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陆中55号机采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0-07-04 02:40王海洋王有武潘宗瑾杨华高进施洋王永慧王为
棉花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产

王海洋 王有武 潘宗瑾 杨华 高进 施洋 王永慧 王为

摘要:按照新疆南疆植棉区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将多种棉花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合理组装配套,提出了棉花新品种新陆中55号在新疆南疆地区实现高产优质栽培适用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选地与土地准备、土壤封闭除草、播种准备与播种方法、滴灌施肥、化控措施、打顶、防治病虫害、催熟脱叶处理及机械采棉等一系列田间管理技术措施要求。以期为广大新疆棉农进行田间管理提供指导作用,促进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关键词:新陆中55号;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S562.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20)03-0050-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0.03.008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achine Harvesting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Xinluzhong55

Wang Haiyang1, Wang Youwu2, Pan Zongjin1, Yang Hua 1, Gao Jin1, Shi Yang1, Wang Yonghui1, Wang Wei 1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Jiangsu Coastal Area / 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Modern Crop Production, Yancheng, Jiangsu, 224002, China; 2.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 of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soil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cotton planting area of southern Xinjiang, after many year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a variety of cotton cultivation technical measures were reasonably assembled and matched, th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ealizing high yield and quality cultivation of new cotton variety Xinluzhong 55 in southern Xinjiang 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land selection and land preparation, soil sealing and weeding, sowing preparation and sowing methods, drip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 chemical control measures, topping,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ripening and leaf removal treatment and mechanical cotton collection and a series of technical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Xinjiang cotton farmers to carry out field managem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tton industry and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Xinluzhong55; Machine harvesting cotton; High yield;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收稿日期:2020-05-29

基金項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100405); 转基因重大专项(2018ZX08009-18B);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B2019A05)。

作者简介:

王海洋,男(1970-),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棉花新品种引进鉴定与栽培技术,

fnnwhy@163.com。

通信作者:王为,ww462@126.com。

0  引言

新陆中55号是早熟陆地棉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成熟期早、结铃性强、铃大、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等特点,而普遍受到新疆棉农欢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该品种属中早熟,生育期133天左右,植株呈塔形,株型清秀,双铃率高,前期生长较快,中后期生长较稳健,叶片中等大小,果枝始节位在6左右,开花、结铃较为集中,结铃性强,吐絮畅,易拾花,抗枯萎、耐黄萎病。单铃重6 g左右,衣分44%左右。经新疆农业科学院检测中心测定,平均2.5%跨长为30 mm左右,比强度30.2 cN/tex,马克隆值为4.2。大田平均籽棉产量为7500 kg/hm2左右,高产田块籽棉产量可达9000 kg/hm2左右。现将该品种在新疆南疆机采棉模式下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土地准备

1.1  选地、整地、施基肥

要选择黄萎病轻且集中连片的田块,以方便机械采棉。要求土地平整,盐碱较轻(总盐含量低于0.3%),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质疏松,排灌方便,有滴灌设施。整地时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结合清田,耙地机械必须配备扎膜辊,来反复搂捡,以清除田中残膜、残秆[1]。整地要达到“碎、平、松、墒、净、齐”的质量标准,保证土壤上虚下实。结合整地施入有机肥40 t/hm2左右,尿素230 kg/hm2、磷酸二铵460 kg/hm2、硫酸钾160 kg/hm2,作为基肥使用。

1.2  土壤封闭除草

在整地后用48%的氟乐灵乳油1500 mL/hm2兑水喷雾进行棉田土壤封闭除草。要做到喷洒均匀,一边喷一边耙入土层3 cm左右。

2  播种准备

2.1  棉种质量

要求棉种质量标准为含水率低于12%,净度达95%以上,纯度达98%以上,发芽率达90%以上。经过包衣的种子要求破碎率低于3%,残酸量低于0.15%,包衣均匀度达95%以上。

2.2  播前晒种

播前7天将种子摊放在苇席上放在太阳下爆晒两天,厚度6 cm左右,维持堆温30℃左右,并时常翻动。

2.2  播种时间

在春季当4 cm左右地温持续达到12℃以上时,可适墒进行播種,通常在南疆地区适宜播种期为四月上中旬,不迟于四月底。

2.3  播种方法

要采用新型精量播种机进行膜上播种,采取“一二一”交替或每穴一粒的播种模式,要求做到播行要直、接行要准、落籽均匀,播种深度在2.5 cm左右。播种方式采用2.05 m宽膜机采棉模式,行距为76 cm,株距为6cm,地膜一膜两管,播种6行。通常用种在27 kg/hm2左右。一般播种密度为20.5万~23.0万株/hm2,实收株数为18.5万~20.5万株/hm2。覆盖地膜时要保证膜面平展,播种行地膜表面覆土大约1.0 cm厚。地膜边缘要覆土压实,每隔8 m左右还要覆土固定防风,保证膜面采光充足,播种机播种时要保持3 km/h以内匀速,保证播行直、接行准,并及时查膜,封住膜上穴孔,对漏播处及时人工补种,保证出苗率超过85%。

3  大田管理

3.1  苗期管理

待田间棉苗出苗率达40%左右、子叶转绿时,发现有棉苗仍被压在地膜下的要马上放出,并覆土将膜孔封住[2]。如若遇到降雨导致土壤板结或遇到倒春寒,要及时进行深中耕松土(深20 cm左右)以提高地温。苗期主要害虫为棉蓟马,可用吡虫啉加阿维菌素防治,可同时加入缩节胺进行化调,用量为7 g/hm2左右。

3.2  蕾期管理

3.2.1  适时化控

蕾期要看棉花长势适时进行化控,在7叶期前后用缩节胺22 g/hm2左右进行化控,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1600 g/hm2左右、硼肥700 g/hm2左右,兑水约465 kg/hm2进行叶面喷雾,促进棉蕾早发稳长。

3.2.2  及时滴水灌溉

通常在六月初首次滴灌,用水量约300 t/hm2;盛蕾期第二次滴灌, 用水量约600 t/hm2,并随水施入尿素80 kg/hm2、磷酸二氢钾22 kg/hm2左右。

3.2.3  防治病虫害

新陆中55号蕾期要注意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400 g/hm2兑水240 kg/hm2喷雾;五月底前后要用哒螨灵喷洒田边杂草,减少虫源,田间出现红蜘蛛为害可用哒螨灵等防治。要在首次滴灌前将红蜘蛛控制在点片零星发生。防治棉铃虫可采用种植诱集带、黑光灯诱杀等措施,并结合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棉田虫害点、片发生时要局部防治,避免大面积使用广谱性杀虫剂,以保护田地并避免误伤益虫,尽量利用天敌来杀灭害虫。

3.3  花铃期管理

3.3.1  滴水灌溉与施肥

在花铃期科学合理地滴灌、施肥,是保证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要做到以水调肥、促控结合。花铃期通常要滴灌7次左右,棉田一次滴灌用水460 t/hm2左右,间隔期8d左右,遇高温可提早滴灌,以保持田间水分。初花期随水施入尿素135 kg/hm2左右、磷酸二氢钾70 kg/hm2;盛花期随滴水施入尿素160~200 kg/hm2、磷酸二氢钾70 kg/hm2左右。

3.3.2  化控措施

在初花期(在头水之前)根据棉花长势用缩节胺32~46 g/hm2,兑水465 kg/hm2左右进行喷雾。在盛花期(在二水之前)用缩节胺46~62 g/hm2兑水465 kg/hm2左右进行喷雾。通常在打顶之后8 d左右,棉株顶部果枝伸展至4 cm左右时,重度化控一次,缩节胺用量为80~125 g/hm2。

3.3.3  打顶与回收地膜

棉花打顶要做到“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原则[3]。通常在7月5日前后,单株果枝数为9个左右时摘除棉株顶部一叶一心,打顶时间不得迟于7月10日。尽可能将棉株高度控制在80~85 cm。看棉株长势情况在首次和二次滴水期间去除沟边行的地膜,在初花期宽行封行后的滴水灌溉时去除畦中间行的地膜,要保证九成以上残膜被回收。

3.3.4  预防早衰和贪青迟熟

至7月中旬时如棉花窄行仍未能封行,叶色呈暗绿,叶宽不到10 cm,红茎比例超过70%,则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早衰:①增加滴灌次数,随水增加氮肥施用量;②叶面喷施氮肥和微肥。

至7月中旬封大行,八月初棉株上部不见花开,叶色深、茎秆绿、赘芽多、郁蔽重,出现贪青迟熟现象。应立即采取下面措施:①减少滴灌次数和水量,并尽早停水;②立即进行整枝和加大化学调控,促使棉铃早成熟吐絮。

3.3.5  防治病虫害

根据调查和病虫情报,及时防治红蜘蛛、棉铃虫和棉蚜等。防治棉铃虫可选择生物农药和赛丹等,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3];防治红蜘蛛可选择好克螨等;防治棉蚜可选择啶虫脒等。

3.4  吐絮期管理

通常在8月底停止滴水,并收净滴灌带。新陆中55号通常在9月初,当顶部棉铃龄期达45 d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时,并预报未来有4 d左右晴天时,在中午时间进行喷洒催熟脱叶剂处理,用乙烯利1200 mL/hm2加54%脱吐隆225 g/hm2加助剂等。优先选用吊喷的喷雾机,保证药液喷药均匀。如棉株脱叶效果差,则要补喷一次脱叶剂。

4  机械采棉

棉株脱叶和吐絮率超过95%时,即可进行机械采棉,优选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收时要严密监控,确保机械运转正常。保证采净率要超过95%,损耗率不超过5%,籽棉含水率和杂质率低于12%,不要让“三丝”等异型纤维混入其中。

参考文献

[1] 姚源松,王登元,刘莲芳.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于新国,林明.新疆细绒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2010(3):9-10.

[3] 龙银根,夏金海.杂交棉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181-182.

猜你喜欢
高产
如何普及和推广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