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04 03:10李巨娥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趣味教学应用

李巨娥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感知,增强学生的体验,以趣味化的内容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本文主要从优化设计、丰富形式、增进互动等角度,阐述了趣味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趣味教学;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只重视知识的讲授,常常会忽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道德、法律等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趣味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趣味教学法具有体验性,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愉悦;第二,趣味教学法具有互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合作、探究,实现“真互动”,从而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第三,趣味教学法具有创造性,学生喜欢求新立异,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所以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课堂的活力。

一、优化设计,活化导课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前,教师要精心研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课程标准》,分析学生的认知储备,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再引入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丰富课堂导入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导入方式。如教师可以时事导入,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可以问题导入,诱引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以生活导入,引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教师可以多媒体导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如在教学人教部编本七年级上册《探问生命》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滚蛋吧!肿瘤君》的视频片断,或者开展寻找自己家中的传家宝、积极发言争取“生命值”等活动,引发学生讨论,让他们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热爱生命。

二、丰富形式,增强趣味

1.故事引领

有趣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将历史、寓言等故事素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挖掘素材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2.活动激趣

初中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借助活动组织教学,使枯燥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传递,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反思,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目标的达成。

如在教学人教部编本七年级上册《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里约奥运会赛场上有关亲情的图片。如克丽斯得获得冠军后与儿子相拥而泣,维维亚尼在夺得冠军后喜极而泣与家人庆祝,家人安慰输掉比赛的阿科斯塔等,然后让学生谈谈从这些图片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3.设疑增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重点处、难点处,或者学生疑惑处提问,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教师还可以围绕教学内容精心构思问题,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上册《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社会关系网中的经历,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社会关系网的。

4.多媒体促学

多媒体技术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图片、漫画,趣化教學内容,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三、增进互动,优化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合理给学生配对讨论的对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此外,教师要选择一些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素材,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让他们主动点评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现象,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生活中的话题,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听说议论中融入课堂,达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建构知识联系,引入课外资源,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趣味教学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