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三个切入点

2020-07-04 15:43石吕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石吕

【摘  要】  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三个关键点。首先,应奋力创造凸显生活德育观、有趣的儿童课堂;其次,丰富发展儿童道德素养的评价方式;最后,要改变在设计活动中不忘记初心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低年级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关键词】  学习与评价方式;道德与法治;生活德育观

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教与学的互动要力争做到德与法的结合。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变道德与法治课堂理念,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对低年级学生不断引导,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的形成。

一、创造凸显生活德育观、有趣的儿童课堂

1.准确理解课程教材的编写宗旨,深入并强化课堂主题

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采用教与学统一结合的编写设计理念,以主版与副版结合的形式来彰显教学的魅力,它与传统的德育课程教材比较,更加凸显课程的意识。

主版教材编排尽显了对教学目标的重要,在教材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对教材逻辑顺序的保证,课堂当中的教学顺序需要对照着教材课时的栏目顺序安排。主版教材搭配着副版教材的联合教学,以故事绘本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有意将绘本与学生的生活、地方故事、自编故事进行结合,以达到引导学生形成鲜明的特色个性,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了解自我的学习意识。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点转变成具体的事例,对低年级儿童进行启发,让道德与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的“交通‘信号要知道”时,可以在教室里创立建设情景,模拟交通警察指挥行人过马路等情况。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同学们在游戏中增加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交通标志,了解到了很多交通法规,从小养成了遵守法律的意识。

2.在生活中充分开展道德教育

教材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融合在《道德与法治》中尤为重要,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基础是整个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教师在设定目标、处理教材时,需要在生活中充分开展道德教育。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一堂课中,教师针对教材设计一个教学情境,以“照镜子”作为活动主题,让同学们对照镜子里的自己,观察自身的干净整洁情况。随即,教师对学生展开提问:“同学们平时在家里穿衣服是自己完成的,还是父母来帮助的呢?”询问并了解学生日常的真实状况,然后根据问题的回答结果对学生进行引导,再开展有关于穿衣小能手的比赛。比赛过程中,在学生自己穿衣服时可能会出现很多状况,这种状况可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生活问题的教学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提升学生在生活问题上的自我解决能力。

又如,为了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洗一洗,小手变干净”的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想变清洁,我们可以怎么做?”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21 天好习惯记录卡”的优秀方法,将课堂学习的基本能力应用在生活当中,进行习惯性的复习指导养成。

二、以不忘初心的教育思想刻画活动设计的主题

1.在确切的教育计划当中实行有效的教育活动设计

当确定了基本的教学目的和计划后,教师需要及时对教学活动的结构做好安排和重点基础的设定。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安排是对学生教学目的的最佳设计方式,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当中,学习到最简单、最便捷的学习方法,尽量让每个学生充分体验,并且心有感悟地领会到现实教育的人生目标。以小学二年级上册《我们小声点儿》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活动环节设计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倾听,接着是对比,最后引发出噪音的具体概念。

在观看有关“噪音的危害”的相关视频后,教师让学生对噪声进行分类。整个课堂的活动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了有效的活动设计,使学生体会到环境噪声的危害以及给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教会学生如何在公共场合控制自己的声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进行有效活动的设计前要充分明确教学的目标。

2.课堂设计活动要有明显的层次感

在教学主体与道德环境的设定当中,实践是儿童在学习阶段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整体教学当中蕴含着复杂的逻辑结构,所以教师在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上要表明活的顺序和结构,主次分明,只有深化结构才能够通过活动教学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流感触,从而不断将知识渗透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我们以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一课为例,教师借助文章来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化的饮食搭配,以三个循环性为学习实践的活动基础,让学生自行搭配,并且通过“给中餐搭配升级”的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对营养餐的搭配;并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展开实践,对“学校的周菜单进行自我制定”。这个例子使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循序渐进,达到了落实教学的目的。

3.丰富探究活动的种类,使学生的成长个性化

每个儿童的成长都离不开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督促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当中,并让每个学生都在体验和探索当中发现不同和感悟,得到不同的个性体现。

例如,在一年级教材上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节课中,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按课表整理书包”的活动当中,教师通过学生在整理书包的表现发现不同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分成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问题,然后对于共性问题采取统一指导,对于个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指导。

三、设计评价方式,培养儿童道德修养

1.掌握评价的方向,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

掌握正确的评价方向,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不但体现了教师在学科上的素养,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一课中,有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向朋友介绍自己的活动时,发现有的学生会形容自己眼睛很小,老师加以引导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只要心灵美,我们是好朋友”。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评价,能够消除学生在心理上的障碍,将学生的心理美感尽情地体现出来,以心灵美作为交友的首要评价方式和准则,这样能够认同每一位孩子的特性,又能够完善教学当中的评价准则,体现了教师良好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目标。

2.使评价方式多样,加深儿童道德行为规范

评价的具体标准在具有针对性活动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中了解更多的道德意识与实际的行为规范,以课堂的学习为目的。例如,在教学《早睡早起》一课时,教师可以花一周的时间调查学生的作息规律,然后让他们依次展示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说明这样安排的好处,并针对作息安排当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这样的活动评价中,教师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让学生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大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认知,使自己和团队集体的认知得到了共同的提高。

3.使評价方式多元化,规范儿童道德意识行为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将整体课程内涵充分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知并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课程的独特性和学生道德发展的多元化使得评价方式变得多元而又复杂。多元的评价方式包含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奖励评价、作业评比、活动展示等。

在评价结构中,教师不仅向学生指明了道德认知,也在教学当中规范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个别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在学生“科学合理搭配饮食”的三次活动中,可以进行组内自评、组内他评、组际互评。

总之,帮助低年级儿童解决他们成长中的问题,引导儿童过上有道德、有法治意识的生活,是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宗旨。所以,老师要以创造凸显生活德育观、有趣的儿童课堂为手段,坚持生活德育观,在观察他人生活,参与公共的群体生活中,去发现、积累实践经验,回味自己的生活,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活德育观。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