,既95年至99年间出生的人,他们成长于中国和平发展,社会政治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一群体的特点如下:

1.95 后自我意识强而又内心脆弱。该群体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往往会关注自我多于关注他人。并且他们处于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阶段,信息容量巨大,获取渠道畅通,时效快。所以他们有个性,思想独立,不易接纳他们的观点。而“95后”大学生内心又比较脆弱,很容易产生迷茫、自卑等心理问题。[2]

2.95后是个急于求成的群体。95 后成长在一个奇迹不断被创造的时代,虽然他们有冲劲,有理想,但是也往往容易浮躁、急于求成,从而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低。

3.95后是一个依赖网络的群体。随着信息革命的进一步爆炸式发展,电子产品的成本变低,并且外形更加精致、功能更加多样、使用上更加便捷高效率、智能化和网络化,因此95 后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轻而易举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与人沟通、展现自我。但这也有一些弊端,一些同学过于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学业荒废。

二、“90后”教師如何向“95后”学生表达师爱

9.后的我与95后学生年龄差距小,成长时代背景相似,代沟小。我们一样青春活力,朝气蓬勃,也一样个性张扬而又敏感脆弱,需要被关注以及被爱。因为有这些共同点,在这一新型的师生关系之中,师生很容易成为朋友,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也会面临着难以树立教师威信的难题。关于如何正确地向“95后”学生表达师爱,我有如下几个思考:

1.师爱是心与心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心与心的互动,只有对学生付出真心、耐心和平心才会与学生建成良好的感情纽带。

真心对待学生,要求我们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毫无做作的,如同爱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学生应该毫不吝啬地付出精力、时间和感情。“95后”自尊、敏感、脆弱的心理特征要求我们要多关注他们内心,并在与他们相处中把真心交出来。记得之前315旅游管理班有一位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女生和我说她有抑郁症倾向,当时我很紧张,因为我对抑郁症的了解并不多。我就通过上网以及咨询心理学专业的朋友同事,掌握了一套与抑郁症等情绪不健康的人相处的方法来与她相处,每天通过微信,电话等媒介跟进她的身心状况,常常和她在学校操场跑步,聊天。一个学期下来,她变得爱笑了,开朗了,她对我表示了感激,而我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成就感,觉得我实现了一位老师应有的价值,正是因为我那份对学生的爱,让我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尝试引导她,鼓励她,给她乐观的力量。[3]

耐心对待学生,要求我们给学生多点宽容,多点忍耐。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工作中我们应该谨言慎行,而不是武断专行。“95后”现正处于青春期,并且由于成长的时代背景原因,他们往往容易急躁,功利,教育工作者对这群急躁的青年人应该多点耐心,多点宽容,遇到学生犯错切莫马上批评他否定他,而应该先了解其犯错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平心对待学生,要求我们对学生要一视同仁。“95后”自我意识较强,无法容忍不公的待遇。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喜恶而对学生区别对待, 尤其是对成绩不够好的学生, 教师应该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关注, 信任他们, 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记得在一次课堂上,有几个平时纪律不好的男生迟到了,在教室门口向我报告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生气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肃地批评了他们。过来一会,班长也报告进来,我就只是轻微提醒了她下次注意上课时间。这时,班上的学生就议论纷纷说老师偏心班长。我那一刻陷入了深思,为自己对这几个男生以及班长的不同态度感到愧疚。后来课间我找那几位迟到的男生聊天,问他们迟到的原因,他们说是因为要帮班级搬新书才没准点来上课,我向他们表达了歉意,说不应该没弄清楚迟到的原因就当众严肃批评他们。这件事后,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位学生都值得我去尊重。

2.师爱是人对人的影响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所以, 我们要得到学生的爱戴,也要使学生愿意接受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我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真诚、负责、宽容、热情、幽默等优秀品质, 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除了课堂知识,“95后”可以通过网络快速,简便地获得各种课外知识,所以“95后”拥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和更快的知识更新,这导致其对所了解的问题有着更特别、更前沿的思考。因此,要被这群有独立思考能力的95后信服,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此外还有具有高品质的人格。

3.师爱是有原则的爱

真正的师爱是有原则的,而不是纵容溺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马卡连柯曾说:“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 能培养他们抵挡和战胜诱惑的能力”。“严师出高徒”,严的背后是约束,是磨炼,是激励,是关怀。“90后”教师与“95后”大学生的年龄差较小,不利于树立教师威信,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及时指正,有必要的时候要辅以一定的惩戒措施,让他们认识到犯错应付出的代价,借此树立教师威信。

4.师爱的表达要有方法艺术

第一,亦师亦友的角色定位。“95后”的大学生,面对年龄和自己接近的“90后”教师,更多的是想视老师为朋友,学生往往更加乐于对亦师亦友的教师角色释放自己的情感,这会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所需,更真实的掌握学生的现况,让教育工作更有效地进行。我在课间会与部分学生交谈,谈话内容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也包括他们感兴趣了“娱乐八卦”,会通过分享一些新生代正能量偶像的励志故事來激励学生克服懒惰、急躁等不足,在这些交谈中我都用“朋辈”的聊天方式,学生乐意接受这种平等的、轻松的交流模式,并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如朋友般的爱。

第二,利用网络,融入学生群体。随着交流工具的逐步现代化,“90 后”学生更愿意和老师在网上交流。QQ、微信、短信是“90后”“95后”挚爱的时代产品。教师要顺应微时代的到来,充分地利用这些网络工具来表达师爱。我常常会在班级微信群上嘱咐学生要注意事项,表达对他们的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这样爱的表达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不会觉得有压力或者难为情。

结语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就要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重视知识积累与更新,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愿意交心的良师益友。在90后教师与 95后学生所建立的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爱的表达应该更有艺术,90后的教师要基于“95后”的特点,并结合“90后”的群体特点来表达师爱,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快乐, 也让自己快乐。

参考文献

[1]王文静,赵瑞杰.高校“95 后”学生干部的时代特点及培养途径探析[M].新西部,2015(5):116+112

[2]毛方方,贝金铸,刘洁,等.“95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政工作新思路[J]现代商业,2011(11):278+277

[3]郑郁,靳根会,李改欣.加强高等院校幼师学生师爱教育的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02):17-18

猜你喜欢
师爱群体教师
最美教师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教师如何说课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以师爱诠释教育
圆我教师梦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