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2020-07-04 12:20殷先第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

殷先第

【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中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94例翼状胬肉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47例与联合组47例,给予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给予联合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74%与复发率4.26%均优于对照组(78.72%与34.04%),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当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属于眼科高发疾病,病情较轻者很可能会出现眼部刺激症状,而严重者则可能会影响其正常视力[1]。临床中治疗此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方式,但是常规切除术后很容易会复发,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进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2]。因此寻找到一种术后复发率低、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本文选择我院94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共计9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均为4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龄为35到73岁,平均年龄为(54.77±4.84)岁;病程为3到9个月,平均病程为(5.92±1.74)个月。联合组: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为36到72岁,平均年龄为(55.03±5.04)岁;病程为2.5到9个月,平均病程为(5.86±1.83)个月。以上数据资料对比,结果均为P值大于0.05,即可进行对比研究。纳入标准:无精神疾病者;未伴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初发性翼状胬肉;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青光眼者;瘢痕体质者;视网膜脱落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主要操作方术:撑开眼睑,于患者胬肉头部的边缘外侧,选择浅层角膜并切开,分离角膜组织与胬肉组织,直至到达角膜缘处。接着将胬肉体两边的球结膜分离开,并将角巩膜缘位置的粘连、结膜下胬肉组织以及巩膜上组织也进行分离,然后切除,最后行止血与缝合,将抗生素眼膏涂抹在伤口处,包扎眼睛。给予联合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方式与对照组一样,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方式主要操作为:先对巩膜面止血,接着切除不带结膜下组织的球结膜移植片,保证其与胬肉缺损区域的形状相同,并放置到巩膜创面上面,保证两者的角膜缘侧实际互相吻合的,使用尼龙线间断缝合球结膜和移植片,并在浅层巩膜上进行固定,随后在伤口处行抗生素眼膏涂抹,最后包扎。

1.3 評判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均选择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选择(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表示,并行x2检验,当P值<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74%与复发率4.26%均优于对照组(78.72%与34.04%),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眼科中的常见疾病,医学界多认为其是由于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一种赘生组织,当角膜受到侵袭之后,赘生组织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变大,最终可能会将瞳孔区域全部覆盖,对视力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出现散光或者引发多种视力障碍,因此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3-4]。所以需要对此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其病情并治疗非常关键。

目前,临床中对于翼状胬肉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应用较为普遍的则是翼状胬肉切除术方式。此类患者经过此手术方式切除之后,但是有很大的几率复发翼状胬肉本文研究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是由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实践较长,需要长时间恢复,而且对于角膜缘干细胞无法修复,导致无法对角膜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进行有效控制,所以治疗效果较差,而且预后欠佳[5]。此类患者角膜缘干细胞受到损伤之后其角结膜的屏障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会发生翼状胬肉疾病。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建手术,可帮助受到损伤的眼角膜有效愈合,而且还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生成,进而控制翼状胬肉病情。说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治疗翼状胬肉患者,但是在手术过程中的胬肉切除术操作时,需要最大程度的将胬肉组织清除干净,在移植的时候则需要尽可能选择含有角膜缘干细胞组织。

综上所述,在临床对于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因此一方面可促进康复,另一方面可为其减轻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闻兴慧.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47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519-2521.

[2] 朱琦,何华,王乾.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7):3039-3041.

[3] 崔迎欣,张佳男,常晓雪,等.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观察[J]. 医学综述,2016,22(10):2042-2044.

[4] 唐红霞.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J]. 淮海医药,2016,34(3):302-303.

[5] 谢小东,李婷,丁琳.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疗效观察[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9):1132-1134.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
自体血联合热凝切口运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等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对照
翼状胬肉手术探讨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
三种不同术式切除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观察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22例临床观察
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26例临床观察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