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医学院校应对的实践与探讨

2020-07-04 03:26雷世鑫杨亮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应对医学院校

雷世鑫 杨亮

[摘 要] 抗击疫情是一场需要同舟共济的全民行动,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役,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首要基地,如何发挥学科、专业特长,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更好、更科学地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院校;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6-0008-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感染引起的肺炎[1]。如何更好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 既要提高认识,又要坚定信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深入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快速研究、迅速行动,扎实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感染人数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我们必须做到继续坚持奋力进行疫情阻击战,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战士,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个人、家庭、社会、集体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同时我们也要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积极参与,有效防治。信心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法宝,这个信心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同舟共济、携手同行。

二 强化内部管理,科学防控疫情

打铁还需自身硬,科学严谨的内部管理是确保非常时期医学院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的首要保证[2]。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师生要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责任,按照学校防控预案做好各自工作。加强同地方政府的沟通交流,做好舆情引导与应对;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学校后勤、保卫、国资等部门统筹做好健康监测、物资储备、人员调配、校园全封闭管理、校园消毒、外来人员、车辆的管控等各项工作;加强校内人员的健康监测管理,坚决阻断疫情进入校园的任何可能途径。值班领导落实执行好每日值班工作,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抓好校园管控、实习学生管理、师生个人防控“三落实”。

做好重点人员摸排工作。高度重视外地,特别是湖北、武汉返乡过年的教师家庭成员相关情况,做好详细的信息统计,每天跟踪询问核查,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学校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同时做好学校教职工外出及有无异常情况汇总工作,确保无一遗漏。充分利用电话、微信、QQ群等方式积极做好师生每日健康情况统计汇总工作。

附属医院做好全面部署,科学研判及应对此次疫情,有效承担起当地疫情定点医院职责,规范、开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发热网络咨询门诊、微信发热门诊,收治疑似病例,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击,积极发挥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用,确保疫情科学防治。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特色互助精神,选派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检验科等有经验、有责任的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疫情防治,缓解压力。同时,全力提供保障,保护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障疫情防控斗争的中坚力量,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3]。

三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防控举措

做好延迟开学的信息宣传工作,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平台、钉钉、QQ群、电话等方式将延迟开学系列通知传达到每一名师生、家长,坚决不容许提前返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平台、QQ群、LED显示屏、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多种渠道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师生、家长增强敏感性和辨别力,正确认识、对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学习健康防病知识,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控,引导党员和师生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做到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敢于辟谣,不在网络或生活中随意发表、发布或转发未加证实的言论,坚定战胜疫情信心。带头做防控知识的传播者、疫情谣言的制止者、健康校园的守护者。

引导师生及家属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疫情流行的地区或社区;疫情期间,做到不走亲访友和朋友聚会,居家休息;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通差的空间,如棋牌室、KTV、影院、茶房、博物馆、展览馆、公共浴室、大型商场等[4]。

四 积极主动应对,有效保障教学

教育部门已经明确推迟开学时间,各个学校亦积极应对。不同學校更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具体实际,及时分析研判,做出科学规划,做好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应急预案、延期开学课堂教学预案、开学前准备工作预案。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延长的假期,丰富学识,改造自我。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有敢于竞争、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深研细究,认真梳理知识点,不断充实教学资料,同时通过网络学习教学技能、开展线上教学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和综合能力,为新学期各项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爱课程等开放平台的慕课、微课、远程教学等网络资源,选择适合本校的,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及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提供支持,鼓励教师积极自己创作网络课程,进行线上教学,保障学校“停课不停学”,确保师生度过一个既平安、又充实的假期。

五 有效参与防控,主动服务地方

加强公共卫生教育,严格落实居住地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他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能力[5],同时也要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应对疫情。

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积极参与到居住地一线疫情防控斗争中去,主动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联系,走进社区、村卫生室、村部等,了解情况,力所能及帮助、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体现责任担当,展现良好形象。

六 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探索医学教育新模式

近年來,国内外发生了多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给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威胁和挑战。另外,由于“重治疗,轻预防”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医学院校及学生在思想上都更加注重将来能带来直接效益的临床课程,比较轻视预防医学课程,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学习兴趣低、不认真,教师也逐渐丧失了热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医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培养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教学方式的势在必行,医学院校要不断探索现代医学教育形式的新模式,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改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从基础医学课程开始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进入专业课、临床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时期,培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的各项能力,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6]。

总之,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形势,医科院校要坚定扛起责任担当,引导师生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营造人心安定、人人尽责、同舟共济的良好氛围,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参考文献:

[1]魏秋华,任哲.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源地消毒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0,37(1): 69-62.

[2]熊彬,苟晓燕,邓晓燕,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流行期间综合医院门诊管理探讨[J].重庆医学, 2020,49(00):E012-E012.

[3]陈佳丽,宁宁,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社区防控[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0,27(3):237-240.

[4]刘素珍,李继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医护人员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护华西紧急推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34(3):1-5.

[5]李志群,韩志宏,等.齐齐哈尔市高校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行为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7):820-821.

[6]李永进,周涌,等.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教学[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6,27(1):59-60.

(责任编辑: 姜海晶)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应对医学院校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